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渠(14)汽车服务网络欠缺知多少

(2013-06-13 13:10:46)
标签:

莫言清风

汽车

分类: 问渠连载

 

——平日里对市场和销售关注的多些,而对后市场服务研究的少些。近期在规划网络时不断的问自己,我们对服务的研究和需求满足远远不够,我们一直没有抛开十几年4S店的情结,灵活和便利原则始终没有成为指导汽车网络发展的根本。如果没有圈地之嫌疑,4S店模式在中国汽车市场应该退出。

——对于4S店的规划,核心按城市的市场容量和单店规划销量设计。客户对于服务便利的需求,早到了10-30公里范围,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企业基本以销量规划为第一原则,没有以客户便利为第一要务。所以,即使服务为4S店贡献60%以上的利润,依然处于一个不被重视和从属的位置。服务便利按上述标准衡量衡量,怕国内汽车品牌无一可达吧?

——在网络规划时为什么这次更多考虑了服务问题,主要源于消费者不断向四五线市场既向县乡镇发展的趋势。消费者可一次去4S店购买,未必可在生命周期内不断回厂,阻挡客户回厂除了4S店转嫁的成本,就是便利性的问题!这恰恰是客户需要企业满足,而企业传统渠道势力或薄弱或无覆盖的。解决这个区域的断带问题,企业必需放弃4S的渠道原则而给出更灵活的标准。伸到县乡镇的服务网点就是灵活机动的先头部队,核心就是解决客户日常的便利需求。

——为什么服务便利现在成为必然,五年前还远远不是这个样子,根本在于客户已经到达了这里,并且是密集的到达了这个区域,所以需要满足且必需满足。直白的说就是以前市区的需求,已经实实在在的转移到了这里,你的渠道必需要在这个市场进行复制,单纯的复制高成本的4S模式不行,客户核心的需求不是购买方便而服务便利和实惠。随着汽车消费不断下沉,企业服务能力的不足正在成为短板。不要低估在乡下务农百姓创造财富的能力,也不要忽视他们追求新生活的诉求,更不要低估他们的口碑能量和维权意识。一个新唤醒的需求群体,需要便利的服务保驾护航。

——企业需要怎么满足这个新需求呢?

——首先,要务实认清这个新的需求和发展的必然性。很多问题的产生是我们的思想和意识没有到达那里,而不是能力!

——其次,应该明确一个服务便利的标准,这个标准不归于4S店,是单独的服务标准。这个服务标准的核心是以满足客户对服务需求便利性为第一原则,而不是以渠道满足企业的标准为原则。

——第三,实现这个渠道的服务便利标准,要明确经销商是开发主体,且形式可分为直营、控股和委托服务多种形式。打破直营会降低网络标准影响形象的误区,打破委托服务会剥夺原有网络利润或降低利润率的狭隘心理!客户的需求就在那里,不去满足就是损失,那个潜在需求创造的价值你从来还没有拥有过。

——第四,多给控股和委托的服务站以技术、培训、配件支持与认证,不要一下子给他们对等的配件考核任务,他们承担的是满意度部分的便利指标,过高的标准会让他们入网困难重重。如果你非要套用以前的网络标准,请参考第一条原则。

——第五,管理一级也要同步管理这些一级控股和委托的服务网点,只管到一级的隔墙扔砖解决不了客户的满意问题。只管理到一级会产生大量的文过饰非问题,为何不多倾听这些最基层的真实声音。企业需要的是加强后台服务管理人员的数量和扩充一下CRM系统。把那些隐性的、事实已经存在的服务网点,堂堂正正的收编到企业的系统中去吧。

——第六,把这些机动灵活的服务网点,塑造成口碑正能量和终端形象的传播点,这个相对简单的群体会成倍回报你的便利性。得县乡镇市场者得未来中国车市,得服务便利者得县乡镇市场。

——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渠道之争,核心不在销售功能而是服务便利功能,便利和灵活会成为渠道变革的核心所指。按上述标准衡量服务网络的数量应该是惊人的三千以上吧?服务,欠缺的还很多很多。

(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943e70102e19x.html) - 问渠(13)制约经销商发展的关键问题_莫言清风_新浪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相信你
后一篇:张家界可以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