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神奇的课堂教学框架—五星教学法(中国培训师沙龙QQ群)

(2016-08-01 09:45:03)
标签:

中国培训师沙龙

五星教学

培训

引导

分类: 中国培训师沙龙
一个神奇的课堂教学框架—五星教学法(中国培训师沙龙QQ群)
中国培训师沙龙QQ群分享,群号: 23163804
 分享嘉宾:论剑-郑州-地板老师       整 理:论剑-上海-梧桐飘香



【精华版】


一、什么是五星教学法

        五星教学梅里尔创立的一个通用的教学展示设计框架。一句话记住这五星教学的五个步骤:“梅里尔(五星教学创始人)用五星步枪(五星教学)狙(聚焦问题)击(激活旧知)两只(“示证新知”和“应用新知”)龙(融会贯通)”。


二、五星教学五个步骤
 
        一个神奇的课堂教学框架—五星教学法(中国培训师沙龙QQ群)


(一)五星教学之聚焦问题
            聚焦问题解决的是学员学习的意愿问题,它的核心作用包括让学员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并且要对学习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动力和信心。


(二)五星教学之激活旧知

1、旧知与新知的关系
      根据“最近发展区域理论”,旧知是消化新知的“酶”,没有旧知几乎不可能有新知。

2、激活旧知三个目的
      提升学员的参与感、成就感,促进新知的吸收。

3、激活旧知的两种情况

     (1)学员脑海里没有旧知。讲师要通过把自己培训主题的内容拆解成一个个小的新知,在未开始传授复杂新知的时候先让学员掌握一个简单的新知。
     (2)学员已经有了大量的旧知,这时讲师要做的是“唤醒”和“激活”,通过问题拆解、场景设置等活动设计,让学员把原来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从大脑的深处调出来。



(三)示证新知

示证新知可以从授课方式、内容上进行不同的分类。

1、授课方式

      示证新知从授课方式的角度,可以分为两类。

    (1)以讲师为主的讲解方式(注意并非以讲师为中心)。要求江苏的讲解方式必须符合学员大脑对信息的吸收方式;

      (2)以讲师为主导,以学员为中心,是指讲师在讲解前提前设计好引导的框架和思路,讲师讲出核心知识点后,让学员充分参与其中,对知识进行精致(自我的精加工记忆),制造新知的线索(实现多线索记忆)。

2、内容
      示证新知从内容上来说,可以按照KSA的分类,不同知识类别,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进行内容设置。



(四)五星教学之应用新知

      不同类别的知识,学员掌握的标志性行为是不一样的,从KSA(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主题内容分类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知识类
      知识类内容可细分为五类。掌握的标志是学员记住知识,能够在课堂内外随时随地的“提取”(也就是可以回想起来)知识。知识类的一个重点标志,就是长期记忆的形成。

2、技能类
      技能类可以分为三类,内容掌握的标志是学员在课堂上能够真实的做出来(再次就是在模拟的情境中模拟出来),而且要熟练到不需要去思考,可以条件反射的做出来。

3、态度类
       态度类知识是最复杂的,它涉及到人的价值观,但不是无迹可寻,它会经历“认同—行为—习惯—价值观固化”。


(五)五星教学之融会贯通

1、融会贯通的线索

      融会贯通,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是比较复杂的认知技能。在五星教学法的这五个步骤中,有一个重要的线索贯穿始终,就是老师和学生的课堂焦点不停的转换。
      第一步骤聚焦问题,焦点在讲师这里;
      第二步激活旧知,焦点在学员那里;
      第三步示证新知,焦点又转移到讲师这里;
     第四步应用新知,焦点再次转移到学员那里;

2、引导式培训
       引导式的培训,需要根据目标、时间和学员的基础综合判断,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是适合。但无论什么培训,都需要引导学员主动思考、行动,才能更好地达成




【现场版】



一、什么是五星教学法

摘要:

五星教学梅里尔创立的一个通用的教学展示设计框架。一句话记住这五星教学的五个步骤:“梅里尔(五星教学创始人)用五星步枪(五星教学)狙(聚焦问题)击(激活旧知)两只(“示证新知”和“应用新知”)龙(融会贯通)”。



论剑-郑州-地板:大家开始之前,先看一个材料
揭秘五星教学(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I2MzI1Mw==&mid=2647533992&idx=1&sn=2ac2657a707605c042ab7cad3bcb9b68#rd 

论剑-郑州-地板:
各位亲爱的老师,大家下午好。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从大家给我的反馈,绝大多数老师对五星教学法了解的比较少。所以,我下午的分享,引导的会少点,把核心内容分享后,大家可以提出各种问题,咱们共同探讨。
首先,开始正题之前,我来和大家分享以下,课堂教学框架的思路。什么是课堂教学框架?比如说讲产品知识会用“FAB”、讲动作技能会用“See-Do-Get”、讲人际技能会用“讲-演示-情境练习”
所谓教学框架,是我们的课程主题内容定了之后,按照什么样的结构和方法进行课程内容的展示。一般来说,大家最常用的框架是“开头”“正题”和“结尾”。稍微再复杂一些可能是加涅的《九步教学事件法》因为这个比较复杂,今天不做介绍。
从教学课堂设计的角度考虑,三步法太简单了,没有具体的设计思路可以给到各位讲师,而九步法又太复杂了,不利于讲师操作,而且讲师的大脑认知负荷比较大,容易记不住。而像FAB可以用在“产品知识”介绍的主题,但是又无法用在其他,比如说动作技能,或者人际技能这样的主题里。
所以,从教学框架的思路考虑,五星教学是一个通用,而且具体可操作的教学展示设计框架。
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设计框架,比如有些主题可以用ORID、有些主题可以用团队共创,还有些主题可以用世界咖啡等。
总而言之一句话,教学框架就像一张课堂效果的地图,我们讲师上课之前要有这样一张地图,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如何让学员能够到达,我们想要他们去的地方(也就是我们要的教学效果)。否则,我们就是带领着学员盲人摸象,不知道最终学员出现什么情况,我们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关于五星教学点法的好处,在课前那篇小文章里,我写了。大家没有看到的,可以回头看一下:
揭秘五星教学(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I2MzI1Mw==&mid=2647533992&idx=1&sn=2ac2657a707605c042ab7cad3bcb9b68#rd 

那么接下来,我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什么是五星教学法,以及它的每一个步骤。
首先看一幅图
 
一个神奇的课堂教学框架—五星教学法(中国培训师沙龙QQ群)

这是五星教学法的五个步骤,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第一次接触它的时候,可以有效的记忆住,什么是五星教学法,我来给大家一个记忆线索。

 用一句话帮大家记住这五个步骤:“梅里尔用五星步枪狙击两只龙”,梅里尔是五星教学的创始人;“五星步枪”暗含“五星教学”;“狙”谐音“聚”,为了联想“聚焦问题”;“击”谐音“激活”的“激”,联想“激活旧知”;“两只”分别联想“示证新知”和“应用新知”;“龙”谐音“融”,联想融会贯通。

当看到这样一句话的时候,大家在脑海里一定能够呈现出这样一个情节:一个碧眼金发的美国佬,扛着一杆中国“五星牌”狙击步枪,在瞄准狙杀两条龙。
海川-深圳-小贝: 地板老师,请问这五步分别是什么英语的翻译呀?
论剑-郑州-地板: 海川-深圳-小贝 老师,可以查看梅里尔的那篇论文。
论剑-郑州-地板: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五星教学法的五个步骤,以及五步骤的具体设计思路。



二、五星教学五个步骤


(一)五星教学之聚焦问题

摘要:
聚焦问题解决的是学员学习的意愿问题,它的核心作用包括让学员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并且要对学习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动力和信心。


论剑-郑州-地板:
聚焦问题解决的是学员学习的意愿问题,它的核心作用包括让学员以最快的速度进
入学习状态,并且要对学习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动力和信心。
企业内部学习效果有7-2-1法则(管理者在岗辅导学习能起到70%的作用,员工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起到20%的作用,而课堂培训学习起到10%的作用)。
之所以课堂培训学习的效果是最差的,是因为它从根源上不能完全解决学员学习意愿和动力的问题,而另外两个学习方式都是首先解决了学生的意愿和动力,是学员由内而外发出的学习行为。
让学员提前进入主题学习状态,是教学设计完全可以做到的,比如说用课前材料制作课前作业,或者更多翻转课堂的技巧。
而学员参与课堂的动力兴趣,无非“趋利避害”为要,即我学会掌握了课程主题对我有什么好处,而我没有掌握这个主题又会有什么样的危害或者损伤。这点很好理解,但绝对不是讲师理解,而是要让学员自己认可,这一点是聚焦问题的重中之重,否则讲师的一言堂也可能适得其反。

学员的信心则来源于学员在课堂之初就能够知道,今天我要学习什么内容,我要怎么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我是否感兴趣。就如同登山旅游,大多数人还是希望看到景区导游图,而非盲人摸象,误打误撞,毕竟时间精力很重要。


(二)五星教学之激活旧知

摘要:

1、旧知与新知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域理论”,旧知是消化新知的“酶”,没有旧知几乎不可能有新知。

2、激活旧知三个目的
      提升学员的参与感、成就感,促进新知的吸收。

3、激活旧知的两种情况

(1)学员脑海里没有旧知。讲师要通过把自己培训主题的内容拆解成一个个小的新知,在未开始传授复杂新知的时候先让学员掌握一个简单的新知。

 (2)学员已经有了大量的旧知,这时讲师要做的是“唤醒”和“激活”,通过问题拆解、场景设置等活动设计,让学员把原来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从大脑的深处调出来。


旧知是新知的导火索和催化剂,只有被激活后才能够更好的接受新知,因为知识的掌握最终要新旧融合,如果说旧知铁板一块,即便是用粘合剂粘上,总还是有脱落的一天,而只有新知旧知完全溶解在一起,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它们才密不可分。
 
一个神奇的课堂教学框架—五星教学法(中国培训师沙龙QQ群)


这个图,是俄国教学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域理论”

学习在人的大脑里是怎么发生的?
有两种发生方式:
第一种学习的发生,就是学员大脑里面什么都没有,老师要放在学员大脑里的纯新知识,但这样的东西,必须是简单的。否则学员一定学不会,就像1岁的孩子在不会走的时候开始教他跑,让一个小学生不知道加减乘数直接教他解方程。估计除了大罗神仙,没有几个讲师能做到。

第二种学习的发生,讲师教的新知识必须在学员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容。
首先,学员必须有旧知识,然后是讲师教的一定要在学员努努力能够掌握的那个区域,否则教的东西学员一定学不会,就如同给一个小学生讲天体物理和量子力学。
而讲师要做的除了以上两点,还要把学员的旧知激活,在学员的旧知上打上挂钩,把新知识可以挂上去,让新旧知识一起融合在一起,让学员学到的新知也变成他的旧知,这样教学效果就实现了。
所以,我们在授课的时候要进行激活学员的旧知。激活旧知还有几个目的,如下图:
 
一个神奇的课堂教学框架—五星教学法(中国培训师沙龙QQ群)

 

一个神奇的课堂教学框架—五星教学法(中国培训师沙龙QQ群)

 

而激活旧知的情况有两种:
第一种学员脑海里没有旧知(尽管这种情况很少,比如蹒跚入学的幼儿园孩子),那么这种情况,讲师要通过把自己培训主题的内容拆解成一个个小的新知,在未开始传授复杂新知的时候先让学员掌握一个简单的新知,比如说“西红柿炒蛋”的案例中,先教从未下过厨房的孩子如何洗菜、如何切菜、如何用刀、辨别调味料等。
 第二种是学员已经有了大量的旧知,这时讲师要做的是“唤醒”和“激活”,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设计,让学员把原来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从大脑的深处调出来。比如通过主题问题拆解,拆解出一个个小问题,让学员思考回顾;或者设置一些场景,让学员参与性试错,比如拼图、排列顺序、甚至动手书写旧知等。
学员的旧知,相对于讲师要传授的新知可能是残缺不全的,也可能是顺序颠倒的,还可能是错误的,但是不管是怎么样的,讲师都必须要把旧知激活,只有激活了才能让新旧知水乳交融。



(三)示证新知

摘要:

示证新知可以从授课方式、内容上进行不同的分类。

1、授课方式
    
      示证新知从授课方式的角度,可以分为两类。
(1)以讲师为主的讲解方式(注意并非以讲师为中心)。要求江苏的讲解方式必须符合学员大脑对信息的吸收方式;
(2)以讲师为主导,以学员为中心,是指讲师在讲解前提前设计好引导的框架和思路,讲师讲出核心知识点后,让学员充分参与其中,对知识进行精致(自我的精加工记忆),制造新知的线索(实现多线索记忆)。

2、内容
示证新知从内容上来说,可以按照KSA的分类,不同知识类别,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进行内容设置。


论剑-郑州-地板:
示证新知是培训师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也是很多人近乎一生在追求和修炼的技能—演
讲与自我的表演秀,不幸的是往往南辕北辙。因为一直追求演讲和个人秀的讲师,都是典型的“以讲师为中心”,以讲师为中心的培训从本质上来说近乎南辕北辙。

示证新知从授课方式上大类上说分两类,一类是以讲师为主的讲解方式(注意并非以讲师为中心),一类以讲师为主导,以学员为中心。

以讲师为主的讲解方式本质上还是以学员为中心,它要求讲师的讲解方式必须要符合学员大脑对信息的吸收方式(讲师的讲解要和学员大脑中的小孩互动,一起打排球),要能够变化讲解方法去刺激学员大脑里的五个小孩。五个小孩这个内容,回头有时间单独分享以下,这个是大脑的运作原理。

比如说,现在用文字交流,刺激的更多的是大家的语义系统,大家用的都是自己大脑的左前方那部分区域,更多的都是理解、逻辑梳理等。
而第二种以讲师为主导,以学员为中心的讲解方式,是指讲师在讲解前提前设计好引导的框架和思路,讲师讲出核心知识点后,让学员充分参与其中,对知识进行精致(自我的精加工记忆),制造新知的线索(实现多线索记忆)。

示证新知从内容上来说,可以按照KSA的分类,不同知识类别,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进行内容设置。比如说一个程序性知识(属于K的范畴)要从程序的应用情景、程序的概念点和程序的步骤来进行。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从一个知识的正例和反例,易混淆和易错点进行内容设计。
按照KSA的不同类别的规律进行设计,这一点尤其重要,而且是十分科学的。
这里的科学来源于,很多方法都是大量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统计数据得到的方法和实践总结。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参考《教学设计》(第三版)。或者是参考《系统化教学设计》(第六版)
 
 
 一个神奇的课堂教学框架—五星教学法(中国培训师沙龙QQ群)



(四)五星教学之应用新知

摘要:

不同类别的知识,学员掌握的标志性行为是不一样的,从KSA(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主题内容分类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 知识类
知识类内容可细分为五类。掌握的标志是学员记住知识,能够在课堂内外随时随地的“提取”(也就是可以回想起来)知识。知识类的一个重点标志,就是长期记忆的形成。

2、技能类
技能类可以分为三类,内容掌握的标志是学员在课堂上能够真实的做出来(再次就是在模拟的情境中模拟出来),而且要熟练到不需要去思考,可以条件反射的做出来。

3、态度类
态度类知识是最复杂的,它涉及到人的价值观,但不是无迹可寻,它会经历“认同—行为—习惯—价值观固化”。


论剑-郑州-地板:
 
应用新知是很多讲师最容易忽视的教学设计环节。忽视的理由有很多,既有不屑的,也不擅长的,更有觉得浪费时间的,还有将希望寄托在课后的。
不管是什么理由,只要是没有这一环节的课程,讲师都不知道自己的授课是否有效,学员是否掌握,甚至可以说对于课堂效果,他们只能靠运气,因为在上课之前讲师本身就不知道学员在课堂上有什么样的行为之后才能证明他传授的知识已经达到效果(缺失表现性教学目标)。
表现性教学目标极其重要,这一个目标的设定是从学员的角度考虑的,同时,也是我们课堂效果是否达到的检测标准。
但是这个检测标准,可不是我们常用的词“掌握”“理解”和“运用”等
比如掌握,什么行为才能证明掌握,如果是知识,学员必须可以复述,口述或者书面写出来,这就是指学员的行为。
而如果是技能,那么掌握又是另一些行为,比如,可以演示、模拟演练,或者指导别人等。
因为不同类别的知识,学员掌握的标志性行为是不一样的,从KSA(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主题内容分类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论剑-郑州-地板:我太急于想让大家了解一个完整的内容,这会先暂停一下,看看上面这几个步骤,各位老师有什么的疑问?

论剑-上海-梧桐: 地板老师,有老师问:课堂教学框架约=教学大纲?
论剑-郑州-地板: 不是的,教学框架不等于教学大纲。教学框架是我们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大纲是教学内容。
逐鹿-宁波-Amy:每一个步骤还是能理解的,是否有具体案例呢?
论剑-郑州-地板: @逐鹿-宁波-Amy 可以,用个案例。您是想了解每个步骤一个案例,还是其中某个步骤。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I2MzI1Mw==&mid=2647533976&idx=1&sn=bb3613a99b2c182ac6463a3404712dad#rd
大家参考我这个案例设计思路,关于公司产品知识的课堂设计,里面含有每个步骤的方法行示例。
看大家,还有哪些方面的疑惑,关于前三个步骤。
逐鹿-苏州-思凌:知识点比较多,我慢慢消化一下
论剑-郑州-地板:是的,的确内容有些多。这中间是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
大家现在还没有消化完,那跟着我的思路,把下面一个半环节先了解完整。

知识类(当然还可以细分为五种)内容掌握的标志是学员要对知识记住,能够在课堂内外随时随地的“提取”(也就是可以回想起来)知识,就如同你上学时记住了中国各省的省会城市,如果在你的课堂上包括接下来一生中随时随地都能够提取出来,那就证明有效,如果说大学毕业之后5年就想不全了,那就说明你的知识已经被遗忘,需要再次被刺激唤醒。
这一点里面还会有细分,不过这是知识类的一个重点标志,就是长期记忆的形成。

技能类(还可以分为三类)内容掌握的标志是学员在课堂上能够真实的做出来(再次就是在模拟的情境中模拟出来),而且要熟练到不需要去思考,可以条件反射的做出来。

就如同您的父亲是一位木匠,您从小耳濡目染,能够清晰的回忆出他做小板凳的每个步骤和细节,但您却从来没动手做过一个,就算您一生都不会忘记整个制作过程,这也不能说您掌握了做小板凳这项技能。
知识只能让别人觉得很博学,或者见识很广,而技能则可以让人以此谋生。

态度类知识是最复杂的,它涉及到人的价值观,但不是无迹可寻,它会经历“认同—行为—习惯—价值观固化”。

比如您刚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尊重老年人时,您通过一系列的例子,比如他的爷爷奶奶是老年人,爸爸妈妈也会变老,您主动给自己的父母洗脚……让他先认可,您所讲的尊重老年人这一观点是对的(第1阶段)

经过您的反复强化他会在一次乘坐公交车时想起来主动给老年人让座(第2阶段)

然后养成给老年人让座的习惯,不仅在公交车上,还有在家里、公园里等(第3阶段,尊重老人成为他的习惯)

最后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会带领弟弟妹妹,用各种方式影响他身边的同学都尊重照顾老人,而且见到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的行为他会很气愤(第4阶段)。

在讲师的课堂上我们很难能够实现到3阶段和4阶段,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往第2阶段去迈进,不幸的是,现实中大多数的讲师都是停留在第1阶段,甚至只是一味地说教和欺骗性的洗脑,根本就没有往第2阶段去迈进的想法。

综上所说,我们可以在知识类让学员通过各种教学设计方式来产生长期记忆;而在技能类主题则要通过各种教学设计方式让学员动手实践,真实会做而不只是知道,当然这中间有大量的方法:模仿、演练、条件式演练、变式演练等;态度上我们要努力设计一些设计流程,让学员完全认同,努力往行为上去转化,即便不能产生实际行为,也可以模拟去操练、辨识、抉择等。
 
一个神奇的课堂教学框架—五星教学法(中国培训师沙龙QQ群)

 
 

(五)五星教学之融会贯通

摘要:

1、融会贯通的线索

       融会贯通,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是比较复杂的认知技能。在五星教学法的这五个步骤中,有一个重要的线索贯穿始终,就是老师和学生的课堂焦点不停的转换。
      第一步骤聚焦问题,焦点在讲师这里;
      第二步激活旧知,焦点在学员那里;
      第三步示证新知,焦点又转移到讲师这里;
      第四步应用新知,焦点再次转移到学员那里;

2、引导式培训
      引导式的培训,需要根据目标、时间和学员的基础综合判断,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是适合。但无论什么培训,都需要引导学员主动思考、行动,才能更好地达成培训目标。


论剑-郑州-地板:
融会贯通是了解五星教学的讲师觉得在课堂上最难以实践的一个环节。
那么什么是融会贯通呢?

比如通过我们的教学教会一个孩子熟练地做西红柿炒鸡蛋;那么三个月之后他自己能够熟练地做出了青椒炒肉丝,甚至一年以后他不断地实践摸索总结,竟然可以做出更复杂的红烧带鱼。
 
一个神奇的课堂教学框架—五星教学法(中国培训师沙龙QQ群)


     这个孩子在从西红柿炒鸡蛋往青椒炒肉丝到红烧带鱼,各个环节都是在进行融会贯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教会学员“举一反三”,我们传授的就不仅仅是知识,或者单项的简单技能,而是比较复杂的认知技能。

尽管我们可以有一些方法往融会贯通的方向上去走,不过还是比较难操作的。

尤其在课堂的这个现实环境中,尤其是很短时间的课程。如果是连续的课程,包括后续有大量的跟踪安排。
最后,我再给大家一个综合的图片,来整体回顾一下五星教学法的步骤和过程。
 
 

一个神奇的课堂教学框架—五星教学法(中国培训师沙龙QQ群)

在五星教学法的这五个步骤中,有一个重要的线索贯穿始终,就是老师和学生的课堂焦点不停的转换。
第一步骤聚焦问题,焦点在讲师这里;
第二步激活旧知,焦点在学员那里;
第三步示证新知,焦点又转移到讲师这里;
第四步应用新知,焦点再次转移到学员那里;
论剑-昆山-苏平:地板老师,聚焦问题,为什么是融呢?我好想有点联系不起来呢
论剑-郑州-地板: 
苏老师,聚焦问题,不是融。那个是指第五步融会贯通。融会贯通这个环节,需要讲师和学员的一起合作。
论剑-昆山-苏平:哦,四个字跟四个步骤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第五个步骤,我这样理解对吗?
论剑-郑州-地板:是的,苏老师,不是一一对应。

论剑-太原-泰迪: 不太明白"老师和学生的课堂焦点不断转换"?是指教学主体的变化呢?
论剑-郑州-地板:
讲师和学员的焦点变化,是为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之间的平衡。第一个步骤,是以讲师为主.讲师可以用的讲的方式做,也可以用大讲小互动;第二个步骤,是以学员为主,讲师少讲大互动。因为第二步步骤是激活旧知,激活的是学生的旧知。第四个步骤是应用新知,也就是练习,主题同样也是学员。
论剑-昆山-苏平: "老师和学生的课堂焦点不断转换",这里的课堂焦点,可以理解为:课堂的主导者吗?
论剑-郑州-地板:课程的主体,课程的主导者也可以理解
论剑-郑州-地板:
而聚焦问题和示证新知这个环节,主体就是讲师居多。 “以学员为中心,以讲师为主导”

论剑-昆山-苏平:
如果我用引导技术,如何体现出这些步骤呢?事先设计好了流程方式,可能课程中主体都是学员
论剑-郑州-地板:
引导技术,聚焦问题和第一步基本一样;背景介绍和激活旧知相似;示证新知这里,和发散之前讲师的要求接近,但是不相同。但是发散和收拢环节里面,是把应用新知和示证新知融合里面的。但是不能死搬这五个步骤。但是引导技术不能死搬这五个步骤,因为引导技术本身有它自己的框架。聚焦问题——发散——收拢——形成计划方案。纯引导技术的课堂,引导式是完全中立的,那课程主体就是学生。如果说是引导式培训,我觉得课堂主体,在有些环节,还是要回归到讲师这里。不然出不来应用教学效果。

论剑-昆山-苏平:是的,要顺势而为。谢谢地板老师的解答。您今天的内容很多,建议做成系列。
论剑-郑州-地板:
是的,我正在整理每个环节的材料,争取一点点的,都分享给大家。请大家拍砖!附链接方便大家查阅。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I2MzI1Mw==&mid=2647533996&idx=1&sn=c1b234a076bb4e56aa34e0ee3ea2e663#rd 
论剑-昆山-苏平:以终为始、以学员为中心,掌握这两个原则,用什么方式都是为了培训目标
论剑-郑州-地板:是的,这一点最近体会尤为深刻。
论剑-昆山-苏平:我很想听您这方面的体会呢。
论剑-郑州-地板:
苏老师,我最近关于引导和培训的体会
1、引导,不能代替培训师的主动培训;
2、但是培训一定要往引导方向上去努力;
3、在有些不适合引导的学员和场景下,一定不能用引导式教学。
4、引导式教学有一个学名叫“生成性教学策略”,而讲授给予式的也有一个学名叫“替代性教学策略”,这两个策略的选择,要根据学员对象、主题性质、培训环境等因素去确定,到底选择哪种方式更有效。
论剑-昆山-苏平:
感谢地板老师的体会分享。引导式的培训,需要根据目标、时间和学员的基础综合判断,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是适合。但无论什么培训,都需要引导学员主动思考、行动,才能更好地达成培训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