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夜晚哭闹的应对方案
(2011-06-02 09:06:08)
标签:
育儿 |
撰文/王有国(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关键词:夜哭
妈妈:宝宝6个月了,晚上睡觉总是不消停,2~3小时醒一次,要哄一哄,喂几口奶才会接着睡,可过了两个来小时又会醒来。可折腾死我们了!
宝宝夜啼必有因
宝宝夜间睡眠不安的原因很多,大致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生理性因素
睡眠环境不佳
卧室温度、湿度不适宜,如温度超过25℃或低于16℃,湿度小于30%或大于70%都会影响睡眠。此外,尿了而没及时换尿布、尿不湿造成红臀,都是影响睡眠的恶性刺激。不良的声、光刺激,如亮灯睡觉、电视声响或大人说话声音过高等也会扰乱宝宝的睡眠。
睡眠习惯不好
很多宝宝被养成抱着睡的坏习惯,一旦放在床上就哭;睡眠时间分配不科学,白天睡得多,夜间自然睡得不实。这些会严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生理功能紊乱
最多见的是消化道功能失调,以吃得太饱或太少居多。宝宝一哭妈妈就以为是肚子饿了,用吃奶的办法来解决,极易造成消化不良、腹泻或大便秘结,引起腹部不适,宝宝自然会哭吵不停。
饮食质量不佳,如改变奶粉品牌,或哺乳妈妈吃了不好的食物或药物,也会引起宝宝的消化道异常。牛奶中的糖超过8%,会引起发酵,宝宝屁多,也不能安睡。
病理性因素
缺钙
缺钙多半同时缺乏维生素D,当机体维生素 D缺乏时,便会引起低血钙的发生。宝宝神经兴奋,易惊醒、哭闹。由于血钙浓度在体内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尤以深夜或凌晨为最低,所以宝宝在后半夜熟睡中会因抽搐而惊醒。
寄生虫感染
蛲虫寄生在肠道,在夜间常常爬到肛门周围产卵,婴儿因肛门刺痒而哭闹。肠道蛔虫病可引起腹痛,同时伴有消瘦、营养不良和贫血等症状。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是影响宝宝睡眠的常见原因。这种腹痛,宝宝大都伴有舌苔厚腻、不想吃饭等表现。
肠痉挛症
婴幼儿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健全,一旦功能紊乱,便会导致肠绞痛,有时伴有恶心和呕吐。由于宝宝不会表达,只有阵发性哭闹,每次发作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常伴有流涎、夜间磨牙、多汗或遗尿等植物神经紊乱的表现。
便秘
有些宝宝偏食,爱吃肉类,蔬菜几乎不沾,导致便秘,诱发阵发性腹痛,夜间睡眠不好。
肠道感染
肠炎、痢疾、霍乱以及食物中毒等,引起腹痛、腹胀、呕吐、脱水、酸中毒等症状,自然会影响睡眠。
宝宝夜啼的应对方案
改善睡眠环境
✿室内空气要新鲜,注意通风;
✿天气炎热时,电扇、空调不能直接对着宝宝吹;
✿室温24℃~25℃,湿度50%左右为宜;
✿不要给宝宝穿、盖太厚,睡觉不要蒙着头;
✿随着宝宝成长,注意调整枕头的高度;
✿声光环境并不要求绝对安静和黑暗,适当暗淡就可以。让宝宝睡眠时能习惯普通家庭的谈话声、笑声以及适当的电视声响。
培养良好睡眠习惯
帮宝宝调整睡眠姿势
仰卧、适当的侧卧,绝对不要俯卧。
调好生物钟
宝宝白天游戏玩耍,夜间才能睡得好。不熬夜,更不能黑白颠倒。
✿7~8点钟就做睡前准备,玩一些安静的游戏,不要让宝宝过于兴奋;
✿夜间不必频繁检查尿布;
✿喂奶时间应有规律,换尿布或喂奶、喝水时不要与宝宝说话,让他尽快重新入睡;
✿宝宝夜里醒来时多数是迷迷糊糊的哭闹,不要立刻抱他,更不要逗他,立刻拍拍他,安抚他,想办法让他入睡。
✿让宝宝睡、醒定时,逐渐建立科学的生物钟规律。
调整生理紊乱
重点是注意调节消化道功能的紊乱。
✿睡前不要把宝宝喂得太饱,否则宝宝会腹部不适。
✿消化不良时,可服鸡内金、穿山甲、维生素B1、维生素C、乳酶生等消食药。
✿症状严重时请医生治疗。
✿轻度腹泻不需用药止泻,采用苹果泥、鱼蛋白粉加入米汤内服用。苹果含有果胶,使大便成形;鱼蛋白粉内蛋白质含量高,脂肪量低,没有乳糖,不产气,对腹泻特别有利。
✿大点宝宝的每日饮食的量和次数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多吃青菜、水果。
病理性夜啼防治
防治佝偻病
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最好办法就是晒太阳,夏季可在太阳刚出来、日落前直接晒太阳;春秋季节带宝宝到户外玩耍;冬季中午带宝宝去户外活动,晒晒太阳。
适当补充维生素D剂,一般在满月后开始。生后3个月内每天800国际单位,以后减至每天400国际单位,同时适量添加钙粉。2岁以后,宝宝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一般不需要服用维生素D。
驱虫
无论体重及年龄,均可顿服两片肠虫清,使虫体消化。肛门外用蛲虫软膏、2%白降汞软膏等,睡前涂于肛门部,能杀虫止痒。
便秘
加喂果汁,如番茄汁、橘汁、菠萝汁、枣汁以及其他煮水果汁,以刺激肠蠕动。较大婴儿加菜泥、菜末、水果、粥类等辅食,再大一些加谷类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麦片等制成粥。另外还可以用开塞露、甘油栓或肥皂水灌肠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