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 |
2008年1-5月五款中级车的销售情况
15-20万元车市的强大增长空间,吸引了速腾、明锐、卡罗拉、轩逸、思域、奔腾等多款全新车型互相搏杀。卡罗拉上市半年后,月销量迅速攀升到了万台以上,这个销量上的领先优势一直持续到今天。另一个方面,明锐、速腾、思域之间的较量还在进行中,它们之间的差距还在伯仲之间。15-20万元的中级车市,市场容量再大,又为何容下了多明星车型的同台竞技,难分高下呢?
区域认知削减了各款车型的直接竞争
2007年广东重点中级车的上牌情况
以广东为核心的华南市场,是日系车市场的天下,卡罗拉、思域比速腾、明锐高出了何止一头?即使在目标群体和产品性能上的竞争再激烈,区域的消费习惯,决定了德系车在广东市场难与日系车一较高下。德系车在华南汽车消费的大市场造成的销售损失,在其它区域很难一时扭转。
同样,日系车在北方市场与德系车不能相提并论,差距也非常明显。竞争激烈的中级车市,因区域消费习惯,将它们划江而治。业内人士因为产品和性能方面的激烈交锋,被区域消费习惯化解在无形之中。对于消费者,他们忽略了产品本身,更多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品牌忠诚。日系车和德系车的真正竞争,要从区域突破开始,而且短兵相接的日子还有一个过程。德系车拿不下华南市场,真正称雄还有太多障碍。日系车攻不下北方市场,丰田是狼的预期也不贴切。
不同价位不同排量车型销售各有差别
2008年1-5月速腾明锐各款车型销售情况
明锐和速腾没有形成直接的替代,除了产品本身在外观和技术方面的差距外,还有不同产品型号拉开的销售差距。速腾真正上量的车型是1.6L低价车型,而为了考虑树立品牌的明锐,后期推出的1.6L逐渐成为主导,但与速腾还有相当的差距。所以,速腾1.6L车型一促销,明锐必需要有动作跟进。而对于先期投放的速腾1.8T并不成功,受到了来自明锐1.8T车型的直接影响,这也是速腾1.4T车型计划投放的主要原因。
2008年1-5月卡罗拉轩逸思域各款车型销售情况
卡罗拉迅速上量的关键原因,在于1.6和1.8L两个排量的车型同时上量。卡罗拉与速腾最大的差别在于速腾只走了低端,而这个低端仅与卡罗拉的低端持平。卡罗拉最可贵的是1.8L高配车型的销售远超过低端1.6L车型,形成的这个差距,是明锐和速腾的1.8T高配车型都要认真研究的。
卡罗拉上市,对日系的思域和轩逸的影响最直接,所以思域会在终端立刻调整了价格。思域自动档的高配高价车型和轩逸的2.0L车型同样是销售重点,这完全与德系车的高价车型只是形象而低端才走量不同。德系车白白背了高价的帽子,而在实际的销售过程,却与日系车相差甚远。难道这个差距也是区域消费特点所决定,或许更多与企业的营销策略相关罢?
谈德系车与日系车的竞争,有时成为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它们真正短兵相接的地方并不多。一是它们的主销区域不同,二是主销品种不同。它们的竞争,似乎根本就不在一个对等的平台上,谈何时分高下似乎不合时宜。区域化的消费特点确实存在,在中级车市场明锐和速腾在华南市场不突破,产品结构中的高端车型不突破,根本没有办法与卡罗拉等日系车型一较高下。一段时间内,明锐速腾与卡罗拉和思域的竞争很难分高下,它们将是共荣的走下去。
(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