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大爷上山了

(2007-05-29 20:59:06)
 

二大爷死了。

刚一听说,一愣神儿,却又在意料之中,快八十的人了,更何况他的饮食坐卧根本就与当前所提倡的“老年人保健”是背道而驰的呢。我曾说出过自己的担心,二大爷这么下去怕是活不多久,但没想到会这样快。

二大爷死在“山上”。

闲不住的他在北京呆到正月了儿(“了儿”是末尾的意思)就再也呆不下去了,回到家就上山给人放起了牛。

2007年的春节,二大爷是跟我们在北京过的。这是他生命里的最后一个年。

二大爷住在内蒙海拉尔,在女儿家跟前住着。二大爷“那支儿”的儿孙不少,他现在是太爷的辈份儿,这个年虚岁78

我小的时候他来我家,并没记住他的模样,从像片上看是个脸蛋子有些下垂的中老年人。二十年前我刚走出校门,跑到阿荣旗看他一回,却也印象不太深,到去年开春儿他来参加老兄弟姐妹聚会时,则已完完全全是个老头儿了。

二大爷看上去是富富态态的样子,动作很慢,这都是岁月不饶人的痕迹。去年秋天他又得了一场脑血栓,俩眼曾有一段时间看不见东西,一番诊治后好在没落下旁的大毛病。

瞧二大爷现在的模样,说话慢吞吞的,难以想象出他年轻时是很英耀的人。我听爸说过,二大爷小时候很淘,有一身好水性,小时候因为老下河里游泳没少挨我太奶的打。水性好到啥程度呢?会踩水,有年发大水他一人救起十来个人。他十七岁带着全家闯关东,流落在黑龙江(那暂海拉尔还归黑龙江)站住了脚,凭着他的两只手养活全家好几口人。

二大爷绝对有经济脑瓜儿,别看现在干不动啥了,可还是以生意眼光看事儿,老琢磨着啥能赚钱。二大爷曾当过生产队长,走南闯北,一副当家人的架式。不过,关公也有走麦城的时候,因一个大字不识,在二十年前吃了官司蹲了大狱。

二大爷的儿女、我的叔伯哥哥姐姐,有的已经都退休了,但他还是不放心孙子辈儿的前程,雄心不老地为他们参谋着以后的事。上了年纪他的腿脚不利索了,却还是上山放牛、回家做豆腐。几年前在做豆腐时把手烧了,手指头佝偻到一块儿,连筷子也使不了,只能用叉子饭勺吃饭,有时还得别人帮着才能吃到嘴。

二大爷心很大,没见他因这些困顿而上火,真的是能吃能喝。一般老年人都尽量少吃油腻的东西,可他不,偏爱吃大肉,越肥的白肉吃着越香,用他的话讲“不吃肉吃不饱”。现在还能一个人吃下一碗肥肉,让我直眼晕。由于几个姑娘看着,现在吃得少了,酒也不让喝了。他不以为然,“我还能活几年,想吃啥就吃啥呗!”他一顿得两碗饭,这样的胃口连正当壮年的我都比不上。过年那些天,我很替二大爷担心,却不能对他明说。

老头儿啥爱好也没有,电视也看不明白,坐着不一会儿就犯开了迷糊。早上起来在床上坐一会儿就又躺下了,吃完早饭后依然翘着腿倒在床上,不一会儿就呼噜上了。爸一听他打鼾就叫起他来:“二哥,又睡啦?”“啊,没睡!”老年人嗜睡不是好现象,这就是我所担心的来由。干了一辈子的活儿的二大爷一闲下来肯定觉得没意思,又不会培养个人爱好,他怎样适应以后的日子呢?

二大爷不善言词,跟我们也说不上三言两语。有回隔壁的老头儿来串门,他们聊起了山里的狍子野猪的话题,二大爷这才找到了他熟悉的生活,来了精神,聊得挺带劲儿。

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是二大爷把表达“与”意的“和”发的是hòng音,再就是蒙古地名的尾音多有个“奇”字、“图”字,如霍尔奇、查巴奇、博克图等,二大爷都是念成去声,变成了“霍尔气、查巴气、博克兔”。

二大爷没有老死家中,也没了结在医院的病床上,而是长眠于山上了。二大爷是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头子,最后一刻还在劳动着,死在了自己的“岗位”上,用官话来说,也叫“以身殉职”吧。在我看来,这种死法真的是太合乎他的性格了,虽说是天命无常,你瞧这不也冥冥中有所注定嘛。

二大爷上山了。

本来过完年后,我想写一写二大爷,刚写了一点儿就放下了。没想到老头儿走得这么快,现在才发现,我对这位劳作一生的伯父知道得太少了。

就把这些文字当作对二大爷的纪念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猪年龙行(2)
后一篇:五月追风(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