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消费-京沪 |
特定的文化因素和特定的消费习惯,又形成了京沪购车的诸多不同。比如,北京车市可谓包罗万象,容纳性特别强,所有的汽车在北京市场都有不错的销售业绩;而上海则不同,更倾向于上海通用、上海大众等本地的车型。京沪两地的购车究竟还有哪些不同,下面将一一展现。
北京车市兼济天下上海车市独善其身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汽车消费过程中,充分体现它的包容性。上海做为经济金融中心,在追求精致享受同时,表现出了他的挑剔性。根据乘用车联席会的终端流向数据统计,京沪两地在10万元以下、10-15万元、15-20万元、20-30万元几大细分市场部分重点车型的销售表现,均体现了北京车市兼济天下,上海车市独善其身的特点。
9-11月京沪两地10万元以下部分代表车型平均月销情况
在10万元以下市场,北京对捷达、普桑、富康均有一定的需求量,而上海车市只对普桑一款车型情有独钟,捷达和普桑在上海车市的先明反差,是对京沪车市的包容性和排他性的先明诠释。
在赛欧、乐风、新旗云、雅绅特、威驰五款车型的销售表现上也看出了这一点;北京市场对夏利、QQ两款经济车有相当的需求量,上海车市可能因为牌照费的问题对其需求不高.
据相关数据显示,北京车市每均平月对南京菲亚特的需求量在500台以上,而上海仅对其需求不足百台。北京车市对各品牌的包容性,为其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如果没有北京市场的宽容性,部分边缘品牌的生存将面临更多挑战。
9-11月京沪两地部分两厢车平均月销情况
在10万元以下的两厢车市,北京对富康、206、飞度、乐骋、POLO需求比较均衡,而上海车市对POLO和乐骋表现出了明显偏好;追求时尚和精致生活的上海人,对富康这款老两厢车并不喜好;年轻的消费群体在消费偏好方面有所改观,逐步接纳了206和飞度等外来的两厢车品牌。
9-11月京沪两地12-18万元部分代表车型平均月销情况
在10-15万元、15-20万元两个细分市场的汽车消费中,上海车市依然表现了对凯越、桑3000的偏好(据调查,桑3000在上海并非以出租车的销售为主,还包括年龄在40岁以上的销售者,他们对车辆使用的经济和便利性考虑的更周到,桑3000恰恰满足了这一点),对同级别的赛拉图接受程度偏低。
在北京,伊兰特在当地销售远没有凯越在上海那么突出;标致307和福克斯在上海和北京的销售情况比较接近,这种均衡只是特例,两款产品的特殊气质,让上海消费者接受它们。但是对于同级别的速腾、花冠、思域三款产品来说,上海远没有北京的接纳能力。
9-11月京沪两地20-30万元部分代表车型平均月销情况
在中高端车市,帕萨特领驭在上海销售一枝独秀,对同级别的雅阁、凯美瑞两款重点车型拒之千里;北京车市,对领驭、雅阁、凯美瑞三款车型的消费表现出比较接近;君越在上海的销售不如领驭,但是依然高于北京的同期销售。
所有品牌的车型,不管高中低、还是畅销与否,在北京车市都会有不错的销售业绩,其包容性在全国区域市场的表现中是首屈一指的,这是各汽车企业必争北京车市的原因。北京车市的竞争激烈,促销积极也与这一点有关,说北京是车市的晴雨表一点不为过;上海车市,表现的相对挑剔,并且排他性明显,这固然与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在当地市场的强势地位有关,同时与上海特殊的人文因素有关。比如长安福特的福克斯、蒙迪欧“活得精彩”的个性化概念诉求,打动了上海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