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 |
3月31日,骏捷FRV成功下线。这是华晨的新起点,是骏捷品牌的新延伸。对于成功扭转华晨困局的骏捷品牌,在上市后仅有一款1.8T动力车型和窄众酷宝的上市,除此之外骏捷大部分选择了沉默。骏捷FRV的高调下线,能否为骏捷品牌带来新的生机还有质疑。
质疑一:今日骏捷非往日骏捷
谈到骏捷品牌,给业内和消费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当初成功的低价策略,它因此获得了新浪汽车的年度车大奖,除此之外骏捷再没有留下其它光环。近两年中级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凯越、伊兰特等新三样车型价格跌是10万元以里。骏捷虽然维持了官方价格,但终端早有松动。在新三样车型的下压过程中,骏捷的销售出现了较大的滑坡,今日的骏捷再不是上市初期的意气风发。骏捷FRV选择此时推出,骏捷这个母品牌不会有太多有益帮助。
质疑二:8款发动机14款动力总成
华晨高层表示骏捷FRV将装配8款发动机,如此强大的动力阵营,并非什么优势。过长的产品线将使骏捷FRV的定位不够清晰,想通吃1.3-2.0L如此大的细分市场并非明确之选,如果仅是为了形成低价优势,大可不必。看似丰富的产品组织,实则把选择的难题抛给了消费者。如此产品组合策略,骏捷FRV也不可能同时兼顾到10万元以上和10万元以下两大细分市场的两厢车型。
质疑三:产品定位不精准
两厢车型需要的不是低价优势,时尚、个性的品牌内涵和主张同样不可忽视。华晨一味强调1.6L骏捷FRV的价格会有惊喜不合时宜。比亚迪借助F3推出的两厢车型,徒有价格优势而没有市场份额。在10万元以下的两厢车市场,POLO、飞度与乐骋、雨燕、马自达2、206、富康、威志的差异化明显。产品异常丰富的骏捷FRV定位精品、超值、宽适,又可照顾多少消费者需求呢?这个定位,并没有洞察到两厢车市场的消费心理。
骏捷FRV不应是骏捷品牌延伸的全部,更不应承载华晨下一步的关键,两厢车型受宠逐步显现,对于需求多元化的两厢车市场,骏捷FRV即使有低价优势,也未必会有更多胜算。在骏捷FRV下线的时刻,华晨也需要多考虑一下骏捷本身的问题了。
(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