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好不相遇,便可不相忆

(2022-04-20 13:44:11)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健康

最好不相遇,便可不相忆


------那一世,
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
只为在路中与你相遇
那一瞬
我飞升成仙,不为生长,
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说到早上跑步,我并不是看了央视的《体育的力量》中的那位汗血宝马的跑友田玉桥,作为全国业余马拉松佼佼者,经常在北京天坛里跑步,我就死乞白赖的硬往人身上靠,不是,因为,人是恋旧的,经历过的是不会忘记的。北京,与她相遇后的相思,一直无法斩断。二十年前,我也在那里工作,生活,北京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她博大,厚重就像我的祖国文化一样,无法在一空间,一时间内寻觅她的源远流长密码,看过这部央视的体育大片后,我和其他跑友的感受一样,颇为复杂,或唏嘘,或顿足,或痛惜,无不为之感动和伤感。于是,就有在北京跑步的记忆。
92年到97年,我在北京工作,单身一人也像是时髦的北漂,我先在西城区的劈材胡同北京电子技术所居住,附近就是政协礼堂,我每天早上跑步的地方就是穿过老北京风情十足的那片胡同,如今那些正宗的四合院,早就随着金融街的建设,成了最早倒在残砖败瓦废墟里的老北京。我跑步的路线就恰恰是现在北马5公里至6公里的月坛北街,我或到月坛公园或到从物资部右转到计委一圈,沿阜外大街回来,那时街上跑步的人极少,每次跑步都有些害羞似的,总不像现在跑道理直气壮的。
93年至95年我在北京的西边八里桥以西的恩济庄或叫定惠寺的地方居住,那时定慧寺还挺偏僻,只有国家机关等部门如财政部,税务总局在那里盖的宿舍,人居不是很多。但在那里真是锻炼的好地方,游泳可以在惠民渠里游,惠民渠水是北京市的饮用水源,白天是不让人下水的。我和那些偸泳者,都是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下水,太阳出来时,我们已经出浴了。再说,跑步的地方,也是堪称一流,从八大处那条往香山的路跑起,两旁绿色婆娑,特别在春天时四处的桃花,杏花,枣花漫天飘舞甚是美轮美奂,如入仙境。至今我很难再寻见这样美妙的跑道。现在估计也上不了路了,因为它现在已变成了西五环的辅路了。
95年至96年,我就搬到了城南,在天坛南门住。这又非常方便跑步,从楼上下来就是天坛南门,那时天坛的门票是月票,每月二元。天坛公园锻炼最大好处是,这座皇家祭天的园林地方宽敞,而锻炼的人尽是老年人,都以舞剑,跳舞,唱戏及放风筝,习武为主,跑步很少。在这样的氛围里,我只能以非常慢的慢跑速度行进。一天,遇见一位长得道风仙骨的老者煞有其事地对我说:在天坛里跑步,一定要赤脚跑,上观祈年,下接地气。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听他这一说,自己寻思也对,于是就经常赤脚走在苍松翠柏掩映青苔斑驳的地面,总能感觉和地下的三皇五帝的窃窃私语,白天一整天都精神气倍足。由于天坛公园紧靠在天坛东门的体育馆路,国家体育总局及体育相关的单位成群结队的,所以经常看见体育界的名人如丘钟惠,张燮林,冯树勇及一些国手比如那时的长跑好手张国伟,跳远的黄庚等等。
97年后我又搬到京城的北面的北京地质学院里住。门口的学院路就是北马30公里处,每次比赛到此处鬼门关时,我都情不自禁的朝院子里我曾住过的地方瞭望,脚步不由自主的加快了。97年是全国第八届全运会举办年,我每天早上在学院田径场跑步时,总能看到一位身材削瘦的小伙跑步,围着跑道要跑八.九十圈距离。那的我不要说跑了,就是站在旁边看都没有耐心,印象中能跑马拉松的人一定是很了不起的。听人说,该人是地矿体协从四川选拔的一名马拉松好手,代表协会出征全运会的,他的成绩是2小时40分左右,应和目前马赛里的业余好手的成绩相当,但要在强手如林的全运会上拿名次,估计没有戏。只是我再想昨夜西风雕碧树,那个参加全运会的长跑好手现在还跑步吗?
我讲的这些都是鸡零狗碎的破事,不知能否上了跑吧组织这道丰盛餐桌。这些在北京各处跑步的记忆,就像我的青春在流浪,点点滴滴汇成了生活的大河。虽然,我已经远远地告别了北京,但,每年金秋十月天安门广场人潮涌动,跑马的大军让人感到惊涛拍岸恢弘气势又给我的生命注入了新的力量。每次,奔驰在宽阔的北京马拉松比赛的道路时,我都不禁地在心里说道:北京啊,我又回到了熟悉的地方。
一瞬,一日,一月,一年,甚至一世,我们跑步的就像路上寒风露宿的行者,翻遍十万大山,走遍沧海桑田,从未患得患失,只为留下自己这些珍贵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