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记忆(三)

标签:
历史情感文化 |
因为敦煌城区很小,我们在街头不期而遇的游人不是在这座餐馆里相遇,就在那处小吃街见面,我们听到的大抵是游人的感慨声和手机拍照的“咔嚓”声。很多外籍游客也是怀着凭吊和欣赏发出几声叹息,我听出是对100多年前那个遭人憎恨的“王道人”的诋毁,也哀叹如不是国家衰弱也不会将那么多的莫高窟宝贵的画册字帖经文等流失海外,这是我在敦煌夜跑时常常思考的问题,我脚上会不会沾满了王道人身上的灰尘,这个矮小猥琐的道人会不会昼伏夜行,我在去三危山的路上与他相遇。
在敦煌我完成了三次夜跑,一次是从敦煌城区朝西跑往鸣沙山的方向,这条从无数楼阁闪烁的灯光出行,像是夜行的值更的军中小吏走在唐朝的河西重镇,感觉六、七公里的距离不遥远,跑过飞天女的雕像,敦煌博物馆,敦煌山庄,就是鸣沙山国家公园的大门口。我恰好昨天下午进到鸣沙山公园里面,我整个下午都沉浸在金色太阳光泽惠顾下,望着蔚蓝天空下游客如织,骑着骆驼身上做着千百年行旅人常做的梦,我没有穿戴隔热的沙漠靴,就想感受赤脚踩着炽热沙丘上的滋味,我也不知道自己怎样爬上月牙泉附近沙丘上的。
夜跑弥补了鸣沙山大门处见不到的景致,其实只要登记了鸣沙山公园门票,就可以除下午进园后,还可以第二天早上也依然可以进园,这样我们就可以拍摄鸣沙山下午的景致,还可以拍摄晨曦初现鸣沙山的难得美景,可惜我及我的同学都忽略的这一条敦煌旅游最人性化的举措。
我迈过莫高窟的门槛,不敢踩踏,唯恐一不小心就像那个可憎的王个逯,怕那如珍贵经书画册卷轴会丧失殆尽。我在深夜四点就起身跑出敦煌城区的东边,我以为这是合肥或是北京,黎明前夕的街道寂静无声,可我就忘了这是远古时的边关,除了古烽火台的狼烟外,再就是道路两边杨树被风吹拂发出萧瑟的声响,就像我背后有人紧紧追随着我一步不离,我越跑越寒噤不已似乎就要被人追杀。
这是一条难忘的晨跑,虽然还是夜半三更,黢黑的夜路充满了恐惧和懊悔,我不该这么早的晨跑,这里是100多年前王圆箓来回禀报官府,后面又斯坦因,伯希和等盗贼行走过的路,我边跑边惊颤的想着,什么时候能在黎明时分见到三危山脊上露出晨曦和旭日,我就开光了。
我想错了,从敦煌城区到三危山的莫高窟,至少要有接近30公里的路程,如果白天奔跑还没什么问题,但在黑夜挟裹下,胆战心惊地跑着乡间公路,并且一路上没有一盏灯是明亮的,全线都是熄灭了所有的路灯,这恐怕是敦煌的特色,宁静又古朴“路不遗失,夜不闭户”的汉唐风貌再现。我只跑到10公里后的路口,天色大亮了,我看也去不了三危山的莫高窟了,索性就回头跑回敦煌城区。虽然我没有跑到莫高窟,只是说夜里没能跑到,但是8年前的马拉松比赛我跑到了,我只不过想着看一卷莫高窟的历史书,不如在一个有历史感的路上跑一趟,白天跑过还不能深刻领悟莫高窟的沧桑起伏历史,唯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分去往三危山老路会透出一股清秋般的苍凉之气,你能用脚步踏过岁月覆盖的车辙,还有那些人留下的痕迹,触摸岁月的脉搏。
最后一次夜跑是我即将告别敦煌的市区放松晨跑,我知道这次跑步后的一周就是兰州马拉松比赛的日子,我想尽量跑得开心和愉悦些,像是古代坚守边关的将士一样,吮吸着满城的榆树花香,李广杏诱人的气味,还有满城花团锦簇的葳蕤,晨风吹拂凉爽的舒适,我极力想把这边关的小城美好景致尽收眼底。
不管多么不愿意面对告别敦煌的时刻,不管多么不愿说声:“再见了,敦煌”。我必须挥手对敦煌说,我来过,也跑过从鸣沙山到莫高窟42公里的路程,更幸运的是我虽然也想尝试夜跑从鸣沙山到莫高窟的42公里路程,遇见凤高杀人夜的恐惧,没有完成夜跑。但是我努力试过了,没有成功,却也成为我内心值得珍惜的丰富的宝藏。那过去的就会陈伟回忆。
敦煌的飞天女神已经留在心底了,当我已经远离了敦煌,还想着那条充满神奇的东西方向的夜路,我跑的时候内心经不住恐惧,手臂哆嗦不已,现在还想挺有趣味的夜跑,我想那一夜飞天女神一定笑吟吟地注视着我的跑动,情不自禁地为我加油鼓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