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主创新不再是自主品牌的专利

(2007-07-19 13:26:15)
 

7月19日,广州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在广州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一个全新时代,它丰富了自主创新的内涵。自主创新不再是自主品牌的专利,合资企业同样可以进行自主创新。合资企业如果没有能力进行自主创新,完全违背了当初市场换技术的初衷。相信更多的合资企业,会推出适合本土化自主创新的新车型。

 

 

自主创新走进新时代

 

从合资汽车企业初期的市场换技术阶段看,大多数汽车企业虽然成立的技术研发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引进车型进行本地化的改进和测试,尚未形成独立的整车开发能力,中方在这个阶段对技术和研发的消化吸引仅停留在初级阶段,不可能获取更多的技术和研发方面的经验。更有甚者,中方这个阶段在技术研发方面没有话语权,停留在简单的依附层面。

 

 

合资企业单独成立研究中心,双方可以从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到整车测试的全部流程,建立一套完整的开发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中方有了较为充分的参与权利。并且在整个完整的研发过程中,可以积累全面的经验。而非停留在引进车型简单的改进和测试层面,这对于提高中方汽车技术研发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合资企业自主创新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部分合资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着新车型匮乏的局面,尤其在一家外资企业设立两个合资企业的现状下,车型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与其只靠争取外方的车型资源一条腿走路,不如自己在多年合资的基础上,推出自主研发的车型。据相关数据显示,广州本田今年上半年销售11.42万台,同期增长仅为8%,与轿车市场25%的同期增长率相关甚远,产生这个差别的根本在于市场竞争俞加激烈,而广州本田近年来再也没有得到全新车型的引进,限制了市场优势的扩大。

 

 

广州本田率先成立了合资企业的研发中心,更多受到了本田产品资源不能同时满足两家合资企业实际情况的限制。这个车型短板因素,反而促进了广州本田这个合资企业背景下独立研发中心的率先形成。在市场竞争中,诸如广州本田面临的产品短板,会在越来越多的合资企业中显现,合资企业向自主创新方向转变是一个大趋势。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潜力巨大,也有必要针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标准,单独进行产品的设计研发,而非停留在国外车型简单的拿来主义。

 

 

中国市场中国车的新阶段

 

 

在市场换技术阶段,是中国市场世界车的格局。在这个阶段中,中国汽车市场,缺乏针对中国市场特点推出的车型,我们更多生产和销售的车型,在国外早已上市。市场竞争的激烈,让合资企业近期在中国市场纷纷推出了全球中国首发的概念,但是其产品本身不是结合中国本土化特点进行研发,全球首发并没有实际意义。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和汽车文化的逐步形成,中国汽车市场需要适合自己的车型。合资企业接合本土化的特点进行自主创新,将与自主品牌的自主创新一道,使中国市场中国车的格局逐渐形成。

 

 

后记:自主品牌可以自主创新,合资企业同样可以自主创新。只是从感情层面,我们很难接受自主品牌和合资企业的自主创新是对等的,我们也习惯了自主创新只是自主品牌的事情。仔细分析,两者自主创新的主体确实存在不同。自主品牌的主体全部是自主的,合资品牌的自主创新至少有一半不是自主的。但是,合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至少要比第一个阶段产品的简单引进要好。合资企业自主创新的部分,中国自己主导的部分渐渐多了起来,这同样不是进步吗?

 

 

汽车的强国梦,不是一代汽车人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汽车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只要有助于中国汽车长远的发展,我们多些探索和尝试也未必是坏事。最终,都会殊途同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