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摆脱不掉动物性的一面,每想及此,就生出无奈。哪有什么崇高、圣洁呀,无非都是生理化的肉身,有着许多烦人的生理需求。这样想下去,连自己都讨厌起自己来。再美好的人,比如说美女吧,也得吃喝拉撒,就不免令人气馁,觉得人这一辈子真是挺没劲的。
人的躯体只能占据地球上极小的一隅,一间属于个人的房子就尽够他用了。如果他的心也只局限在这所房子以及围绕它的存在而生的小圈子里,那他的世界就太小了。心灵应是天空宇宙,无疆无界的,禁锢心灵的飞翔是可悲的事情;更可悲的是对禁锢尚不自知。即使身处陋室,若心怀大千世界,亦可心驰四极、神游八荒,何其自由也!所以,任何人都不能以偏居山野为理由,只要阔展放纵心灵,就会使自己弥漫整个世界。我个人以为,能做到这一点,人所依赖的惟有书!
思想者无一例外都是孤独者,难以见容于世,表现得都是落落寡合,也为世人所不喜,视为怪诞。他们没法不孤独,若与世人同流合污也不会有哲学式的沉思,也就成不了人类精神的先哲了。所以,这些人都具有悲剧性格,命运也都惊人一致地悲凄。但我觉得他们思考时是快乐的,我感到欣慰的是,经常能享受到这种因思考而带来的快乐。
思想的人可以相通,可以彼此抚摸灵魂,找到相似乃至相同之处。他们的终极思考都是同样的命题:人生的真谛。虽然每个思想者行为不同、举止各异,但考究其内心深处,往往有这样的相同点,使我产生英雄惺惺相惜之叹。瞧,存在主义的开山人克尔凯郭尔,他那与俗众相处是在浪费生命、恨不能拿枪自杀的想法是不是每个不甘庸俗的人经常冒出来的念头?我常为“人民”一词而感动,并自认为深深地爱他们,可真实人民中的一分子却让我厌恶之极。这样的矛盾会让良知自责,但无法消除。我们都身在俗世而厌世,思考实在是人在拯救自己的灵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