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以前,给业内印象最深的车展是北京、上海两大国际车展。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各地车展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市场兴起。比如成都、广州、武汉、南京、杭州等几大省会开办的车展,在区域市场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不仅如此,各地市小型的汽车展示展览会迅速兴起,而且不一而足的都加上了“国际车展”四字。难怪有业内人士说中国的车展太杂太乱了。
笔者认为,汽车展会经济的兴起,与汽车时代的到来,与消费者的有车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而且不同形式的车展,均有其存在客观性。如果认为区域性质的展会在整体规模、影响力方面与大型国际车展不可同日而语,而讨论其是不是该继续办下去,值得商榷?
不同展会的对比
首先,不同级别的展会,参加的方式、参加目的、参与的媒体、参与主体均存在较大差别。
比如,目前在北京、上海是业内公认的国际汽车展会,隔年举办。这类展会参与的主体均为企业,国际各大汽车厂商纷纷积极参与,并且会选择在中国市场首发新车。因此北京、上海两大国际车展,更多是企业发布新品、树立形象、引导未来汽车技术发展方向的汽车展会盛宴。
比如,目前在北京、上海是业内公认的国际汽车展会,隔年举办。这类展会参与的主体均为企业,国际各大汽车厂商纷纷积极参与,并且会选择在中国市场首发新车。因此北京、上海两大国际车展,更多是企业发布新品、树立形象、引导未来汽车技术发展方向的汽车展会盛宴。
而诸如广州、长春、成都等几大展会,参与的主体以国内企业为主,国外产品的销售商为主,整体影响力方面稍显逊色,但是其对区域汽车销售市场的拉动和汽车消费者能力的培养远非北京、上海车展可比。
因此,虽然车展多牛毛,但是展会的定位均有不同,如果各地形成良好的规划,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区域汽车市场的展销会可以继续办下去,而不应再冠以“国际车展”的噱头。区域车展的人气虽远远比不上上述展会,但是区域更应把展会定位为展销会,目的是促销区域市场的销售,这是其它的国际车展所不可达到的目的,也是区域展会存在下去的差异化优势。
汽车展会已经成为汽车营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市场在前些年的市场促销活动,均以单个产品在闹市区的展示为主,甚至在二三级市场以车型巡展,以达到树立形象,拉动销售的目的。
但是这种区域简单的促销形式显得不合时宜,如果提升到区域展会的位置,就可以弥补这个空缺。通过整合区域的汽车资源,达到集中展示展销目的,并且还可以保持形象,整合效应还可积累单个产品所不能达到的更强人气。
第三,企业和销售商在二三级市场的投入相对薄弱,这与迅速兴起的二三级市场购车能力并不匹配。区域展会可以延伸销售渠道便利性的不足,为二三级汽车市场提供更多了解汽车信息的平台。
评论
区域展会应该继续办下去,只是定位应该适当调整,只凭“国际车展”的噱头办区域车展,不仅得不偿失,最终也会自然消失。冠以国际车展的区域展会,收支不会达到平衡,没有利润的展会经济,谁还会继续办下去?
声明:未经同意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