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TTT培训师苏平
TTT培训师苏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700
  • 关注人气:1,7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要点--中国培训师沙龙管理员群(2015.11.19)

(2015-11-29 20:25:45)
标签:

培训师苏平

引导技术

培训

以终为始

分类: 培训师修炼

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要点--中国培训师沙龙管理员群(2015.11.19)     

  沙龙九周年庆暨“培训师的诊断力”--5-3-1作业


真实姓名:苏平
收获和感悟:
       虽然周年庆一共才11.14-15两天,但我们准备了2个半月。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从中感受到了来自沙龙各个城市老师们的积极热情和无私付出,非常感恩和感动。两天的活动现场,见到了不少老朋友,更多的是新面孔,都很亲切。两天中,我只参与了“如何让内外部客户愿意做需求诊断”,感受到了快乐老师营造的那种放松自在的氛围,也通过情景剧的方式,看到了工作中进行需求诊断的种种困境,大家一起分析寻找对策,非常棒的共创过程。

 

培训师的诊断力 5-3-1计划表”

课程

名称

5项收获

3项运用

1项行动

培训师的诊断力

1、氛围的营造

 

 

2、情景剧的方式

 

 

3、在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修炼

1、在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修炼

1、在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修炼

4、过程中的干预

2、过程中的干预

 

5、发布指令的技巧

3、发布指令的技巧

 

 

行动计划表

课程

名称

行动

项目

计划具体内容

开始

时间

检查人

追踪情况

备注

培训师的诊断力

在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修炼

1、   在沙龙管理员群进行“引导技术在培训中运用”的系列分享

2、   9周年庆嘉宾沟通,探讨9周年庆主题进行中的感受和问题

3、带来参加过“引导式课程设计”的学员们对9周年庆的三个主题进行复盘和反思

4、研究“避免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超时”的解决方案

5、两个月内,每周一篇关于引导技术思考的博文

6、两个月内,至少进行两次运用引导技术的线下活动

 

2015.11.20

 

2015.11.21

2015.11.26

 

2015.11.27

 

2015.11.28

自己

 

大家

12015.11.19

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要点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839f70102vvwt.html

 

2、截至到2015.11.27已经跟3位分享嘉宾进行了沟通

3、分别在11.232527 进行了九周年庆三个主题的复盘和反思

4、正在进行中

 

 

 

 

 下面是2015.11.19,我在中国培训师沙龙管理员群的分享记录

--------------------------------------------------------------------------------

 

主题: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要点  

 
【分享大纲】

一、引导技术在沙龙的历史
二、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要点
       1、引导的适用范围
       2、培训中运用引导的要点
      3、纵横双向管理
 

 

【精华版】

一、引导技术在沙龙的历史
        2011年,林恩慈老师在中国培训师沙龙的五周年庆典上带领大家体验了引导技术;2012年沙龙老师参与和体验了原汁原味的世界咖啡和开放空间;随之,沙龙继续推广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将引导技术运用到培训、生活的各个领域;2015年,苏老师为郑州送去了全国首发的《引导式课程设计》培训,系统梳理了如何在培训中有效运用引导技术的基础认知、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
有些老师或许会对引导技术感到陌生,事实上,引导技术早已在沙龙中落地、生根、发芽,资深的沙龙老师已将引导技术内化,结合自身的案例、经验,凝结成结晶,而这些宝藏就藏在沙龙论坛里。

二、引导式课程设计的要点
      引导式课程设计的要点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一)引导的适用范围
        评估问题是否适合用引导的方式进行,需要考虑三个因素:
        1、目标   2、时间  3、学员背景

       (二)培训中运用引导的要点
          1、两个原则
               引导式课程设计的原则,跟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的两个核心理念一致——以终为始、以学员为中心
          2、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五大要素
                参与者、过程、目标、空间、时间
               若要在培训中设计一个引导环节,五个要素的优先考虑顺序为参与者、目标、时间、空间、过程,参与者决定了目标,时间和空间决定了流程。

          (三)纵横双向管理
                       在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容易出现两个误区:一是过于关注氛围;二是过于关注流程和工具。
                       前者的弊端是:现场热闹之后一片茫然;
                       后者的弊端是:看似完美的流程未达预期。
                       因此,培训师在实施培训时需要同时兼顾到氛围(以学员为中心)和目标(以终为始)。



【现场版】

一、引导技术在沙龙的历史

摘要:
2011年,林恩慈老师在中国培训师沙龙的五周年庆典上带领大家体验了引导技术;2012年沙龙老师参与和体验了原汁原味的世界咖啡和开放空间;随之,沙龙继续推广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将引导技术运用到培训、生活的各个领域;2015年,苏老师为郑州送去了全国首发的《引导式课程设计》培训,系统梳理了如何在培训中有效运用引导技术的基础认知、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
有些老师或许会对引导技术感到陌生,事实上,引导技术早已在沙龙中落地、生根、发芽,资深的沙龙老师已将引导技术内化,结合自身的案例、经验,凝结成结晶,而这些宝藏就藏在沙龙论坛里。


昆山-苏平:
一、引导技术在沙龙的历史

1、初识引导技术
2011年,中国培训师沙龙的五周年庆典上,我们邀请了林恩慈老师带着大家体验了引导技术,知道了ORID第一次打通了培训界和引导界。详细记录可点击:http://666.262v.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80&fromuid=3248了解。

2、体验世界咖啡和开放空间
2012年,中国培训师沙龙六周年庆典上,林恩慈老师再次带着大家进行引导技术之旅。两天时间,我们参与和体验了原汁原味的世界咖啡和开放空间。详细记录请点击: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839f701014o6l.html

3、线上线下运用交流
行动学习刚流行时,很多专门做行动学习的机构都说不清楚什么是行动学习。我曾经请教过林恩慈老师,她说:中国培训师沙龙所做的,就是典型的行动学习。没错!两次体验后,沙龙就继续了广泛的线上线下运用交流,将引导技术运用在了培训、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分享到论坛。

4、全国首发《引导式课程设计》
作为申办沙龙九周年庆的礼物,2015.10.24-25我为郑州送去了全国首发的《引导式课程设计》培训,系统梳理了如何在培训中有效运用引导技术的基础认知、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详细记录可点击:

看完上述内容的老师,请各位老师分享:自己看到了什么?

上海-番茄:引导技术在沙龙的发展落地
济南-苯秧:引导技术在沙龙已经有5年的历史了
广州-飘逸:引导的技术,我们沙龙人一直在学习以及运用
昆山-苏平:
感谢各位老师的反馈,正如大家所言,中国培训师沙龙一直走在培训界的前沿。而且,我们不缺实际运用的案例。大家知道这些宝贝在哪里吗?
汕头-刘茂林:在中国培训师沙龙的论坛里
广州-飘逸:论坛
昆山-苏平:
恭喜茂林老师答对了,我们几年前就将各种常用的引导技术工具进行了一步步的拆解,并运用后讨论分享到论坛了。


二、引导式课程设计的要点

摘要:
引导式课程设计的要点包括:
(一)引导的适用范围
评估问题是否适合用引导的方式进行,需要考虑三个因素:
1、目标   2、时间  3、学员背景

(二)培训中运用引导的要点
1、两个原则:
引导式课程设计的原则,跟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的两个核心理念一致——以终为始、以学员为中心
2、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五大要素:
参与者、过程、目标、空间、时间
若要在培训中设计一个引导环节,五个要素的优先考虑顺序为参与者、目标、时间、空间、过程,参与者决定了目标,时间和空间决定了流程。

(三)纵横双向管理
在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容易出现两个误区:一是过于关注氛围;二是过于关注流程和工具。
前者的弊端是:现场热闹之后一片茫然;后者的弊端是:看似完美的流程未达预期。因此,讲师在实施培训时需要同时兼顾到氛围(以学员为中心)和目标(以终为始)。


(一)引导的适用范围

摘要:
不是所有的培训都适合用引导的方式进行。评估问题是否适合用引导的方式进行,需要考虑三个因素:
(1)目标:有标准答案的主题,不适合用引导的方式进行
(2)时间:若时间紧张,不建议用引导的方式进行
(3)学员背景:考虑到学员自身的背景、知识、经验是否足以解决培训主题?对一群“小白”引导,难有产出。

昆山-苏平:下面我们进入引导式课程设计的要点
(一)引导的适用范围

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要点--中国培训师沙龙管理员群(2015.11.19)

从下图可以看到,评估这个问题是否适合用引导的方式进行,需要考虑三个因素:
1、目标
探讨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适合用引导的方式进行。若已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则不适合。
2、时间
使用引导的方式,比单纯讲授需要更多的时间。若时间不足,很难达成目标。
3、学员背景
考虑到学员自身的背景、知识、经验是否足以解决培训主题?对一群“小白”引导,难有产出。



(二)培训中运用引导的要点

摘要:
1、在培训中运用引导的两个原则
引导式课程设计的原则,跟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的两个核心理念(以终为始、以学员为中心)一致。继而,苏老师问道,这两个原则容易做到吗?参会老师均表示能真正做到有很大难度并提出难点。

2、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五大要素

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五大要素:参与者、过程、目标、空间、时间。对于在培训中设计一个引导环节,各因素优先排列顺序的问题上,各位讲师各抒己见,最后,苏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五个要素的优先考虑顺序为参与者、目标、时间、空间、过程。
因为一个培训是否有效,首先要看最终目标的达成,而这个目标的主题是参与者。所以第一重要的要素是参与者,其次是目标。第三重要的因素是时间,因为引导就像航海,有无数条航线可以到达目的地。但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我们需要选择相应的航线,也就是设计相应的过程。当然,最后还要根据过程或流程的需要,去布置相应的空间。因此,参与者决定了目标,时间和空间,决定了流程。

3、纵横双向管理

在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容易出现两个误区:一是过于关注氛围;二是过于关注流程和工具。前者的弊端是:现场热闹之后一片茫然;后者的弊端是:看似完美的流程未达预期。因此,讲师在实施培训时需要同时兼顾到氛围(以学员为中心)和目标(以终为始)。
通过以上讲解,与会老师提出的贯彻原则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1、两个原则
摘要:
引导式课程设计的原则,跟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的两个核心理念(以终为始、以学员为中心)一致。继而,苏老师问道,这两个原则容易做到吗?参会老师均表示能真正做到有很大难度并提出难点。

昆山-苏平:那我们继续:
(二)培训中运用引导的要点
1、两个原则:
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要点--中国培训师沙龙管理员群(2015.11.19)

引导式课程设计的原则,跟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的两个核心理念(以终为始、以学员为中心)一致。请问大家:这两个原则容易做到吗?
广州-飘逸:不容易,很容易跑题
泰州-侯冠群:不容易吧
武汉-jennie:不容易,往往想法是好的,实施有点难
昆山-苏平:看来三位老师都觉得不容易呢。
那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家觉得最大的障碍或困难点是什么呢?
武汉-jennie:沟通过程对方其实是不可控的,有时候会跑偏,就偏离了本来的目的
泰州-侯冠群:
1、以终为始一项项目结束后,如何以他为起点开展其他项目
2、以学员为中心,真的能挖掘到学员的所需吗
广州-飘逸:最大的困难——自我意识比较强,内外部的环境不会轻易改变
昆山-苏平:
Jennie     沟通过程不可控,容易跑题
侯冠群   1、以终为始,一项项目结束后如何以他为起点开展其他项目
2、以学员为中心,真的能挖掘到学员的所需吗?
飘逸自我意识比较强,内外部的环境不会轻易改变
我们先继续,最后来解答各位老师的问题,因为可能在后面的过程中,大家已经找到答案了

 
2、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五大要素

摘要:
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五大要素:参与者、过程、目标、空间、时间。对于在培训中设计一个引导环节,各因素优先排列顺序的问题上,各位讲师各抒己见,最后,苏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五个要素的优先考虑顺序为参与者、目标、时间、空间、过程。
因为一个培训是否有效,首先要看最终目标的达成,而这个目标的主题是参与者。所以第一重要的要素是参与者,其次是目标。第三重要的因素是时间,因为引导就像航海,有无数条航线可以到达目的地。但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我们需要选择相应的航线,也就是设计相应的过程。当然,最后还要根据过程或流程的需要,去布置相应的空间。因此,参与者决定了目标,时间和空间,决定了流程。


昆山-苏平:
2、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五大要素
参与者、过程、目标、空间、时间
请问:如果您现在要在培训中设计一个引导环节,上述五个要素中,您考虑的优先顺序是?请按照先后顺序列出来
上海-番茄:参与者,目标,时间,过程,空间
广州-飘逸:参与者,目标,时间,空间,过程
泰州-侯冠群:目标,参与者,过程,时间,空间
济南-苯秧:参与者,目标,过程,时间,空间
武汉-jennie:目标、参与者、时间、空间、过程
昆山-苏平:
各位老师均不同哦,还有其他排序吗?请各位老师可以码字说明一下这样排序的理由
济南-苯秧:刚刚说了,以终为始和以学员为中心,所以我认为,参与者和目标排在前面
昆山-苏平:@济南-苯秧那后面三个的排序呢?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jennie,能分享一下您这样排序的理由吗?
武汉-jennie:我觉得开始确定目标到底要做什么,然后找到参与者,安排时间空间,然后走过程
泰州-侯冠群:
设计引导环节,首先要目标明确,考虑到学员的情况,设计过程、控制时间、借助空间
广州-飘逸:
参与者—以学员为中心的原则,根据学员的诊断,设计课程的目标,引导的课程需要的时间和空间都有限制,最后才是过程
上海-番茄:
针对培训对象设计问题,期望问题得到的目标。但是要在合理的时间内控制流程,空间是辅助及可变现不多
深圳-飞扬:
目标是确定课程设计的方向,参与者判断是否用培训还是引导,时间和空间确定引导形式,过程针对前面的信息量体裁衣
昆山-苏平:
番茄和飘逸,前面三项一直,差别在于最后两个要素:过程、空间。我在想:两位老师对空间的理解,可能有点不同。例如:番茄理解的空间,侧重在空间的布置和营造上;飘逸理解的空间,侧重在物理空间,例如场地大小、光线等。不知道我的理解对吗?@上海-番茄 @广州-飘逸
广州-飘逸:是的
昆山-苏平:
@泰州-侯冠群,设计引导环节,首先要目标明确,考虑到学员的情况,设计过程、控制时间、借助空间。这里的控制时间,已经是培训现场要做的事情了吧?也就是说,要按照既定的流程和时间来实施,是这样的吗?
泰州-侯冠群:是的
昆山-苏平:请大家看看刚才我提出的问题,大家是否应该站在课程设计阶段来思考问题?
同时,从上面大家的排序和理由中,看到了什么?
上海-番茄:我觉得是背景的不同,所以老师考虑角度不一样(内训,外训)
昆山-苏平:
我也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吧,供大家参考。顺序为:参与者、目标、时间、空间、过程。
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呢?因为一个培训是否有效?首先要看最终目标的达成,而这个目标的主题是参与者。所以第一重要的要素是参与者,其次是目标。第三重要的因素是时间,因为引导就像航海,有无数条航线可以到达目的地。但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我们需要选择相应的航线,也就是设计相应的过程。当然,最后还要根据过程或流程的需要,去布置相应的空间。也就是综合了刚才番茄和飘逸对“空间“的不同思考。
空间经常是我们所忽略的。常见到群里有老师求游戏,会说明有多少人参加,但很少提供场地有多大。做引导,有些需要墙面多,有些对桌椅有要求,有些对空间和光线有特别要求……如果没有关注到这些细节,设计好的流程在实施过程中,就可能出现种种问题。
上海-番茄:苏老师,这个过程是指什么?我的理解是在设计课程中的设计环节及假想场景
昆山-苏平:番茄,这里的过程就是指我们设计的引导流程。
您可以看一下,2015.10.24-25郑州《引导式课程设计》
http://666.262v.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11&fromuid=3248里面的五线谱,就对应了这五个要素
深圳-飞扬:番茄老师,可以结合杭州游学,苏老师的那个分享贴看,就很容易理解了
昆山-苏平:小结一下:引导式课程设计的五大要素,参与者决定了目标,时间和空间,决定了流程。

  
3、纵横双向管理
摘要:
在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容易出现两个误区:一是过于关注氛围;二是过于关注流程和工具。前者的弊端是:现场热闹之后一片茫然;后者的弊端是:看似完美的流程未达预期。因此,讲师在实施培训时需要同时兼顾到氛围(以学员为中心)和目标(以终为始)。通过以上讲解,与会老师提出的贯彻原则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昆山-苏平:
3、纵横双向管理

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要点--中国培训师沙龙管理员群(2015.11.19)

在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容易出现两个误区:一是过于关注氛围;二是过于关注流程和工具。前者的弊端是:现场热闹之后一片茫然;后者的弊端是:看似完美的流程未达预期。这一点,相信参加过九周年庆现场的老师会更有体会。
广州-飘逸:
苏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我们很多的客户只看培训的氛围,如果那个老师培训的氛围好,就认为那个老师的课讲的好,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昆山-苏平:
飘逸,这并不冲突。因为培训的成果是需要学员来产出的,好的氛围也有利于最终的目标达成。但在这个过程中,您作为培训师,需要以终为始,清楚地知道:最终目标是什么?
本来客户之想要氛围,您额外产出了目标。这对客户来说是意外的惊喜哦,何乐而不为呢?
但不能因为客户看中氛围,您就只关注氛围。因为等客户回过神后,会认为您的培训纯属娱乐,学员也会认为您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因此做坏了自己的品牌,得不偿失。所以,3)纵横双向管理,其实是提醒大家:需要同时兼顾到氛围(以学员为中心)和目标(以终为始)。
郑州-TONY:
苏老师说得对,现在有很多这样的老师,气氛调动得很好,但课讲完之后,等大家回头去想,完全忘记课程内容是什么了
昆山-苏平:TONY,是的这是本末倒置。
按照惯例,请大家用一句话分享一下今天的感悟吧
广州-飘逸:很开心,因为有了沙龙,我慢慢在成长和进步
昆山-苏平:飘逸有感而发哦!看来今天的分享,让大家有很多思考呢。
汕头-刘茂林:
以始为终,明确课程目标,关注学员反馈,感谢苏平老师的细心讲解,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昆山-苏平:学习和成长,是自己的选择,也恭喜各位老师的选择和得到!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

-------------------------------
以上内容,感谢 泰州-侯冠群老师的细致整理培训中运用引导技术的要点--中国培训师沙龙管理员群(2015.11.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