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篇】《引导式课程设计》2017.6.24-25

标签:
培训师苏平引导式课程设计培训引导 |
分类: 培训分享 |
《引导式课程设计》是我的原创课程,前年年10月份郑州首发。
6.24-25上海是第三次开课。从活动准备到课程现场,都有不少创新和突破。本次课程依然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课前提供阅读资料和作业,对作业进行点评和小灶辅导,课程中80%为学员演练。本文分享准备环节的内容。
一、课前学习资料的提供
对于参加者基础、经验和能力参差不齐的公开课来说,翻转课堂是不错的方式,可以通过课前学习,课中演练和总结,促进课后的学以致用。最近几年来,我几乎所有培训,都运用了翻转课堂的方式,这次也不例外。
在开课前10天,我建立了《引导式课程设计》课前辅导QQ群,邀请学员加入,并下载课前学习资料和课前作业。
其中,有17页关于ORID阅读资料,摘自我正在写的《培训师成长实战手册:引导式课程设计》一书,其中内容首次公开。
图二
二、深入了解学员需求
1、报名表
第一步是通过请学员填写报名表中的问题,初步了解大家的关注点和困难。图一为报名表的信息汇总。
2、课前作业
图四
之后,每位学员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小灶辅导。
图五
在点评作业和小灶辅导的过程中,我对学员们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确了学员们的共性问题。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次课程,我根据这批次学员的需求,进行了相应的课程设计。、
跟去年的《引导式课程设计》一样,本次两天一夜的培训,我未用投影仪播放一张PPT,大家的参与度同样很高。
2、突出重点
这张海报,不但呈现出了课程大纲内容,还隐含了引导式课程设计的五个要素:目标、学员、时间、空间、流程,同时也体现出了问题树模型的两个核心理念:以终为始、以学员为中心。通过这张海报,帮助学员快速理解和不断强化课程内容。
将引导式课程的核心,也用艺术字写出来,张贴在培训现场,随时提醒大家。
3、重在演练
4、课程设计思路
为此,我做了三页的课程设计准备,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反复的推敲。
5、选择地图
最好的引导工具是自己,好的引导师需要先做内心的修炼。通过课前的需求诊断和调研,在跟前期的沟通过程中,我发现无论出于工作经验还是职业习惯,大多数学员都习惯了评判和以自我为中心。为了帮助大家做这方面的调整,我特别准备了下面的选择地图,作为一个ORID演练的素材。
四、
课前准备
1、资料准备
开课前,我将课程所需资料发给了负责本次培训组织的尹老师。
同时,在进行课前作业的小灶辅导中,我发现学员们在活动设计方面均比较薄弱,就增加了活动设计部分的阅读资料,也是摘自于自己正在写的《培训师成长实战手册:引导式课程设计》书稿。
图十一
2、物资准备
图十三
图十五
五、场地选择
十几年来,我的习惯是提前一天布置培训场地。虽然之前已经看过了场地提供者枝燕老师公司的几个会议室图片,了解了详细的尺寸。6.23下午我跟建升、尹老师一起来到了培训场地,看过了四个大小会议室后,选择了一个非常有特色,适合做本次课程的场地。下篇博文爆图
接下来就是期待两天一夜的精彩之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