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故纸:《福报》刊载“党国各要人城门题额”
标签:
民国报刊城墙城门题额要人 |
分类: 故纸堆 |
民国故纸:《福报》刊载“党国各要人城门题额”
民国时期,曾有七处南京的城门更换新名,一直不知为何要加以更改,偶见1929年(民国十八)3月23日《福报》第二版的一篇题为“党国各要人城门题额”一文,方知乃因十三处城门中“其名称类多封建思想,不合革命潮流”,须“将城门名称之含有封建思想、及神秘观念者,一律纠正”,居然是如此原因,不过此乃一家之言而已。
《福报》,三日刊,1928年5月19日创刊于上海,1932年停刊,发行期数不详。报馆位于上海西藏路北海路口,吴农花主编。该报是小报界“四大金刚”之后的代表性小报,设有《社会问答》栏目,凡有疑难事来信咨询,无不详为回答。
中华民国十八年三月念三日《福报》第二版
党国各要人城门题额
首都有城门十三处,其名称类多封建思想,不合革命潮流,去夏何民魂就市长时,曾呈请国府,将城门名称之含有封建思想、及神秘观念者,一律纠正。旋呈国府明令,改仪凤门为兴中门,海陵门为挹江门,神策门为和平门,丰润门为玄武门,聚宝门为中华门,朝阳门为中山门,洪武门为光华门,共计七处。改正迄今,已将一载,而各门区额,依然如故,一般居民,亦仍沿旧,殊非彻底。改革之道,现任市长刘纪文,有鉴于此,遂决计改换各门匾额,以资纠正。闻已令饬工务局绘拟图样,惟首都既属党国政治重心点,所有各门匾额,应请党党领袖书题,以表隆重,而增光辉。现闻已由刘市长,备具纸样,分别函请各党国要人书题,计中华门由蒋主席书写,中山门与兴中门,由谭延闿书写,和平门由胡展堂书写,玄武门由蔡元培书写,光华门由于右任书写,挹江门由戴季陶书写,预计一星期后,必可竣事。届时铁划银钩,龙飞蛇舞,殊增首都无限光荣也。
此七处城墙城门,今日仍沿用其名并可见的有五座,即中华门、中山门、挹江门、和平门(神策门)、玄武门。其中兴中门上世纪五十年拆除,2006年复建时恢复“仪凤门”名称,而光华门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被拆除。兴中门,取“振兴中华”之意;光华门,喻“光复中华”之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