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清风识车 |
当鼓励汽车的消费政策还没有退出之时,汽车的限制消费时代已然来临,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和最悲催的事情——北京限购就是两个前后相悖政策最有力度的见证。关于汽车限制的各项举措还会陆续出台,诸如限制购买、单双限行、提停车费、征排污费都是其中的控制手段。正是之前我们缺少统筹考虑,今天才不得不刚性限制。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消费者公平享受汽车文明的权利,消费者可以为了所谓大义选择接受,只是不要再出现这么没技术含量的失误:一手鼓励汽车消费拉动经济,一手限制汽车使用保护环境。
“某部门某负责人透露国家正酝酿对汽车征收排污费,当前处在论证阶段预计十八大后实施”——这是一个讨论很久并且潜伏很久的话题,面对汽车使用和环保压力的残酷现实,征汽车排污费这样的限制举措实施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姑且不讨论所谓的公平享受汽车文明,能不能以此为鉴多思考几点问题?
——1、有没有可替代的交通资源!如果征收汽车排污费,势必对汽车消费产生影响。对汽车消费产生影响背后的根本是改变人民出行方式对汽车的依赖。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在征汽车排污费时,有没有更好的替代方式解决出行问题?比如可提供更充足的公共交通资源、比如提供更快捷的出行方式、比如通过政策正向鼓励引导人民选择汽车之外的出行方式!一个单方面负向的限制措施浮于表面,无助于交通和污染问题的根本解决——消费者消费的不是汽车,而是选择便捷的出行方式。
——2、要从产业末端向前端转移!征汽车排污费已经到了汽车产业链的末端,通过提高使用成本解决环境问题本末倒置。从产业链前端的新能源技术应用、排污减排标准的提高、小排量高性能动力应用、汽车燃油标准提高等等措施,都可以从技术和标准的角度更有效的解决环保问题,让一个汽车使用者通过多交费解决环保问题似乎有些不妥——消费者可以承担产业链末端的使用责任,却没有理由为产业链前端的诸多环节埋单。
——3、考虑对自主品牌潜在影响!征汽车排污费会产生可预见的很多反映,其中一点是对自主品牌的影响。对自主品牌的影响不是源于技术,而是源于征排污费对中低端消费市场的影响会大于中端和中高端市场,而自主品牌的市场基本上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这对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和汽车经销商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在这个方面我们是否考虑了对应的过渡和引导政策?
——4、有没有跨部门的联动机制!当几亿辆汽车在路上行驶,且每年继续以2000万的速度增长,这已经成为一个大的社会化问题。汽车虽然是一个解决交通的载体,可它关联到了社会利益的每个角落。解决这样的社会化课题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项政策可以解决,如果没有跨部门的联动机制或没有人统筹管理,可能会出现从部门利益角度出发的以偏概全现象。
汽车的社会化问题不可小视,我们似乎还没有认识到!几亿辆汽车需要的燃油资源、几亿辆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几亿辆汽车需要的交通资源、几亿辆汽车需要的停放资源……再小的事情如果在前面加上亿这个单位,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事情。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源于对问题的不够重视和认识的不够深刻,否则关于汽车行业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管窥蠡测”式的政策和方案了……
(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