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铁锭

(2025-04-27 14:16:46)
标签:

《金陵琐事》

铁锭

飞来剪

宫后山

铁塔寺

分类: 故纸堆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铁锭

 

明代周晖撰《金陵琐事》卷三之“铁锭”中记载:

铁塔寺仓中,有一铁锭。俗不识,呼为铁剪。户部郎中造一亭覆之,遂以铁剪名亭,误矣。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铁锭

《金陵琐事》作者周晖,大约为1546年至1630年间人,所言之铁锭,至少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时还在,其间已经度过了三百多年。

关于铁塔寺仓中的“铁剪”,不少典籍中也有记载。

清代《上元县志》卷末中记载,“金陵铁塔仓,一铁剪上覆以亭,不知所设,亦不知何以在此。先是仓中多失米,谓是剪作祟,今上米者岁一祭之。”

清代陈作霖撰《运渎桥道小志》中记载,“山麓旧有铁塔寺,刘宋之延祚寺也。赵宋曰正觉寺(见《王半山集》),寺有仓,曰铁塔仓。仓旁有井,曰百丈泉。其深不测,水味清甘。宋元懿太子攒宫在焉(宋绍兴中,高宗幸建康,太子从,以惊疾薨,就瘗于是)。六飞所驻,光掩前星。卜兆南都,义同赢博,地有顽铁,作剪式,俗呼为飞来剪。盖建塔时所遗者,灵谷、长干皆有之(刘后村克庄有《铁塔寺》诗云:‘细认苔间字,方知铸塔时。不因兵废坏,似有物扶持。古殿人开少,深窗日上迟。僧言明受事,相对各攒眉。按:铁塔圮于嘉庆时)。

清代甘熙撰《白下琐言》卷二中记载,铁塔寺仓有铁剪,俗呼为飞来剪,相传仓中多失米,谓其作祟,岁必祭之。灵谷寺亦有铁剪,其制较大。老僧云:为镇蛟之物,蛟性畏铁,故设此。然山中屡有蛟患,其言亦不确。报恩寺塔前亦有此物,谓之千斤,举重登高必搭架引縆,以此坠下。昔造塔用之,此说较近理。予有诗辨之,载入《灵谷寺志》。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铁锭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铁锭

铁塔寺仓中的“铁剪”,不仅刘克庄有诗,很多文人皆有吟诵。

清代王友亮撰《金陵杂咏》有飞来剪诗,其中云,飞来剪,凡有二,铁塔仓,灵谷寺。不知其飞是何年,其来自何地。轻重百钧差,纵横五尺暨。厥首势微洼,名剪实不类。吾观古制作,刀剑钟彝数十事,短长大小间,与今无少异。何为留此铁,块然等虚器。世无巨灵手,僵卧欲安试。侧闻六朝时,炉鞴若棋置。将毋冶城之赘余,或者冶沟之遗弃?年遥史册了无征,妇竖相惊立名字。既呼镇土神,又说窃米祟(俗谓昔人以镇风水,其在铁塔仓者,每上米则祭之,否则能窃米)。笑为考其原,此理极平易。举杯酹剪剪无言,一番春雨添苔翠。

清代周宝偀撰《金陵览胜诗考》中有“双飞来剪”诗,“双叉作势剪蛟回,代远遗留绣翠苔。只可飞来不飞去,年年常镇碧山隈。”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铁锭

铁塔寺,在冶城(今朝天宫)后山冈上。南朝刘宋泰始中建,名延祚寺。佛殿之前,有铁塔两座。宋代熙宁中,赐名正觉禅寺,一名铁塔寺,寺内宝塔赐名为普照塔。明初寺废,唯塔尚存,清代乾隆年间,塔“为雷震所坏”。

明代《洪武京城图志》中记载,“铁塔寺,在朝天宫后冈上。宋太始中建,号延祚寺,唐时建塔寺内。宋名寺曰正觉,塔曰普照。今有塔无寺。”《南朝佛寺考》中记载,“延祚寺(正觉寺、铁塔寺),在冶城后冈上。宋泰始中,邦人舍地建精舍,以延祚为寺名。寺有高阁,梁何逊尝登之以赋诗。逮侯景之乱,王僧辩入讨,景使其党宋长贵守延祚寺,盖其地实据山川之形胜焉。南唐改正觉寺,又名铁塔寺。塔至国朝,始为雷震所坏云。”

1898年的《江宁府城图》上,可以看见在“宫后山”的南侧,有着“飞来剪”的标记。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铁锭

民国时期的一些资料中,也有关于飞来剪的记载,如《新京备乘》、《新都游览指南》、《新南京》等。

《新京备乘》中记载,飞来剪,朝天宫附近宫后山,荒冢累累,有古迹二,一石,一剪,皆以飞来为名。石绝巨,以为时久远,附土不易动。惟剪在高处,首露于外,亦不知为何时物。相传刘伯温以金陵王气所钟,将继有真主出世,特置此剪以镇之,荒诞殊无足信。闻市教育局以斯剪长瘗荒山,古物就湮,欲移置公园保存,籍供考览,乃鸠工发掘多日而形毕露。其埋于下者,乃非剪柄,亦如剪首,全形如叉,故可云两头剪也,长约五尺,广厚各约一尺,两头作新月弯弓形,重逾千斤,现移置第一公园历史博物馆。

《新南京》的名胜古迹第一公园中有飞来剪条目,第一公园旧名秀山公园,在复成桥东,半边桥畔。其中有烈士祠、纪念碑、历史博物馆以及飞来剪。而飞来剪原在宫后山,铁塔寺遗址,重逾数百斤,两股横径约七八尺,长倍之,铁质,俗传自天上飞来,故名,实则剪腹有上下二孔,颇类古代建筑起重之具。市府前为保存古物,以免毁废起见,特将此剪移置园中,便众展览。

1930年(民国19年)96日《新闻报》曾有《京市府令掘飞来剪》的报道,说此剪“半湮土中,色黝黑,似铁质”,谓“市府欲移去此剪,已掘成一穴,败棺残骸,尚隐约可见。剪身亦毕露,长约盈丈,方径可数尺作长叉形,不甚似普通剪,估其重量,将数万觔也”。此后,飞来剪被“移置第一公园历史博物馆”中,“便众展览”。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铁锭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铁锭

宫后山,在朝天宫以北,如今的秣陵路和石鼓路之间。曾经有名为“宫后山”的街巷,《南京地名大全》中称,“南起秣陵路,北至三茅巷,地处朝天宫后,曾名黄源山。”

现在的秣陵路上,也还有着关于“宫后山”的介绍。称“秣陵路西段南侧有朝天宫,北侧曾有六朝南宋建的延祚寺(唐代俗称罗寺、铁塔寺,北宋改称正觉寺)、王荆公园等”。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铁锭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铁锭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铁锭

如今,“宫后山”的“铁锭”又在何处?尚不得而知。只是,能够在灵谷寺景区内,看见静卧在志公殿前草地上的“飞来剪”。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铁锭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铁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