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鸡蛋的正确吃法

(2013-04-01 14:21:15)
标签:

杂谈

   有人认为,鸡蛋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熟食会造成损失。但实验表明,鸡蛋在烹调中维生素损失并不高。在煮食、蒸食、嫩煎、轻炒时,损失率仅有10%左右,除非是煎炸过度才会引起维生素明显损失。
    吃鸡蛋要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容易消化吸收。  
    
    最佳吃法:煮鸡蛋。(8分钟~10分钟为宜。)
    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来说,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
    煮鸡蛋重在掌握好时间,一般以8分钟~10分钟为宜。若煮得太生,蛋白质没有松解,不易消化吸收;若煮得太老,蛋白质结构由松变得紧密,同样不易被消化吸收。

    煎蛋、卤蛋不适合宝宝
    煎鸡蛋往往要用一些油,这样会增加不必要的能量。所以,煎蛋一般不推荐给宝宝吃,多余的脂肪也不利于宝宝消化。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化学物质。  
    卤蛋味道不错,不过往往盐分过高,不合适宝宝吃。

    摊鸡蛋最好用中火
    忌用大火,否则会损失大量营养。因为温度过高时,鸡蛋中的蛋白质会被破坏分解。尤其是颜色深,炸得焦脆的鸡蛋,营养损失就更厉害。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时间相对长,水分丢失较多,摊出的鸡蛋发干,影响质感。

    蛋羹是否蒸得好,取决于蛋液是否搅拌得好!
    鸡蛋羹是否能蒸得好,除放适量的水外,主要决定于蛋液是否搅拌得好。搅拌时,应使空气均匀混入,且时间不能过长。
    气温对于能不能搅好蛋液也有直接关系,气温在20℃以下时,搅蛋的时间应长一点(约5分钟);气温在20℃以上时,时间要适当短一些。
    不要在搅蛋的最初放入油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破坏,蒸出来的鸡蛋羹粗硬;若搅匀蛋液后再加入油盐,略搅几下就入蒸锅,出锅时的鸡蛋羹将会很松软。 

    打蛋花汤加几滴醋
    打蛋花汤,在汤滚之际加几滴醋,蛋汁入水即呈现漂亮的蛋花。

    茶叶蛋应少吃
    因为茶叶中含酸化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会对胃起刺激作用,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鸡蛋不宜生吃
    生吃鸡蛋很可能会把鸡蛋中含有的细菌(例如大肠杆菌)吃进肚子,造成肠胃不适并引起腹泻。并且鸡蛋的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需要高温加热破坏,否则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症状。

    鸡蛋不宜久煮
    有人认为,鸡蛋煮得越久越好,这也是错误的。因为鸡蛋煮的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很难被吸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