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尘封已久的画册

(2024-07-08 15:50:28)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健康

尘封已久的画册


前两天,李海平给我寄来了一本珍贵的跑步资料,对于许多马拉松爱好者都会视为值得拥有的一份财富。《北京市春节环城赛跑五十周年纪念册》(1956—2006)。这里面详细记载了北京马拉松比赛的源头——北京春节环城赛跑的成绩,比赛时间,参加选手的单位和名次。

如果说一般人会不感兴趣,因为他本身不跑步,也不会在意什么时间,地点,什么人获得什么成绩,即便是现在跑步的年轻人,也不会情有独钟的探寻往事的旧账,毕竟他没有经过那个年代,生活异常清淡,少有娱乐,很少有全民狂欢的活动,如果有点爱好,对体育比赛的关注,多还是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运动成绩,而对于长跑活动来说,确实成为曲高和寡的清水衙门,那时各地很少举办长跑比赛,很多比赛都是应景的项目,像五四、十一、元旦等节假日的活动,也不是规范化的定期节目。

但是,只有北京的春节环城赛跑却成了那时绽放在寒冬萧条期间一朵枝干挺立的红梅,上世纪1956年就举行的比赛,都超过了我的岁数,我第一次知道它的时候已经是文革后期的1972年春节,那次春节环城赛跑还专门在中央广播电台的体育新闻中播出,还有关于环城赛跑的短讯在人民日报和刚刚出版的《体育报》上刊登。

那一年比赛的第一名是丰台车辆段的工人王福兴,我特别仔细阅读了在《新体育》刊发王福兴的专访,说他自幼就喜欢长跑,从参加工作后一直坚持不懈进行有的放矢的跑步训练。他每天早上从住在北京市区的家中跑到远在丰台工作的单位,大约是10公里的路程。他风雨无阻,一年只要上班就奔跑不歇,终于练就了一副常人难以企及的身体素质,他1972年1973年连续两年获得北京春节环城赛跑的冠军。

后来我知道北京春节环城赛跑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长跑选手,那时国内很少有马拉松比赛,但是北京环城赛跑的距离造就了国内5000米和10000米的优秀人才,像李燕坤,崔云海,谢宝江,张方禄,李战哲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长跑选手,有的还代表过国家田径队出访国外参赛。谢宝江1972年在兰州参加全国中学生分区赛,以5000米14分45秒的成绩名列全国最好记录。后直接选拔进国家田径队参加了1978年在曼谷举行的亚运会比赛。

对于这样一本具有史料性的纪念册,我如获至宝,仔细阅读起来,仿佛又回到50多年前,我为了阅读到简短的北京春节环城赛跑的成绩名次,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去中学校门口那处只有甘肃日报的报栏,阅读不到就去张掖路背后的省图书馆报刊阅览室阅读《体育报》上消息,除此之外再也寻觅不到有关北京环城赛跑的只言片语。就是在农村插队时也不忘在生产队饲养圈的土房里,翻阅每天送到的甘肃日报,还要非常勤快和用心,稍微拖沓一下,报纸就会成为老乡们抽烟圈烟的纸片。

所以说有过曾经刻骨铭心的的记忆,有过与众人不同的体育情结,我手捧着这册纪念册充满了惊喜和感激,既然如此爱好,能获此殊荣,也算是实属明归。当然,我会用手摩挲这册画册,一面怀想曾经的往事。

谢谢,李海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