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斯柯达—写在野帝上市前
(2013-11-14 13:47:49)
标签:
莫言清风汽车 |
分类: 清风识车 |
——与斯柯达结缘七年了。这七年明锐与我和家人同行,陪我们渡过了人生最自由的七年。与一辆车相濡以沫真得是一份情缘,它不仅仅是解决你出行的工具,而是呵护你、包容你、与你同行的有力支撑。平时在一起感觉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一离开就体会到受不了的煎熬。
——与斯柯达结缘不是因为它同属VW集团的DNA技术带给我的放心感觉,而是缘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明锐“不急,不慢,不争先,不恐后……”的智慧广告语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感觉它就是描述一个不偏不倚低调的自己,在中级车市乱战的环境中它的品牌主张战胜了其它;二是因为有热心的朋友章宇光博士(现任职标致雪铁龙)帮助,他谦虚低调却极富热情,让我感觉到了企业是可以放心和依靠的……
——在与车子接触的过程中,明锐的TGR指标达到了我的要求。虽然看过明锐的消费者调研报告,客户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改进建议,但是我认为那是从完美到完美的升级,或许对明锐的性能印象好源于章宇光博士推荐的高配高性能款式的原因。
——对于TGW指标我认为是到目前为止,自己接触到的德系车中表现上等的,它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故障,也没有给我带来什么不便,都是我可以容忍接受的。虽然后来使用的其它德系车让我因为TGW的事情有些愤怒,现在我对德系车TGW的好印象,依然源于斯柯达。
——不是因为自己使用就为其捧臭脚,是自己实实在在的使用体会,明锐带给我最大的苦恼是因为T动力的原因,必需定期拉拉高速,这是一个频次不少的麻烦。一辆车拥有好的TGR与TGW指标,是建立客户满意的基础。客户,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给他提供好产品,就会有好口碑和好品牌诞生。在与新车接触的蜜月期,如果没有3mis和6mis的硬指标支撑,就谈不上客户满意度和客户推荐了。
——能够让一位车主对某个品牌建立忠诚,除了产品这个基础之外,购买之后的客户关系管理占到很大因素。在与渠道接触的过程中,他们专业、热情的服务是重要的加分项,这些年来我接触的4S店一直孜孜不倦的耕耘,随风潜入夜的与你亲密接触着,你感觉不到有所谓的功利色彩,却不由自主的回店保养,即使你付出了较高的代价……
——VW在中国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我后续接触品牌的渠道和服务中,再也没有给我留下快乐的感觉,而是要不断的通过关系找人,解决服务的便利性问题,VW渠道的单店服务能力已经制约客户满意度了。或许,现在我再回斯柯达接受服务,也没有初期的细腻了吧?我们都喜闻乐见企业的快发展,可是过快的发展速度,为企业留下了巨大隐患。求稳对于一个企业比求快更重要,没有体系能力的支撑和资源的匹配,求快很有可能将企业置于死地。
——车,是载体是平台。消费者以车为媒与企业建立各方面的联系。这些年我始终关注着斯柯达的发展,从关键管理人员的调整,到晶锐、昊锐、昕锐的上市……现在我依然在思考,一个品牌如何在原有品类定位下突破到一个更高的品类,不要说自主品牌汽车在这个方面遇到了挑战,合资品牌的斯柯达昊锐、雪铁龙C5依然受困原有品类的限制,很难在中高级车市有较大突破。相比明锐的成功,昊锐相形见绌或者说是失败。
——打破公众对品牌的固有印象,树立一个新品类新品牌,应该是行业面临的共同难题。所以,很多自主品牌汽车走过了分品牌时代,现在又聚焦整合回到一个品牌。在这个新品类的建立中,除了具备划时代意义的全新产品,还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沟通过程,并在沟通过程中付出更多的人财物去支撑。建立新品类新品牌,没有捷径可以走。
——下周,斯柯达的野帝将要上市。这是斯柯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又一次重大举动,从轿车品类向SUV品类突破(斯柯达在华的发展,必需要新品类加入,否则会步入下行通道)。虽然SUV市场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我依然坚定的认为SUV市场正在从最好时代向最坏时代过渡。从市场的细分、到竞争品牌的增加,早已经今非昔比了。野帝最大的挑战一是自身品类突破树立新品牌,一是如何面对越来越充分的外部市场环境。份额,都是打下来的,不是讨论出来的。可是,野帝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在VW和Skoda两个Logo背后,我没有什么品牌溢价差别的偏见。一样的技术平台、相同的配套体系,不会有什么本质差别。我,不代表公众。斯柯达依然需要花大力气消除这种偏见。所以,对于定位,野帝会做出让步。但是,没有必要向昊锐那样委屈。
——已经太久不动笔,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是一份迟来七年的体验报告,送给已经离任斯柯达履职标致雪铁龙的章宇光博士,送给带领斯柯达走向新征程的新团队。
(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