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荣威定价的前前后后

(2006-12-28 08:17:16)
刚刚谈过了荣威的两种定价策略,高低两个策略,似乎都超出了上汽的预期。对上汽来说很难接受,所以得到一些指责和反驳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谈荣威定价的前前后后,多少让人为荣威捏了一把汗。
 

谈荣威定价的前前后后

 
谈荣威750定价之前
 
上汽的罗孚项目运行到今天,实属不易。为了表示对荣威750的尊重,笔者事前特别与深圳商报、青年参考、新汽车等资深人士进行了沟通。浅谈了荣威750如何突破、如何定价的问题。
 
与这些资深人士沟通的结果,让笔者深感荣威750运行的成功。这些业内人士大体表示,荣威750只要有一个20-30万元的定价空间,就可获得成功。姑且不多论荣威的原形车罗孚750可以卖到40-50万元的价格,业内人士可以给出荣威20-30万元的定价空间,已足见对荣威750的认可。
 
荣威品牌的薄弱、原罗孚的没落、自主品牌的调子等复杂的出身和背景,加上中高端车市竞争的混乱和价格战的阴影,业内人士可以给出20-30万元的定价空间,已属不易。1.8和2.5两个排量的五款车型定价如此,不仅打破了自主品牌比合资品牌价格的低怪圈,更是别开生面的创下了比合资品牌更高的先河,这得益于上汽的成功策划和公关传播工作。
 
谈荣威750定价之后
 
关于荣威750的定价谈过之后,立刻得到了上汽集团下某合资品牌人士的回复:荣威750的17.98-23.98万元的价格有些低得离谱了。并且举出了荣威项目运作的如何成功、上汽团队的作战能力如何强、上汽对荣威的具体打算和规划等内容。笔者占在学习的角度倾听了对方的解释。
 
 
对荣威定价偏低的说法,笔者得到的不止一人回复。但是,看消费者又如何反馈呢?不管是事前抛出的23.98-32.98万元的价格,还是笔者分析的17.98-23.98万元的价格,都被广大网友认为偏高。对于坊间的评论虽不可多信,但是大体可以看出人们的普遍心理。所以笔者对上汽集团下那个人士的回复也是干脆的:说服笔者和几个业内人士不难,关键是荣威的购车者,让消费者可以接受荣威750的高定价策略。
 
事后几点看法
 
1、拿打破自主品牌价格比合资品牌低的出发点说事儿,本身就是一种脱离市场,而精于噱头的说法。至于自主品牌的价格该不该比合资品牌高,一是看产品的技术含量,二看消费者的认知,三是看客户的忠诚度。至少荣威750缺少了消费者的认知罢?
 
2、荣威750的价格比合资品牌的高或低都不是关键,核心是荣威750在市场竞争中可以迅速取得突破,为苦心经营的罗孚项目一个好的开端。17.98-23.98万元的定价空间,也不会损害荣威750自主品牌高端的产品形象。
 
 
3、笔者或许过于悲观了,给出的低价让相关人士难以接受;上汽先做品牌的高价策略,或许过于自信了。失去市场和消费者的高端品牌益在何处?没有市场支撑的品牌何用?即使还有后续的低端产品投放市场,失去先声夺人后的起动会更难。
 
4、上汽率先推出2.5排量的高价产品,更多的考虑了荣威品牌形象的打造。笔者认为,对于荣威750来说,关键是缺少市场认知。如果荣威750的1.8排量产品技术性能领先、品质稳定可靠,又何愁树立不了2.5排量荣威的高端形象呢?高端形象不等于高价格形象,高价格也培养不出高端形象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