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户外徒步 |
明晃晃的太阳散发的热力使我浑身冒汗,风从侧面吹来,带走了一些热量,减轻了爆晒程度。随着体液的蒸发,渐渐地口干舌躁起来,这是前两回长走所没有过的。真的想喝几口水呀!不过别说没水,就是有水也不能喝,忘了长走的规则了吗?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不但所经之处会按时到达,就连疲惫感都准时降临。
当鞋顶得脚趾发痛、两条腿拉不开步时,我虽还尽力迈步,自觉得速度未减,但实际上是慢了下来。看着前边,又有了路在悄悄变长的那种感觉,否则为什么还不到那座桥;而转盘早就在眼前了,为何总不来到身边?这是每次长走及骑车远行到了后期都会有的感觉,我明白自己已经筋疲力尽了,下面的路只有靠意志支撑着往下走了。这才是真正考验人的时刻呢。
路还是从这边到那边,疲惫感延伸了它的长度。同样的路在开始时走得是那样轻松,步上回程越来越艰难。很多人可以雄心勃勃地起步,最后往往是半途而废、无功而返。长走也是如此,开头那段路谁都能走, 十公里以后再看能剩下多少还在坚持的人,疲劳感的出现是衡量意志强弱的点,能超越此点靠的是忍耐的毅力。二十多公里的路是走下来的,而四十多公里的马拉松却是跑出来的。那得多艰难!相比之下,走上二十公里算得了什么?七十八岁的王一民老人蹬着三轮车还在走全国,呼兰的雷殿生徒步遍神州,那才令人赞叹呢!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呢!自知之明会压住盲目自傲的膨胀。说心里话,徒步与骑车最初的自得之情经多次的磨合,我已经趋于心气平和,豪迈感渐渐地沉入内心而平淡下来。
许多人若是知道长走这件事,会问如此遭罪图的什么呢?如果是走着去某地办事,好歹也算是个目的,可就这么枯走,也没人给你赞助费,何苦来哉呀?
我是把这当成我生命中的一件事来做的。没人要求我做,但生命督促我去做。只有做了,心才会踏实。每年一走不会使生活丰富起来,但只有走了才会感到生命的悸动。每走一回仿佛就是超越自我一次。超越自己总是让我高兴的事。在我面对别的困难时,我会说,又苦又累的事我都经过了,这点儿难算得了什么?长走与远行就是这样为我打气,给我壮胆,替我撑腰。那么,走掉几回脚趾盖儿又能怎样?不是又长出来了吗?正因为别人不愿做、不想做、也不敢做,我做了,就比没做的强。我获得的是心理的满足。有此作用,焉能不走?
作家毕淑敏说,人生并没有意义,但你得创造一个意义。从大的方面说,人类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人的一生再轰轰烈烈、叱咤风云,最后不也难逃一死吗?大红大紫、默默无闻,对已不存在的人都没了意义。但我们更在乎所经的一生,这一生要尽量丰富多彩,才不白活一回。我鄙夷那种无所事是、成天闲极难忍、打牌搓麻将的生活方式,与其那样活着,生不如死。生活方式是有品位高低之分的。苟苟营营、醉生梦死、庸庸碌碌绝对是低品位的活着,而能赋予生命色彩的活动就能无愧人生。
不让生活单调,人为增加色彩,哪怕让自己受些磨难,都是一种宝贵的体验,是能力的锻炼。假如有一天我陷入困境,我自信长久磨练出的意志会让我坚持下去并摆脱困境。如果再有“非典”袭来,强壮的体魄也有超于常人的免疫力,就像老弟所说,病菌寻找体质弱的人。苦行会增强人的自信,付之行动便会全力以赴而不因犹豫怯懦而丧失良机。
啊,这是一种激情!人生得富于激情!
走在路上,脑海里涌起各种各样的念头。
当文字将我感动得热泪在眼里闪动时,我倍觉生命的高贵。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几乎成了一座死城,但冒死送来的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由虚弱、饥饿的乐手奏出了生命的强音,激动着还活着的人并最终赢得了胜利。炮火是残酷的,死亡的阴影里燃烧着对生命的渴望。
松花江边银发老人们低沉有力的《祖国不会忘记》,还有我喜欢的歌曲。干巴巴的嘴唇是唱不出歌子来了,而心里有许多音符、乐段扶摇直上,在澄蓝的天空中盘旋回荡
四个小时走过了一年。长走使我感慨万千,可作里程碑,也似年轮。我的生命中会刻下一道道这样的印痕。
明年我还是要走的。也许我会改变起点或终点,不过生命的长度不会改变。
世界多么大呀,吸引着我去走走看看。我将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