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交多的宝宝不“怕生”

(2011-06-02 12:50:17)
标签:

育儿

 撰文/康如彤(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副主任医师)

 

经常有妈妈问:“宝宝以前挺好的,可最近见到陌生人就大哭,宝宝到底怎么了?”

 

宝宝“怕生”是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

其实,这是宝宝开始“怕生”了。怕生是宝宝有了记忆的表现,是心理发展的正常过程,也是一种天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宝宝各阶段的“怕生”特点

怕生是宝宝对不熟悉的人表现出的一种害怕反应怕生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逐渐表现出来的。

3个月内的宝宝,虽能感知人脸的模样,还能逐渐辨认出亲人和陌生人,不过,却无记忆保存能力,不会怕生。

到了4个月以后,宝宝开始有了记忆储存能力,不仅能区分亲人和陌生人,而且对陌生人还会产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于是会出现哭吵、拒抱的怕生现象。

宝宝各阶段怕生的特点

月 龄

“怕生”的特点

4个月前

宝宝不认生,对一切新奇的事物,包括陌生人,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任何人的引逗,都会报以喜悦与微笑。

45个月

对陌生人会出现“警惕的注意”现象。宝宝会来回地注视、比较陌生人与熟人(主要是妈妈)的面孔,对陌生的脸注视的时间会更长。

57个月

在陌生人面前宝宝会出现较明显的严肃、紧张的神态。

79个月

有的宝宝面对陌生人会有苦恼、哭叫、回避等较强烈的情绪反应。

912个月

由于记忆力增强,宝宝对亲人产生很强的依恋感,表现出很亲近、很愉快的样子。一旦遇到不熟悉的人,会感到不安、哭吵或躲避,表现出怕生。

18个月后

由于接触陌生人的机会增多,“见多不怪”,宝宝逐渐消除对陌生人的恐惧感,怕生现象逐渐消失。

提示:日常生活中,宝宝怕生不是毛病,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好转。如2岁以后的宝宝仍有怕生现象,那就得赶快纠正,否则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

 

“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养策略

个别严重怕生的宝宝,长大后会成为腼腆、怯弱的人,所以要及时引导哦。

“走出去,请进来”教养策略很简单,就是走出家门,迎进客人,增加宝宝与人交往的机会,扩大交往范围。

02

妈妈经常带宝宝接触外界。如带他去公园等人多的场所,或经常让他同小伙伴一起参加活动,给他不断适应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的机会。

也可以可邀请左邻右舍和年龄相近的小朋友来家中做客,让宝宝体会做“小主人”的快乐,学会与人打交道,慢慢地消除紧张感和不安全感。

23

不要当着宝宝的面经常明确地提出他怕生的缺点,以免强化他的这个缺点而增加宝宝的心理压力。你可以先让宝宝和比较熟悉的人交往,再慢慢过渡到去公园主动和陌生小朋友玩耍。

同时,主动为宝宝寻找不认生的宝宝做伙伴,伙伴的榜样作用往往超过你的指导。

当宝宝能自然地回答陌生人问话或有礼貌地呼叫陌生人时,千万记得及时给予奖励或称赞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