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称为中国体育最高学府的北京体育大学,某公寓的五楼有这么个户型:从楼下看是两间宿舍的大小,从楼道里找却只有一个门,门上面只有一个红色醒目的“5”,穿过这扇门锁已经出了不知几年故障的铁门,来到了这个神秘的地方。来到这一个多月了,也想了一个多月了,为什么叫做“特5”呢?猜测一个一个的接踵而至,顶得脑门子直发胀。总结了一下,内涵越来越丰富,暂列如下猜想:
1、主观原因:此宿舍原来一直作为研院的机房,今年由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同时扩招,住宿相当紧张,原来的机房早已“机”去“房”空,留下了这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墙上贴着的几张选课注意事项,地板上残留的不知道什么物质,脱不掉,浅黄色;围绕着墙边靠近地面,很多三口插座,均匀分布;八张标准电脑桌横七竖八的排列着;与里间相通的“二门”上依稀可见到几个字“距单招考试?天”,可以看出它的经历不仅仅是研究生院的机房;走进里间,初来时放着两个三门铁橱柜,摞在墙边,铁门被蹂躏的坑坑洼洼,还有前主人留下的签名(含英文名字)和贴画,外屋也有一个三门铁橱柜,相对来说干净点;外屋的天花板(事实上不存在,就是屋顶)处有一个铁箱从地板处钻出,顺着墙到达屋顶,而后蜿蜒迂回从外门窗户处失踪,里面全是网线。即便是守着这么多网线,刚来那一周就是不能上网,因为没有网口分出来,真敬佩拆迁机房的工作者工作之细致;外间、里间各有八张床,上下铺设置,虽然是新床,可觉得有些单薄,摇晃的比较厉害;从二门出来正冲着的门是卫生间兼盥洗室的门,门锁同二门一样,已经报废,此屋每到起床高峰期和如厕高峰期,这里就会门庭若市,如果遇到蹲大号,不得不就排起了一字长蛇阵。各个端着盆子,搭着毛巾,渴望、无奈和焦急的眼神望着前方,有些像经济危机中等待发面包的难民。
2、客观原因:是一个有些不太好接受的“优点”,本楼层,我们一个宿舍被淹没在女儿国里面,而且女儿国的子民全部是本科生的妹妹们。很多同学、朋友知道后都投以羡慕和惊讶的关注,而对我们来说确实有很大压力,原来在本科阶段夏天穿着内裤穿梭于楼道中的日子早已黄鹤一去不复返,就是光着上半身出门丢垃圾都需要很大的勇气。有时候我们开着外门,能瞥见匆忙穿过门前的身影,有的好奇就偷偷的快快地瞅了一眼,而后以数十麦的速度扭过头,挂上最高速的前进挡,无影无踪,只听得“咣当”一声关门声。对门宿舍的妹妹非常热情,组织她们宿舍来参观,相互介绍了一下,增进了彼此间信任和了解,为将来的两舍友谊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然而,负面消息也传来,同舍兄弟打水时,遇到一同楼层阿妹,阿妹斩钉截铁的说:你是特5宿舍的吧?以后请你们关上外门好吗?对于这样的消息,我们感到非常难过,本打算对外开放来增进同诸位同楼层的姐妹们了解以便于有什么事情可以相互帮忙的好意,被这一言泼上了来自北冰洋的冷水,还带着冰块和鱼腥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五的人员流动性逐渐增大,起初安排的八个人先后分轮分批的私自的或公开的搬出了四五个,也有走了又回来的,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原来的宿舍,落住外间的我是最忠诚的一位,坚持到了现在,与我一起坚守此地的还有两位老乡和山西同志,前几天最后一批搬走时又从楼下慕名来了一位同学,加入到了特5的大家庭。外间的布置,在我们外间四个的努力下,布置的也像个家的“窝”,以床为主体的卧室和以电脑桌为主体的办公区加上它们围成的一个客厅,俨然一个两居室。而随着我们想法的日趋脱缰,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出现了,也在其后的几天内实现了:里间成了名副其实的卧室,拆床、搬运、组床,床铺都迁移到了里间,柜子也全部挪到了里间,外间全部是电脑桌,围着墙一圈,这回找到了大客厅的感觉,说话都能有回声了,去了床也显得视野开阔了很多。
自开始进驻此店的第二周,吾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八人,拥有电脑的五人就在学校临时为我们扯来的一根网线的基础上组建了我们的小局域网,逐渐也走上了互联网时代。而随着新老更替,电脑现在仅存两台,虽然没有原来那样互相比着谁更晚睡觉的热烈场面,可是这难得的清净和辽阔是我们耐得住性子的同志们所应该等到的。宿舍的最有利条件乃是,无电表计费、无水表记水的先天优势,这也是我们不愿搬得原因之一。
特5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新的气息。过去的有意义的就记了这么些,往后的历史我还将继续写下去,为我们的美好未来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