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道之道生篇

(2009-09-30 19:03:38)
标签:

养生

健康

生命质量

华佗

     《周易》有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老子所作《道德经》短短五千言,道尽为人之德、为事之道。合于道则盛,悖于道则危。《皇帝内经》中言,上古之人之所以长且寿者,盖因时之人合于阴阳,法于术数,不妄作劳。而今之人,反之远矣.《论语》中,孔老师更是非常讲究生活的,所谓的“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等等,《庄子》之《内篇》更是把养生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开养生之先河,其所倡导的守静、无为、致虚等养生原则有很大的哲学价值和现实价值。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更是围绕着人这一价值中心,矢志不渝的改善人的生命质量,致力于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把利刃护卫人体的神圣领土,历代中医大多数能生存的很长寿,他们除了自己能很好的防病外,还在于他们的生命观与价值观等精神、心理方面特殊的态度,他们整套的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及在其指引下历代名医创制的导引养生功法、饮食营养疗法、水浴药浴、针灸推拿等措施。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文明的不断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全球环境的剧烈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难以适应这样的生活,而出现种种健康隐患。世卫组织所公布的人类健康状况统计发现,占人群七成多的人们处于介于健康与疾病间的状态,即亚临床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一成左右的人处于疾病状态,仅有一成多一点的人处于完全健康状态。WHO于近年发布了健康的最新定义:健康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即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此论,能自称健康的人屈指可数。

    鉴于这种现状,人们的观念必须更新,必须全面认识到健康的内涵。加强健康修养,改善生命质量。近几年兴起的中医热甚至于国学热都是这一呼声的有声相应,虽然许多中医专家、大家,国学大家呼吁不能被这虚晃的场面蒙惑,认为这是场“虚热”,并不是真正的内心需要,而是某些利益的驱使,带有很大的功利性。但是在当代社会,没有利益的事情谁会去干呢?谁会就为了满足一下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而学习这些东西,关注这些东西呢?真正的中医,他为人看病并不是为了看病而看病,并不是等到病人求到门前再看病,他会自己去找那些需要医治需要帮助的人,华佗“死能医活”的故事就是这样,华佗在路上走着,遇到一个出殡的队伍,就问怎么死的,得知是难产而死的一个孕妇,华佗就竭力劝说对方家属要开馆治病,果然,针刺了一会,已经认为死了的孕妇就活了过来。试想一下,现在的医生,哪个会这么做?虽说都是火化了的,可即使不是火葬的,又有谁敢走上去问一声怎么死的?更何谈开馆验尸呢。当然这也和医者自身的造诣深浅有很大关系,但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追根究底,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