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莫言清风 |
分类: 清风识车 |
—双达改款或是换代已成当务之急,看着骐达在7月的淡季逆市走高,体现了产品力之外营销和渠道水平的可贵。在东风日系体系能力如此强大的前提下,只要有新品支撑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好业绩。
—两厢福克斯到达的位置恒久远的不动,可是对市场竞争来说不进就是退步。英朗XT和高尔夫的增量降低了福克斯和骐达的市占率,这是必需没有办法扭转也要必需正视的事实——在市场竞争需要你比竞品快一步,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福克斯在这个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当高尔夫6打盹调整的时候,英朗XT站上10-15两厢市场季军。抛开英朗XT后续的市场空间不谈,回想当初凯越HRV的销售,英朗XT已经足以替代,不仅如此还拉着品牌定位向上了一大截。英朗XT真是一个可怕的储备,如果肯矮身下来,超过福克斯不是难事。
—高尔夫6从6000米的跌至3000米以下,最合理的解释肯定是出了些意外。从当前的终端销售及价格控制看,最大的问题没有在销售层面——最公关的解释就是企业内部的产能调整或是高温假,其实8月马上就结束了,看看下月数据就真相大白了。
—走到全国哪里都可以看到两厢标致307,虽然没有骐达和福克斯那么普通,对于边缘化的东风标致来说,两厢307依然可以稳住2000的业绩,一直感觉有些匪夷所思——法系车的情调并都不是那么曲高和寡?!
—世嘉的两厢从来都是非主流,当竞争越来越激烈之时,两厢世嘉更是原形毕露。如果没有三厢世嘉的不错表现,或许两厢的表现要远强于307。两厢世嘉,又一个从渠道主观思想上被屏蔽的车型。
—i30一直在1000米线上苦苦挣扎,再没有自救良策跌入三位数以里近在咫尺。降价绝对不是i系列车型主要考虑的方式,可是承担品牌提升重任的i系列注定尴尬。客观的说i30当前的定位还是与其产品有些不匹配,果断调整一下未必不是良策。
—凯越的平稳与捷达可以相媲美,上海通用果真舍得将其放给别人?当英朗XT稳定之后,英朗GT再有突破之时,凯越离开上海通用的时机也就成熟了。一次巧妙的双品牌置换策略,同时大幅度提升了别克品牌的定位。或许这是别克品牌焕然新生的另外一层含义。
—现在可以这样确定了,悦动已经遇到了小麻烦。从近3万的水平回落至1万多,对北现是个严重的考验,不可能靠简单调整定位来换市场,那样老伊兰特也将同时受制下调。在10-15万元中级车市场发生的种种变化,正在产生附加效应体现在了某一些产品上面。
—福瑞迪的电视植入营销不会立竿见影的解决起亚的品牌认知问题,在谈品牌色变的韩系车面前同样是急不得的事情。即使悦动的销售已经降半,福瑞迪的差距依然悬殊。差距,杯具——同时也预示着增长的希望。
—世嘉三厢基本就定在了6000的位置上,失去市场的助力单纯靠渠道很难再有突破。我在潍坊遇到了一个雪铁龙4S店的老板,他正在拼命的自救提升销量,不过努力之后确实效果明显。对于较弱的东雪渠道,在发展过程中双品牌化经营销是个不错的选择。一定要借助自身能力,在终端广泛开展集客活动,坚持每周一个主题活动,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景程、307注定在3000的位置上徘徊,凭借企业使尽了浑身解数就是没有办法,到最后只能从根子上的产品下手解决问题。景程就是这样典型的车型,如果外衣没有颠覆性的变化,销售就不会有可喜的增长。至于307已经远落后这个时代,它的保鲜程度远没有德系车强,再不调整就彻底的傻了。
—一汽丰田又在救老花冠,这款性能稳定的老车型,不会有更多的质量风险,越搅越低的价格让自己不舒服,更苦了更多的竞品。竞争有时真得很残酷,让抗压能力稍弱的企业顷刻现出原形。竞争又是很有乐趣的事情,消费者的受益当然是多了起来。
—F6的表现让人感觉语言的无力和苍白,看着比亚迪另一款举足轻重的车型如此,只能说企业的任务调整的还不彻底。
—朗逸坚守在了2
—新宝来在蛰伏之后走向了新的稳定,当新宝来从驾驶者之车到向上人生路时,丧失了太多的运动化元素。当众人鄙视新宝来就此退出运动化市场之时,1.4T的运动版新宝来又给了这样一次机会。8月份1.4T新宝来3802辆的业绩占了26%的比例,这当是大众1.4T系列比例占得最大的车型。
—卡罗拉并没有完全的丧失自我,定位的一度调整和产品改款,让卡罗拉守在了中级车市场靠前的位置。即使在背后失去了太多的利润,即使在现在渠道卖车没有利润可赚,保留市场地位留住市场形象比什么都重要。一汽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格局扭转,还得寄希望以后的新产品和不断强化优质的服务。
—当担心科鲁兹即将滑出万辆底线时,8月份科鲁兹来了一个漂亮转身。相信小改后的科鲁兹还有更佳的表现,也确认科鲁兹经过一年的市场拼搏,站住了市场的主流位置。不得不提醒上海通用,在科鲁兹上面定位的调整会更有效。
—稳定真得压倒一切,轩逸传递着东风日产的稳定性格,几乎免受市场波动的冲击,一直维持淡定自若的状态,细微之处可见企业营销管控能力之强,可见东风日产渠道体系能力之强。
—当所有人都对VW的4S店大不满意之时,斯柯达的销售和服务是个例外,尤其是加价车型的销售上面,VW在北方的4S店的整体水平,实在让人深恶痛绝,这或许是VW需要切实提升的另一个方面吧?在品牌树立的初期斯柯达的服务一直温情有余,对待客户比较的舒心。在传统淡季可以维持在万辆以上,足见背后的真功夫。
—思域在精品策略下几年如一日的坚守相同的市场位置-9000辆,背后却失去了巨大的销售利润。在密不透风的竞争环境下,本田用什么样的精品才可打造绝对的产品力,助推思域可以飞得更高呢?C-RV的加价都成为了过去,可想市场竞争的残酷,更可见产品保鲜度越来越短暂。本田的精品策略,需要做出调整。
—速腾在8月过山车到了5000的位置,同样是一个惊险的下滑,也等待北大众调产能的公关式说法。不是一直对速腾存在担心与微词,速腾的市场位置确实从来没有坚实过,来侵的马自达6会率先影响速腾——不得不防的对手。
—英朗GT跳跃式的发展给人更多的信心,如果想进入万辆的水平似乎还得多磨砺。英朗GT可否接过凯越的位置做到与科鲁兹相等的水平上,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即使有全新产品力的支撑,在越来越紧张的中级车市场,英朗GT的定位还是显得大胆了些。
—马自达3再次获得了一次新生,如果没有这些纠结和绯闻,马自达3应该会有更好的位置。可惜市场从来没有如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马自达3注定将这样孤苦一段时间。
—标致408再次走进了可怕的轮回,新品的保鲜度没有顶住市场淡季洗礼。这是不是意味着408最高的位置也止步在了5000辆?如果408真得可以稳住5000位置,也是东风标致单一业绩最好的车型吧?稳定就好——只要不再下调。
—马自达6在彻底深入A级市场后,瞬间到达了9000辆的顶点。在中级车市场名家林立的情况下,越级向下的马自达6的上升空间空间有限了。一直认为马自达6这样的策略是对的,可是马自达6真正调整的程度并不是真金白银,营销的成份大于了实际的作为。马自达6究竟可以上升到什么程度,就看一汽马自达可以付出多少真诚。
—荣威550终于失去了高高在上的光环,大费周折之后的上汽也未必可以最终稳守中级市场,这是对上汽的又一调深度挑战。在越来越复杂的中级车市场,看上汽如何出招?——显然调定位不是什么良策。
—奔腾B70系列也在努力的回调,7月姑且看做是偶一为之,相信它会稳定在5000的水平线上,偶尔中级车市场的格局就真得难看了。奔腾B70+荣威550的自主旗帜不能再有任何闪失。
—北现的名驭始终守住了2500的业绩,就是企业一个巨大的胜利。北京现代没有给名驭太多的期望,靠名驭打品牌显然成问题,可以复杂的中级车市场固守当前的一个位置,为后续全新产品留个坚实的基础也不错——北现在中级以上的突破,也需要一代代“潜伏车型”的付出。
—MG6没有换来更好的市场空间,不是上汽的营销不够好,不是上汽的排场不大,即使MG6的定位再下调,或许也是无济于事,从路边偶尔看到MG6的影子,心中得到的总不是什么舒服的感觉——再难看的车型也会有它的外观知音,MG6的知音或许就是2000粉丝之众而已。
备注:数据源于中国汽车协会.同一品牌包含两厢三厢,用H和S进行了区别,H代表两厢,S代表三厢.
(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