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莫言清风 |
车,已经成为民生和社会问题,任何关于车的事情,都不能含糊和回避!
一场以车为主体的较量正在展开,史上最严厉的公车改革,史上最严厉的酒驾制裁,史上最严厉的限购措施......
在中国进入汽车社会之后,用车群体日益庞大,群体关系日益复杂.车浓缩成了社会问题,成为敏感话题在情理之中.
上述种种关于车的最严厉较量都与车本身无关,而是一次人性的检验和国民素质提升的考验!
车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拥紧了,有车群体再也找不到游弋都市的感觉了;停车的位置越来越紧张了,有车群体为争停车位要付出更多时间代价;车主行车对峙等等不文明的驾驶行为时常出现......平心静气的思考一下,有车群体都在对用车环境的变化产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焦躁和抵触,焦躁和抵触之外是一种对稀缺资源的优先拥有心理在作怪,希望自己可以超越当前这种限制,而不用付出更多的代价享受汽车带来的一切便利.
可是汽车的使用环境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会越来越紧张.汽车快速涌入了民众的生活,让汽车消费和用车环境的阶段矛盾不可调和!我们对汽车社会的到来猝不及防,在心理上远没有调整到位.有车群体要清楚的知道,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行车和用车,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节制自己的驾驶行为!更要换位考虑无车群体对有车社会的焦躁感受.这一点,有车群体更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基本停留在埋怨和指责无车群体的阶段.
在用车资源有限且短期不可改变的情况下,第一件事情就要拒绝特权车群体!所以公车改革必需率先行动.而且公车改革的数字和目标比以往更明确.当然,公车改革不会局限在公车数量和使用上面,还包括公车的行车特权等一揽子问题!公车改革积弊已久,很多人都失去了信心.可是,这次时间窗口非常敏感,含糊不得的原则,会让此次严厉的公车改革有所收效.公车改革在强力执行+强制法制配合下,一定会实现大的突破.
在汽车基数越来越庞大的前提下,安全和文明驾驶行为必需规范!而文明的行为规范很难界定和管理,所以酒驾和安全成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名人高晓松醉驾案的处理结果,掷地有声的告诉每一个有车群体,在醉驾和安全方面没有特权,在危及生命和财产上面没有含糊的余地!存有侥幸心理的有车群体,千万不要越雷池一步.
公车改革和醉驾处理两项行动,都是让有车群体清楚明白,一切与车相关的不当行为都要被改变,向平等\向安全\向文明过渡.当汽车拥有量突破100000000辆时,再小的问题乘以这个庞大的数字都是大问题,没有严厉的措施肯定不行!有车群体在接受限制的前提下,要从心态方面及时调整过来.
车事儿体大,容不得含糊,每个人都如此!让我们就从现在起,慢慢习惯安全和文明驾驶......
(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