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孙中一企业管理 |
分类: 教授的战略 |
生命中有三盏灯:一是志存高远;二要把握当下;三要永不气馁。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遗憾;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这组句子似乎有点突兀,还有点不好理解。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个人或企业在良好的时机内恰巧遇到一个好人或优秀的管理者,这是锦上添花的幸运;在千载难逢的时机出现时,却是一个蠢人或庸才当政,就只能让人难过;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干将却生不逢时,没赶上好的时机,惟存遗憾耳;既没有恰当的时机,又没遇见好人或没有能人,那就无可奈何,怪老天不开眼啦!
人有三种年龄,一个是自然年龄,一个是生理年龄,还有一个心理年龄。不管你愿不愿承认,愿不愿接受,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今年65岁了,可孙教授不觉得老,还挺年轻呢,跟25差不多。我不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但当我们的团队成熟时,我们会退出,给他们空间。所有人都应该关心未来,因为我们的余生将在那里度过。在中国,官当得正顺当的时候,自己急流勇退,这是没有的事。到了年龄被一刀切下来是迫不得已的,如果按他自己的意愿,干到死才好呢。让贤只在故事里存在,现实中的官们都觉得自己最“贤”,因而没有让的必要;至于后继的贤才,先排队吧,别急,总有轮到你上场的时候。
英国文学家约翰逊有句话:“一个人怎样死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怎样生活的”。
人生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涵义。在我们中国,人生指的是“人的生存及全部生活经历”。美国的教科书上关于人生是这样定义的:“人生是指人为了梦想和兴趣所展开的表演”。一个是生存,一个是表演,这是什么样的差距!这就像生存和生活的区别一样,前者仅是活着,勉强能达到温饱而捉襟见肘的程度;而后者则是衣食无忧之后还可以追求更丰富的精神层次的享受。很简单的例子就是生存是城市里的贫民时刻面临着的威胁,生活就是中产阶层及以上的人们的平常日月。我们的身边就有每天拎着编织袋子翻垃圾箱捡破烂儿的,还有吃过晚饭打着饱嗝出来遛狗的。从教授给出的中美两个民族对人生的定义,我不仅仅看出两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更看出对人生的不同理解会产生多么不同的人生态度。美国也不遍地都是有钱人,也有穷人贫民靠救济为生的,但在美国人眼里,人得为了梦想和兴趣而活着,所以也许是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但他可能精神是十分欢快的。这就可以理解有些美国青年——也有别的国家的,但他们的人生观是一致的——志愿者,扔掉国内的优渥生活,跑到穷山僻壤来遭罪吃苦了。人家是为了阅历的多色彩,是体验人生,品尝生活的乐趣(新鲜的苦对他们而言也是极富吸引力的),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想或我们常挂在嘴边的理想,随着心的驱使做自己想做的事。再看我们中国人,即使有钱也舍不得花,给儿女攒着,心里老压着那么多责任,本心也想快乐一下,不是舍不得,就是怕被人讥为没正事儿而遭到笑话从而作罢。所以,我们过着富足的日子,也活得很累,我们想的太多,唯独忘了自己,忘了自己应当享受生命只有一次而应享的乐趣。在对待子女完全相反的态度上,就会感到中国人和老外的人生是何其不同。不用说别人,就是我自己,在这里说得多明白,可我还得按中国人的传统做事。做个中国人真累呀!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人类因创造而进步!没有幻想就没有发明!战略家尤其要学会做梦!人类看见鸟类在天上自由地飞翔,便产生了也要上天的梦想,最后是莱特兄弟将人类的梦想升起在蓝天。一开始飞机有四个翅膀,后来变成了两个翅膀;这两个翅膀先是平的,后来成了我们经常看见的——也就是翅膀向后的。前不久,应邀到我国来做飞行表演的一架美国最先进的战斗机,拍下的图片显示出,它的翅膀是向前的!这的确出乎我的预料,我想可能连我们的空军将领都觉得不好理解,飞机的翅膀怎么朝前呢?按我的思维,那得增加多大的飞行阻力呀。这有点超出常规,但既然是最先进的飞机,肯定有它的道理。
我喜欢科幻片,比如《未来世界》、《星球大战》,人家在拍这样的电影来鼓励人们要敢于幻想,眼睛望向未来。而我们在干什么?在反过来掉过去地拍那些封建帝王将相剧!人家在向前看,一门心思地发展自己;我们倒好,成天回忆过去,盼望出现一个明君清官侠客来拯救自己,沉浸在死去的历史中停步不前。这样下去我们能不落后吗?
从前有个小男孩儿,家里很穷,可他对父亲说,将来我要坐在家里,就有人给我寄钱来。他父亲一听这不是做梦吗,哪会有这样的好事儿?这个男孩儿每天看书写作,每天至少写出几千字,多少年以后,他写的书一本接一本地出来了,坐在家里,稿费真的邮来了。这个小孩儿就是现在台湾著名的作家林清玄。世界上一切的成功,一切的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始于我们心中的梦想!成功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你先有一个梦想,然后努力经营自己的梦想,不管别人怎么说都不放弃。哦,孙教授也知道林清玄,我估计他也爱看文学书,要不怎么提到这么多文学上的东西呢?林清玄的散文随笔写得很美,且多富人生哲理。我一点也不喜欢看台湾香港作家的作品,总把他们写的东西与肥皂剧联系在一起——这当然是我想当然的偏见,可偏见一旦形成,是不好改的。但从《读者》上一连看到几篇林清玄的短文,其清新雅致就如他的名字,而文中的哲理给人以深思启迪,所以,有回在书摊上发现一厚本林清玄文集,便买了回来。开篇的《莲花香片》中的数篇,就像真的饮茶一样,令我陶然。慕李敖的大名,也买了本他的新作,可看了几篇就不想再看了。李敖自称狂人,骂人是李敖的强项,几个人骂来骂去,被骂者当然不爱听,听骂的时间一长,旁观者也失去了观战的兴趣。
1997年美国耗资2亿美元拍了一部大片《偷天陷阱》(中译片名叫《将计就计》),是一部科幻片,建议大家看一看。它是根据世界将进入21世纪将面临的计算机“千年虫”问题所想象出来的。其中将时钟倒拨15秒,就被犯罪分子所利用。15秒的时间,这个美女犯罪分子从银行里提走了8亿美元现金!时间是多么珍贵呀!我没想到教授举这个大片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时间的昂贵——这是为他讲的战略第二句话做依据。所以珍惜时间吧,每一秒钟都是可贵的。要了解每一秒钟的价值,百米奥运银牌得主最有体会!就是在我们与人相处时也是这样,珍惜在一起的缘分,聚在一起不容易!别再为官场利益闹得不亦乐乎啦,时间打没了不会再来!如果我们把很多看似平凡的事物,都看成来之不易的,便会倍加珍惜。教授讲起来我们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生活里的相互猜忌、彼此倾轧,又说了要珍惜大家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的缘分,要团结合作,不要相互拆台。人生很短暂,最终都会离开这个世界,那就珍惜这存活世间的分分秒秒吧。别打啦,别掐啦,保持一段友谊不是胜似树立一个敌人?!天冷不是冷,心寒才是寒。因为懂得,所以珍惜!
懂得放心的人才能找到轻松,懂得幸福的人才找得到自由,懂得关心的人才找得到朋友。
多做梦吧,向前看,把握住未来。
我们要研究未来学——一门儿把未来的变化变成自己竞争优势的学问。不但我们要学,也要你们的孩子们学习,多看科幻片,多读科普书,然后读读未来学。科幻片开发孩子们的智力,扩展他们思索的空间;科普知识是基础,不能没有啊!无论现在我们在做些什么,未来都会出现。如果希望未来是美好的,就必须付出努力了解未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