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案例25

(2023-02-28 18:40:31)
标签:

课题研究

分类: 课题研究

一、主题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每个教育人的神圣使命。常乐初中英语组开展了“‘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单元整体大课堂案例”研究。我们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优化重组课程内容结构,让学生充分感知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成就,呈现出跨学科、无边界、向未来的融合育人样态,引导学生乐学、善学、美学。 以下展示的是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7 Reading1课例。

 单元整体教学分析

单元内容分析

    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7 Abilities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这个单元六个板块共包含10个语篇,有对话、新闻报道、推荐信等,全部围绕“Abilities”这一主题展开,主要涉及学生的能力,正确评价、分析自己所具备的个人能力,并规划如何使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培养努力帮助他人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提供了两个语篇,第一个是EddieHobo的对话,用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插图引出能力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个是Daniel和他朋友探讨助人俱乐部的职责,并对如何帮助贫困地区孩子展开讨论,在潜移默化中,引领育人导向,培养学生乐意助人的品质。

Reading板块是一篇新闻报道,通过描述林涛的救人故事,让学生感悟到林涛身上的品质:乐于助人—看见邻居处于危险时乐意帮忙;沉着冷静—面对危险采取措施,把伤害降到最低;诚实智慧—坦言害怕,呼吁小心火的使用。从而凸显新时代少年应该具有的品质。

Grammar有两个板块,一个板块介绍情态动词cancouldmay的用法,通过对话让学生了解情态动词的共性和区别,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另一个讲述了感叹句whathow的区别,并总结了感叹句所用的情景。

Integrated skills板块由三个语篇组成。第一个语篇是Suzy的成绩报告单,通过展示Suzy对各科的学习态度,凸显Suzy的强项和弱项,说明感兴趣和操练多的科目成绩明显就好,此语篇有着很好的育人导向(音频文本)。第二个语篇是Mr WuSuzy本学期的总体评价,通过听来获取Suzy在本学期的总体表现(音频文本)。第三个语篇是DanielSandy的对话, 通过对话感知Daniel从小就练习小提琴,所以小提琴拉的如此棒,引领学生从小就培养音乐素养。

Study skills板块没有小语篇,教学生们如何在图书馆里查阅书籍的策略,同一主题的书放在一起,小说以作者的姓氏排名排列,有问题亦可问图书管理员。

最后一个板块Task是本单元的输出任务—完成一篇推荐信。该板块通过让孩子品析推荐信,由理解推荐信的格式入手,再讲到推荐学生获奖的理由,用例子来支撑学生的优秀品质,引领学生逐步领悟并搭建写作的框架,最后让学生水到渠成学会撰写推荐信。

单元育人蓝图

通过以上简析,可提炼出单元主题意义:

  正确评价、分析自己所具备的个人能力,并规划如何使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培养努力帮助他人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呼吁每个学生做社会好公民,乐于助人,勇于担当。


    二、教学过程

Step1 Lead in

1.Look at the number 119and 911. 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hese numbers?

【设计意图】以火警电话119911导入,不仅激发学生已有的安全知识,并且为导入新课作铺垫。

2.Predict what the article is about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书本插图,预测文章会讲哪些方面。预测是重要的阅读技能,引导学生关注语篇的标题和图片,构建清晰的结构框架。

3.Q: Whats the article from? How can we know?

TipsWe can read the title, the pictures and the news lead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news report.

【设计意图】根据材料的出处和headline引出文章体裁,训练学生关注标题和首尾段,渗透学生阅读策略。

Step 2 Presentation

1. Read the article and find when”、“who”、“where

【设计意图】利用思维导图搭建文章的框架,掌握新闻事件的几要素。

2.What did Lin Tao hear, see and do in Mrs suns house?

What happened to Mrs Sun?

How did Mrs Sun feel?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描述火灾现场林涛所听所见所感,增加学生身临其境的画面感,感悟火灾之危险,凸显Mrs Sun需要帮助。

2. How did Lin Tao save Mrs Sun?

接着追问

Why didnt he find a wet blanket to put over himself?

Why didnt he just pour water over Mrs. Sun?

再追问What do you think of Lin Tao?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分析林涛在救火时做的准备动作,体现林涛在危险时刻沉着冷静,采取有效方法保护Mrs Sun 和自己。

3. What did Lin Tao, Mrs Sun and firemen do during the fire?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在火灾时不同身份的人做的动作,体现消防员的能力和重要性。

4. How is Mrs Sun after the fire? How is Lin Tao after the fire?

接着追问 Why did so many people visit Lin Tao?

【设计意图】火是危险的,火灾会造成伤害,为后面小心火作铺垫。很多居民来看望因救人而受伤住院的林涛,说明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Was Lin Tao afraid at that moment? What do you think of Lin Tao?

【设计意图】逐渐分析林涛的动作,从而到剖析林涛的性格。问题逐步递升,由分析人物的动作到理解人物的性格,从而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之情,以此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和生成!

Step 3 Practice

1. Group discussion :What should we do if there is a fire?

Help students know some safety tips.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通过讨论,归纳出火灾发生时应该做些什么的措施。充分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在危险中实现自我保护的生活常识。真正让课堂和生活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2. Finish an interview between classmates and then finish an recommendation letter.

【设计意图】把Sunshine Daily 记者Sam的采访和推荐信相结合,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讲所学化为所用,让学生有兴趣参与、有信心表达、有经验分享;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积极思考,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What's the aim(目的) of the article?

再追问Who is your hero? Why do you admire him/her?

【设计意图】通过剖析文章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向林涛学习,向自己的偶像学习,让自己成为有担当的社会公民。同时愿学生们学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乐于助人,智慧帮人或救人。

Step 4 Homework for today.

1.Write a short passage to recommend Lin Tao for the Bravest Student Award.

2.Search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fire safety.

三、结论

    本节课是一个新闻故事,讲述勇敢的年轻人林涛在火灾中拯救邻居的故事。以林涛救火前,救火中和救火后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为线索,引领学生层层深入阅读文本,通过阅读和追问,让学生逐渐领悟林涛的性格以及他见义勇为的好品质,从而引导学生向英雄学习。在厚植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教会学生发生火灾时的生活常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感想

从认知—情感层面看,七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初步了解,明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但是对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智慧帮人还有待提高,助人为乐的理念还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渗透;从思维层面看,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较大发展,但在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能力时,思维仍略显表层化,在思维深度和广度上仍有待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构对单元主题的认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润物细无声的感化和教育,发展能力,形成素养,让学生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乐于助人,智慧帮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