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

标签:
健康情感文化历史 |
还有一张照片,是我曾在十几年前撰文回忆她因病在北京住院的情景,那时她已经知道她所面临的困境,但做母亲的责任和情怀,让她忘却了身体的痛苦,依然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对她的女儿及丈夫寄予愧疚和祝福,让我看到一个善良母亲的品性。我不止一次的叹息和后悔,我们的同学在平时看不出什么特点,但到了人生最后的关头,却呈现出最美好的人性光辉来。我在北京工作时,去她住院的地方探望了三次,直到她悄无声息地与我们诀别,没有留下一张她的照片,可以让我的脑海里一直能留存她哀婉动人的瞬间。
昨天,我终于见到了她毕业前夕与她的同学的合影,让我不甚清晰的轮廓有了圆满的印记。虽然是四十多年照相馆里的那种黑白照片,虽然都是上世纪70年代普遍人们的服饰—女孩子的花格布衫,头饰—长辫子,面部表情—眸子清亮,朴素无华,就是这一代人留下了不可遗忘的一瞥,让我们耿耿于怀难以忘记的青春时光。
总在某个时刻,忽然心生一念,丝丝缕缕不绝于耳,好像与往昔的某个时刻有关系,有些场景,言语,情绪就在眼前,却又想不清楚,但是见到了照片就有了突飞猛进的觉醒,一些短片的链接又恢复了。如果是忘记了就算了吧,可是似是而非的记忆又被某张照片唤醒,说来说去,还是不忘。
我总是在问自己,为什么不忘,为什么要回忆这些,为什么又要把我忘记的重新去记取,是对自己情绪的自虐,还是对悠闲自在的生活一种摧残,不管怎样,生活在尘世总不能做到独善其身的话,那就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坐在家里常常想想也好。
不忘,是对往事的一种祭奠,有的人走了,可以怀想,有的人走了则大可不必念叨,因为生活还要继续,不可能对所有的人都一往情深的哀婉,也不要去打捞什么了,那些或温暖或沉郁的神情,那些说过的话,那些听过的旋律,词语,美丽与叹息,就让它随风而逝吧,历历在目,历久弥坚,只能在幽静的屋子里,轻轻地回忆,最好与滴落有声的雨水一同浸入湿润的土地。
不忘,总比早已忘记要好,至少说铭记在心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一定是一个细致入微的人。当然再也不是对花动容对月落泪的人了。可是我记得曾经的经历,人的精神世界,总不会消失殆尽,也许难得的就是情绪的重叠,像地球的磁场一样总会发出强力的磁场运动,不管有人感觉到了没有,我会始终细致入微地不忘。
记得也就记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