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淡季不谈

(2007-08-16 17:04:14)
标签:

人文/历史

 
今天下午连续接到2个电话,其中1个是我好久没有见面的朋友,我在2年前,就让他买房子,当时他认为房价会跌的,等跌了在打算购房,2年过去了,当时50万还是可以有很多地方选择的,而如今选择的地方却少的可怜,而且他选择的是新盘, 那么只有在下沙、闲林(老余杭)、乔司、临平,做最后的决定。
另一个朋友想把翠苑的小套打算高价卖了(他是5年前,我帮他买的,现在他认为翠苑一带成交价格超过1万/平方米的价格已经在高位,应该尽快出手),然后去别的地方换套大一点的新房子。而他也是要买新盘,总价控制在60万之内,而且他现在工作的地方在下沙,所以基本就考虑城东,九堡总价在60万之内几经很难找到了,下沙还是可以选择的。
这样推算7月有意向、有想法的客户所占比例依旧较高,购房者那种迫切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只要杭州楼市有他们想要的“房源”,他们都会考虑的?不仅表现在一手新盘,也表现在二手房。
通常在炎热的夏天里,不管一手新盘,二手房成交量相对较为平淡,但今年7月的成交量与往年比明显有上升的迹象,这也看出7月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淡季”,7月土地市场“火爆”后,一手新盘、二手房纷纷“高调”入市,在炎热的7月,最辛苦的就是购房者。
从近期杭州透明售房网成交均价看,价格上涨略有上扬,7月成交量与同期相比也有上涨的迹象,这都说明需求量的潜力是巨大的。如果杭州新增供应量充足(表现在一手新盘新增供应量为龙头),国家也没有再次出台严厉的政策下,只要成交量上升的迹象较为明显,那么成交量理所当然的带动成交价格,下半年成交价格还会有所上升,相反新增供应量有,但不能满足购房者,加上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成交量能否保证原有水平,关键就是成交价格是否上升。
近期购房者中,投资性需求比例也有所上升,这一现象的出现,对自住型需求是承重的打击,对房东、开发商只有好处。所以我最不希望看到投资行为的增加。
淡季的成交量几乎都是自用型需求,那么成交价格上涨也是市场变动的正常现象,市场波动有高有低,只是现在处于向上攀登的阶段,这就是需求决定价格,如果淡季中的成交量大部分是投资性需求,那么真的认真对待这些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就像股票中“老股民”被套的可能性不大,相反“新股民”被套的比比皆是,房子被套,还是可以作长线投资,
但投资性的增加,给自用型客户的打击是巨大的,自用型客户在选择房子的时候多方面考虑,货比三家,而投资性客户就比较果断(只要房子有上升的空间,他们果断出击),所以当自用型客户和投资性客户争抢一套房源的时候,往往最后的胜利是投资性客户,但近期这样的情况有些颠倒:在二手房市场特别是总价低于60万的二手房有为明显,自用型客户为了“急于求房”,与其他客户争夺升级了(有投资性需求,又自用型需求),为了房子,不要要理性,为了房子,加钱加到我能出的最高价,为了房子,房东的要求我尽量满足……
我也是购房者,我也为了争房子,而冲动过,但近期比我冲动的人太多了。
夏天天气人,人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原本的淡季,现在我怎么也感觉不到“谈”,这说明楼市供需依旧不平衡,所以房东现在又牛了,购房者要的房子太少了,1房难求,价格不升才怪。 何时杭州楼市供需矛盾解决了,那么楼市也将从新出现“淡季”、“旺季”。
这样的情况,才是我想看到的,楼市有涨有跌,自然就会有旺季和淡季之分,这样价格在上下波动中,稳步发展,这才是市场规律吧!!
 
以上是我自己的感受,有什么不对,希望大家相互沟通,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