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2025-05-05 17:35:35)
标签:

兜率寺

石刻

狮子岭

界址

圆霖法师

分类: 览金陵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兜率寺,位于浦口老山的西华峰与莲花峰之间的狮子岭,依山而建,环境清幽。兜率寺内,现存有三块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石刻。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由江北沿山大道向西南方向,至高旺狮子岭路与沿山大道交汇处,转向北行走,沿着高旺狮子岭路向北约1200米后到达生态路;或自雨山路乘坐公共交通400路车,至狮子岭站。前方不远处便可看见兜率寺的山门牌坊。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兜率寺石刻,现嵌于寺院内三圣殿西侧的一面碑墙上。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碑墙上共有七块石碑,其中一块黑底白字石碑上镌刻有兜率寺的说明,称“兜率寺,前身为狮子林道场。据《江浦埤乘》记载,狮子岭原有‘狮子林’,始建于清顺治二年(1654),为僧白庵所建。亦云狮子林建于明末。清光绪年间改建为寺,名之‘兜率寺’。”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碑墙上其他的六块石碑,碑上的一些文字已经漫漶,模糊不清,仔细辨认,依稀可以读出部分文字。其中有三块,为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石刻。

石碑的碑文中,记载了清代光绪年间以及民国时期,南京老山狮子岭兜率寺的僧众们,恐遭战乱,遗失庙产契据,故刻写石碑并窖藏,以防不测。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碑一,长35厘米,宽105厘米,横碑,位于碑墙下方正中。此碑为清代光绪29年(1903年)1218日立。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碑文内容:

大释教以来,世时变动,人心不一。世尊在世纳僧囗囗囗为业,自佛法流于东土,乞化者道业难成,故马祖建立丛林百丈,继以清规丛林最要者,兹僧为本所以法轮未转,食轮当先,今狮子岭自古以来,山场田产未知其数,俗囗山场田产横直拾里,皆因失却文约故也。而后惟恐返乱,遗失契具,故刻石碑窖埋以防,非永为十方纳僧之棲所。以下田产数目开列于后。立杜卖田塘沟池埠墩水路房屋基地稻场树荆枝石碾堆脚粪窖神庙东厕文契人圆觉庵僧云锡。

情因天年不敷,庵内用度不周,请中说合,自心情愿願将祖遗佛产受囗壹业,座落黄泥关八都正北首,韩庄村前进草屋叁间,后进草屋陆间,两厦前后出入无阻,四至开明,北首囗大新堰塘壹面,塘上水田伍坵,车乾到底鱼泥有分塘下椿复到底与官塘沟为界,东首绍田亦连至底于周姓坟茔为界,西首绍田亦连至底于范姓田心为界,舍尾子田壹连伍坵,共计田坵段壹佰陆拾坵,整计数约田亩拾弍担种整大囗口田陆拾亩整,四至开明,照古执业,寸木寸土寸石不留,倘有日后查出余漏坵段与受主执业。情願出杜契卖与狮子林兜率寺常海名下,万古留名,当日凭中,言明实值,杜价银弍百叁拾两整,其比日亲手收足,壹并付清,分毫不欠,自杜之后听凭受主过犁耕种入册当差定纳钱粮,毫无返悔,永无异说,两想情愿,并非逼勒承交,亦无私债准折。倘有圆觉庵僧人争论,进在云锡一力承当,于受主毫无干涉。今欲有凭,毋许价找,立此杜契收执存照。官契凭中人,朱文正、朱发聚、茆旺先、樊石玉仝证。光绪叁拾弍年九月十五日立。杜卖田塘沟池埠墩水路屋房基地稻场树木神庙东厕文契人僧云锡押。立杜卖民卫山圩田塘基地菜园东厕树木一切杂产囗立契人圆觉庵住持僧云锡。情因年岁荒歉,缺乏正用,願将本庵永分田产壹业,座落白塔营保邵胜圩尹薄孙家囗外尖田里外圩地方,计种弍石捌斗整其田里圩大小囗拾伍坵,私塘壹面,私囗壹道,又于张姓官塘壹面,官囗囗道东北至丁姓田埂西囗南,俱至圩埂脚又至张姓田囗心,又有田产壹业,座落和尚私圈叁大坵,四至沟沿王囗荡中间壹路到底大小叁坵,东至吴刘田埂,西至吴熊囗田埂,南北俱至沟心。又有壹业,座落马胡田地方,计种囗斗整其田大小叁坵,东西南具至丁吴田,沿北至容姓囗沿,又有小贾基地壹方后园壹方,熊姓坟脚田坵,计囗囗种壹斗整,东至熊姓坟脚,南北西皆至吴姓塘田场为囗。以上四处,共计大小叁拾五坵,水旱种共计四担捌斗囗,四至明白。请中说合,願将本庵田杜与狮子林兜率寺常海名下执业,当日凭中时值杜价囗平囗色纹银壹拾伍两,正其银即日亲手收讫,分毫不欠,亦不用另立欠字据。自杜之后,听凭银主过犁耕种收租纳粮圩工亩科派更名过户,自行完纳,以小易大,移坵改段听凭银主自便。此产罄庄交囗寸木寸土寸水不留,倘有遗囗坵田角地,日后查出仍归银主执业。此系两愿,毫无异囗,倘有本庵人争论,均归云锡一力承当,于银主无涉。今囗有凭,立此杜卖文契人永远存照。光绪廿九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杜卖民卫山圩田塘基。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碑二,长29厘米,宽95厘米,横碑,位于碑墙下方东侧。此碑为民国2年(1914年)立。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碑文内容:

囗菜园东厕树木一切杂产。文契人僧云锡押,囗契杜囗凭中人夏霖雨、吴登瀛、韩长华、茆旺先、丁邦柱、张德华、吴文喜、黄懋功仝证。囗回田塘埠墩官坝庄基碾滚稻场柴山东厕一切杂产,文契人张家俊。

情因缺乏正用,願将所当之产,原价回赎座落东北二保李家凹地方,计荒种弍石正,每年完纳谢所屯正米银米照册完纳,计开基地壹方,前进弍间,天井壹方,后进基地叁间,屋庙头界埂为界,官窖子壹面,官梁家塘壹面,神廟壹座,神廟上首塘窝子田壹坵,神廟下首大方田壹连弍坵,又小方田下松山根田壹坵,梁家塘浇灌无阻塘边菜园壹方,东厕壹口地块,晒场壹方,门首打壹方,石滚壹条,北首官窖子壹面,凹脑官大塘壹面,塘上柴山壹分,上至山顶为界,南至界沟为界,北至塘头为界,塘下过水沟壹道,沟横头金囗坟下小田壹坵,横头拦冲田壹连叁坵,红荳田壹坵,螃蟹脐田壹坵,场边方田壹坵,官大塘浇灌无阻对门方姓坟柴山壹分,北至凹脑为界,南至山脚为界,山横头官梁家塘壹面,塘囗子口方田壹坵,塘横头长溜子田弍坵,官梁塘浇灌无阻,雷公凹棉田壹坵,下首官堤壹道,坝上上过水田壹坵,堤沿尖田壹坵,湾田壹坵,官大坝浇灌无阻孔家冲柴山壹分,上至山顶为界,下至山脚为界,南至山沟牛路为界,北至囗姓山为界,共计大小田拾玖坵,囗中说合,願赎还于狮子山兜率寺常海老和尚名下,永远执业,还赎当价伍拾元正洋,到囗田囗中洋契两,分文不欠,不另立收字。此系两愿,并非逼勒等,情自回赎之后,听凭业主招佃耕收租完粮砍割柴薪,倘有亲房户族争论,均归出笔人一力担任,恐后无凭,立此回赎文契存照。光绪叁拾年五月廿九立。回赎当田塘坝庄基碾磙稻场柴山菜园东厕一切杂产文契人张家俊押,凭中人苏有才、茆立诚、张维芝、刑前光、李文华、马伟柱、唐福才仝证。民国二年腊月二十三日,主持寿松敬立。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碑三,长88厘米,宽34厘米,竖碑,位于碑墙中间。此碑为民国36年(1947年)立。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碑文内容:

立捨田地文契功德人,南京中华门外安德门天隆寺智林老和尚,宗明当家大师同议。

将祖遗田产坐落江浦县汤泉邵胜囗陈家桥地方,水塘一方,场基一面,水涵一座,草房五间四厢,计田一方,计种五石弍斗,大小十九坵,又外圈田一方,计种五石四斗,大小十八坵,又陈姓田内一坵,计种弍斗,共计三十八坵,计田拾石零八斗,种以上三段已税,有红契,又有基地门面一连两段,已有红契,又有一段水旱田,陆斗种大小一坵,地基一方,系三十五年由马成州手买置,以上水旱塘沟房基菜园等段落,四至俱载原契,而因狮子岭兜率寺禅林修行办道,惜田产不多食粮为一恨事,願将以上田产悉数给供养狮子岭十方僧众修行办道,永作万年,禅囗以此功德,迴向世界和平念向善,皆种佛因普愿大地众生共成佛道,除依法政府备案外,故勒碑以凭管业而昭信守,永垂不朽焉。偈曰:昨日才下狮子岭,五环山上起道风,五童聚合法界性,各转幻境各用功。德生童子義明,善财童子常恭,文殊师利智林,善知众艺宗明,自在童子允明。立捨田地人天隆寺智林老和尚,宗明当家师。受领管业人兜率寺后堂義明,主持常恭,堂主允明。中华民国三十六年闰五月初三同两序大众敬立。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此外,碑墙上还有三块石碑,均为横碑。

碑墙下方西侧的石碑(横碑)上镌刻有《狮子岭兜率寺恢复略记》,为19971月圆霖法师所立。其内容为,“斋堂五间、大寮一间,八四年建;藏经楼上下十间,八七年建,达道法师募建,江浦统战部通电;莲花院及化身室,九〇年建;三圣殿五间,九一年香港成龙居士募建;药师殿、地藏殿共四间,众居士建;上山水泥路及山门牌楼,九三年江苏省委建;天王殿三间及罗汉堂三间、菜园屋二间,九二年众居士建;弥勒殿及普贤殿各五间,九五年建;上客堂、祖堂各二间,九六年建;又石狮子四个,高旻寺供养。以上各项工程,历时十五年,兜率寺十方丛林道场,传贤不传代,今后任何人不得自行占用。佛历二五四〇年元月,山僧并立”。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碑墙上方西侧的石碑(横碑)上镌刻有“狮子林山图”。

石碑上一侧刻有“狮子林山图”,另一侧则刻有民国3年(1914年)的“江苏省新契纸”的内容。“江苏省新契纸”,第一万一百四十六号,其中标注有“界限”等,依稀可见,“界南:土路中囗囗凹;界西:龙洞山杨家坝;界北:黄囗岭长冲虎凹”等字样。

所谓“江苏省新契纸”,即民国3年(1914年)时,因民国建立伊始,北京政府颁布《契税条例》和《验契条例》,对全国房地产进行一次验契工作。当时的江苏省,各县对民间持有的房地产契纸,不论已税与否均须呈验,加领“江苏省新契纸”,俗称“民三新契”。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碑墙上方中间侧的石碑(横碑)上镌刻有文字和图案,但因字迹漫漶,依稀可见“狮子岭兜率寺”、“寺房百余间”、“佛历二五四一年秋”、“山僧记”等字样,应该是1998年所立。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1959年,林散之先生和陆振声、圆霖合作编纂了《南京江浦狮子岭兜率寺简史》,对兜率寺的界址有叙述,其中云,狮子岭兜率寺的原界址,据传记上载称:东至响铃庵山沟为界,东南以山脚为界,西至庄田为界,西南至龙洞山沟为界,北至虎凹山沟为界,西北至黄山岭为界,东北至庄田为界

关于兜率寺的建设情况,《南京江浦狮子岭兜率寺简史》中记载:

狮子岭兜率寺的建设情况,变化较大,原状与现况如下。文革以前,狮子岭僧众靠林、竹、茶、药材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还种有少量的粮田及蔬菜,佛教活动也较正常,房产较多,用具皆齐全,寺庙内外环境布置都整齐美观,南来北往僧侣频繁。狮子岭上常住僧侣四十余人。其寺院的建设情况是:

大殿五间,瓦屋。东西两间为楼上楼下两层。光绪年间常海修建。内供弥勒佛菩萨十八罗汗,皆是木像。壁上悬挂大小佛三十二图(僧园林画)。弥勒后有飘海观音像,泥塑。

大楼十二间两层,瓦屋。楼下有客堂、库房,楼上有斋堂。民国初年僧寿松、照安修建。上供文殊幸驮菩萨,下供关圣帝君像。前者木雕,后者泥塑。

神堂五间,瓦屋。僧照安、法一、真空修建。供有观音菩萨像,系木塑。

文殿五间,瓦屋。僧世空修建。内供文殊菩萨像,系泥塑。

三圣殿五间,草屋。民国三十年僧觉澄修建。供有弥陀观音、势主三圣像,系木雕。

退居茅蓬三小间,草屋。僧志成修建。内供观音大士飘海像,系磁制。

上客堂六间两厢,瓦屋。光绪年间僧常海修建。前进中间供有两僧的肉身镀金像,东首一间悬幽冥大钟一个,还有地藏菩萨像,系木雕。

小楼上下八间,瓦屋。宣统二年僧寿松修建。上为女客房,下为储藏室。

旧大寮四间,瓦屋。光绪年间常海修建。

新大寮五间,瓦屋。抗战中僧通微修建。

小寮二间,草屋。民国二十六年僧松来修建。

祖堂三间,瓦屋。光绪年间马老和尚修建。

意寮五间,草屋。民国三十年僧知客、妙法修建。当中供药师佛像,系木雕。

西华茅蓬三间,瓦屋。民国二十四年僧知客、传心修建。

菜园茅蓬三间,草屋。民国十三年真空修建。

窑上茅蓬二间,草屋。一九五三年僧乐殿修建。

中心茅蓬三间,草屋。僧维那、道修修建。

巡山茅蓬三间,草屋。解放后由僧直道修建。

照窝蓬二间,草屋。民国三十二年僧了乘修建。

男厕所四间,瓦屋。民国九年僧法一、真空修建。

女厕所二间,瓦屋。民国五年僧寿松修建。

澡堂四间,瓦屋。宣统二年寿松修建。

新草屋三间三厢。抗战中由僧郭述定建。

……

到文革后期时,狮子岭划归老山林场管辖,僧众成为了林场员工,在此期间,庙宇瓦屋及草屋等被拆除,共拆除瓦屋十七间,草屋三十一间。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兜率寺的大慈殿中,有铜钟,有大鼓,东侧墙上还嵌有一块石碑,镌刻有观自在菩萨画像。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清代《江浦埤乘》卷三十七中记载,狮子林,在西华山响铃庵西。国朝顺治二年,僧白庵建(旧志)。兜率寺的前身狮子林道场,建于清代顺治二年,即1645年,至今也有三百多年。兜率寺内,算起来有点历史的物件,或许就是这三块石碑了。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寺观庙堂:兜率寺石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