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友侃车: 现身说法 再谈洋品牌质量问题频出事件

(2006-08-24 19:04:42)
近来有业内人士提示消费者,不要盲目迷信所谓的洋品牌,这个提示不无道理.不是危言耸听,笔者因为购买了一款合资品牌车,恰恰遇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质量问题让人咋舌.
 
不到半年时间,修理了多次.几乎每周都进修理厂.到目前为止,新车才半年,跑了仅6000公里.可是已经换了节气门的阀体,前两天刚刚更换了机舱内的线束.不是服务站的态度好,我会现场拍摄照片,留作证据的.但是,服务好就可回避产品质量问题吗?至于挡位挂不上,油耗高等小问题更是不必说了.
 
近来,关于合资品牌汽车,质量频出的事件屡屡见诸媒体.同样的品牌,为何在中国市场和在其它国际市场,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现象.消费者选择购买合资品牌汽车或是进出口汽车,关键是因为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质量.但是,质量频出的合资品牌汽车,让洋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度,明显降低.
 
为何汽车市场连续出现合资品牌汽车的质量问题呢,笔者认为,这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伴随着降价,企业降低了产品质量.这种投机的市场行为,只是引鸠止渴.虽可以换得一时的销量,却会永远失去客户.
 
其次,为了适应市场的竞争,企业的新产品频繁上市.产品的实验和验证不彻底,新产品项目仓促上马,质量体系不稳定.
 
第三,合资企业,在对待中国市场和对消费者存在偏见.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维权意识非常薄弱,也给了合资品牌质量问题频出可乘之机.
 
四是汽车企业只引进了外资品牌的产品,而在技术、工艺、管理方面没有同时跟进,引进洋品牌也只是一具空壳。
 
点评
 
合资品牌质量问题频出,如果是因为市场竞争的原因.笔者认为,以降低产品质量为前提的降价,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最大不顾,更是一种短视行为.降质量,降配置的降价,企业终将自食苦果.
 
这个问题同样值得合资企业从深层次去考虑,是否应该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多下功夫,不要仅停留在执行层面,成为简单的附庸。应切实提高综合的产品研发能力、核心技术掌控能力、管理能力.只借助洋品牌,靠营销占领部分市场,换取一时利润.没有任何长远规划,中国汽车不会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