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2025-08-07 09:38:38)
标签:

民国故纸

《民国日报》

城门

名称

杂谈

分类: 故纸堆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民国时期,曾经有七处南京的城门更换了新的名称,偶见1929年(民国18年)320日《民国日报》第二张第三版的一篇题为“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一文,方知其更名的原因为,这些城门名称中“类多封建思想,不合革命潮流”,须将“含有封建思想及神秘观念者,一律纠正”,居然是如此。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民国日报》,1916122日在上海创刊。该报是当时中华革命党在国内的主要言论阵地,创始人是中华革命党总务部长陈其美,主编为叶楚伧、邵力子,主要撰稿人有戴季陶、沈玄庐等。设有来电专论要电时评快风民国闲话民国小说等专栏以及副刊。19242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该报成为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日出四大张。于1932年至1935年一度改组出版《民报》。1947年终刊。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1929年(民国18年)320日《民国日报》第二张第三版,刊登《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敦请党国领袖书写》一文,其中云:

南京各城门共计十三,市政府以原有各门名称,类多封建思想,不合革命潮流,在去夏即由前市长何民魂,呈请国府,将城门名称,含有封建思想及神秘观念者,一律纠正。

经国府明令,改仪凤门为兴中门,海陵门为挹江门,神策门为和平门,丰润门为玄武门,聚宝门为中华门,朝阳门为中山门,洪武门为光华门,共计七处。改正迄今,已将一载,而各门匾额,依然如故。其最大原因,盖以拆除城墙之声浪,迄未稍杀。最近始经美国顾问茂菲之建议,由国府训令南京市政府,决计停止拆除。刘市长纪文奉令后,以城垣既不拆,则各门名称,自应即时改正,乃于日昨备就匾额纸样,分请各党国要人书写。计中华门由蒋主席书写,中山门兴中门,由谭组安书写,和平门由胡展堂书写,玄武门由蔡元培书写,光华门由于右任书写,挹江门由戴季陶书写,函纸均发出,兹亟录之如下。

钧鉴,敬肃者。窃查本京各城门旧有名称,类多封建思想,实非革命时代所应存,在前经职府拟具改订名称,呈奉国府,交由内政部核议更正具复,今准照办,并将新换匾额式样,飭据工务局绘拟。呈奉核在案,现在亟应依式制匾,用敢奉上囗囗门匾样纸一幅,敬祈准赐予宠题,以昭郑重而示来兹。专肃奉恳,敬请钧安。刘纪文谨启。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1929年(民国18年)323日《福报》,1929年(民国18年)326日《世界日报》等报刊,分别以不同的标题报道了此事。其中云,“预计一星期后,必可竣事。届时铁划银钩,龙飞蛇舞,殊增首都无限光荣也”。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至于为什么要更改南京城门的名称,其实在一年前,便对此进行了讨论,讨论中所涉及到的城门名称,并不止最后确定更改的七处。当时的《民国日报》、《盛京时报》、《北京益世报》等报刊都报道了此事。

1928年(民国17年)331日《民国日报》第四版刊登了《首都各城门改名之理由》一文,副标题为“改革市民思想,重新市民观听”,其中云:

南京特别市教育局,以首都建设方始,事事均须具革命化精神,方能气象一新。而各城门原有名称,非寓有封建思想,即涉及神怪谬说,于现代潮流,颇不适合,爰具呈市政府,请将最有窒碍之各门旧名,一律取销,改用所拟之新名。闻市政府以首都所在,中外具瞻,城门名称,足以代表民族之文化思想,亟应立予矫正,以期宣传本党革命主义,拟即准如所请,想实行之期,当必不远。兹将应改之各门名称,及其拟改之新名称,探誌如次。

一、神策门。意涉神怪,拟改为凯旋门,因上年孙逆偷渡,其激战最列之地,即在该城附近,改为今名,足以纪念讨孙一役之战绩也。

二、仪凤门。凤凰来仪,系君主专制时代夸耀祥瑞之阿谀词,断不适用于共和时代,拟改为中山门,此门为城内下关之交通孔道,中外人士之来都者,均需由此门入,冠以中山,固所以纪念先总理,亦以宣传革命也。

三、聚宝门。意涉迷信,拟改为中华门,以表纪念中华民国立国之意。

四、丰润门。丰润为直隶县名,系前注官吏阿谀江督张人骏所立,以此门启于张督苏时也,今拟改为中正门,以纪念蒋总司令领导革命努力北伐之功。

五、朝阳门。系帝制时代产物,尤须及早删除,拟改为汤山门,因由此可直达汤山也。

六、海陵门。海陵系泰县古名,此门开于韩国钧长苏时,盖韩泰县籍,因韩命名海陵,惟韩之功德,不足当此,拟改为西藏门,以西藏远在西陲,英人侵吞甚力,假此可以唤起国人之注意也。

七、太平门。拟改为自由门。

八、金川门。拟改为三民门。

九、洪武门。拟改为共和门。

其他草场、钟阜、水西、汉西等门,查尚并无不合,均可保留原名云。

时任南京市教育局长,为陈剑翛(1897年至1953年,原名宝锷,教育家)。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同时,《民国日报》为更改城门名称一事,发表了题为《南京市政府之新举动》的社论,其中云:

此种改革,骤观之,似无甚紧要,实则与民气有极大关系也。

南京市政府注意于各门名称之改革,其亦革命党人改革一切名物风尚的企图之一乎?夫神策仪凤聚宝丰润朝阳洪武太平诸名称,论其由来,无非产于帝制时代;论其性质,无非歌颂帝王;论其用意,无非诩赞升官发财。此种透露封建意味之名称,一日不去,民气无兴奋之望,民族无进步之机,殆可断言者,如一旦易以凯旋、中山、中华、中正、汤山、自由、共和诸名,则自觉气象一新。进一步言之,则民气得由是而兴起,民族得由是而振奋已。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1928年(民国17年)612日《首都市政周刊》,刊登了《首都城门名称改定》的消息,公布了“首都城门改定各名称表”,其中云:

聚宝门,中华门。纪念中华民国

仪凤门,兴中门。兴旺中华民国并为总理提倡革命之初所立会名

正阳门,光华门。取光复中华之意

朝阳门,中山门。纪念总理

神策门,和平门。总理遗训,以和平为固有道德,且临终时复以和平奋斗救中国为言

丰润门,玄武门。玄武湖泽被民生,玄武门名符其实

海陵门,挹江门。该门一面临江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19285月,当时的南京特别市政府召开市政会议,一致通过了《市长交议社会调查处呈请核议城门名称沿革案》,城门的名称确定之后,按照计划将改换城门匾额。但19287月,何民魂卸任南京市长,19288月刘纪文继任市长,同年11月,南京掀起了拆城风波,改换城门横额一事被搁置。直到19293月,经美国顾问茂菲的建议,国民政府下发了停止拆城取砖的命令。拆城风波平息。19294月,刘纪文市长亲自函请国民党和政府要人书写城门匾额,随函寄去匾额样纸一幅,南京市工务局迅即镌刻在条石上,制成横额,镶嵌在相应的城门上。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此七处城墙的城门,今日仍然沿用其名并可见的有五座,即中华门、中山门、挹江门、和平门(神策门)、玄武门。其中的和平门,虽然称“神策门”,但现存的城门上,依然是“和平门”三个字。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至于兴中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拆除,2006年复建时,恢复了“仪凤门”名称,光华门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被拆除。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民国故纸:《民国日报》刊载“京市府更换城门匾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