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菲亚特近年来的销售业绩平平,品牌已经被边缘化,由于南汽和菲亚特的隔阂,业内对南亚的走势都捏了一把汗。从近期菲亚特对南汽接二连三高频次的施压,笔者认为绝非业内认为双方分手的信号,恰恰是双方柳暗花明的积极征兆。
首先,菲亚特频繁施压南汽,是为马尔乔内来华做铺垫。南亚问题搁置下来,是对菲亚特集团最大的刺激。所以说,不管南亚去向如何,菲亚特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尔乔内都有必要来华深入、坦诚的交换下一步合作意见,弥补双方多年来合作的伤痕。频繁施压是希望通过舆论环境让南汽感觉到合作的压力和菲亚特的积极努力,为双方的沟通营造氛围,这份压力不是对南汽的,更是对江苏省政府的。
其次,南汽在全力准备名爵项目之后,也有自身的难言之隐,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南亚下一步的发展。名爵项目绝不是南汽自己的事情,而事关整个江苏的汽车工业。企业和政府都对其倾尽了力量。南汽面对菲亚特加大投资的一再请求,因为没有更多资金支持而止步。南汽面对菲亚特多次的施压默不作声是相辅相成的,南汽自己解决不了南亚下一步发展的资金问题。
南汽董事长王浩良现在身兼南亚董事长的职务,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南汽对南亚项目的特别支持。根据王浩良在收购名爵项目的智慧,可以确定其一直等待最好的机会,促成南亚下一步的发展。名爵项目占压了大量的资金,虽然现在取得相当的成绩,但是资金并没有回流。王浩良似乎找不到更多向政府申请资金支持的理由。南汽对菲亚特的施压不作出任何反应,实际上是一种默许。笔者认为,这是南汽和菲亚特双方协调好的,共同向省市寻求更大的支持(南汽和菲亚特双方的合作虽然不畅,但是双方从来都认可积极沟通机制的存在)。
第三,南汽和菲亚特失去对方,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名爵项目获得了国家进出口银行大笔资金的支持,已经运转起来,跃进和依维柯项目整合后也有了发展。失去南亚的南汽并不完整,只要有可能,南汽不会让南亚离开。菲亚特虽然一直明确有上汽和奇瑞合作的可能性,但是多方均反映没有实质进展。对于上汽和奇瑞来说,一是未必急需菲亚特的合资项目,二是即使合作,菲亚特也不会取得在南亚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据南亚内部人士透露,LINEA、BRAVO、GRANDE
PUNTO三款车型都将在年底进口销售,并且销售渠道已经明确继续选择现在南亚的销售渠道。确定进口销售,明确在南亚现有的渠道,这两点已经看出南汽和菲亚特的合作将继续,双方终会有柳暗花明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