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龙八周年庆作业】如何运用OIRD进行个人每日总结?

(2015-01-18 16:36:18)
标签:

培训师苏平

orid

个人总结

分类: 培训师修炼

【沙龙八周年庆作业】如何运用OIRD进行个人每日总结?
    2014.11.15-16中国培训师沙龙八周年庆典暨“培训师的提问力”主题活动圆满结束。按照惯例,每次活动后会制定5-3-1行动计划。

    下面是我的5-3-1计划表:

201411.15-16中国培训师沙龙八周年庆 5-3-1作业

 

 

课程

名称

5项收获

3项运用

1项行动

 

《教练

式提问在培训中的运用》

 

1、作用

教练式提问的作用:邀请觉察、关注目标、识别干扰、

激发行动力量

教练式提问的作用:邀请觉察、关注目标、识别干扰、激发行动力量

 

2、镜子

教练无法准备,但基于反馈来照镜子

 

 

3、提问

(1)有力的问题是简洁的、不需要解释的

(2)问问题前明确出发点

(3)教练式提问,不是关于问题和自己,而是关于学员的

(4)接受不同的答案,相信每个答案都有它的角度和价值

(5)看到行为背后的思维、框架,向内走

 

有力的问题是简洁的、不需要解释的

4、运用

(1)从不知道—知道,用培训;从知道—做到,用教练帮

助其看到中间的障碍

(2)识别学员的模式,并让其看到,改变自然发生

 

 

5、甜甜圈

甜甜圈的沟通方式

 

 

建构主义

内容变问题,讲授变研讨,答案变共识

内容变问题,讲授变研讨,答案变共识

 

行动计划表

 

 

课程

名称

行动

项目

计划具体内容

开始

时间

检查人

追踪情况

备注

《教练

式提问在培训中的运用》

有力的问题是简洁的、不需要解释的

1、两个月内,重温《参与式决策引导宝典》《从教练到唤醒者》、《世界咖啡》、《引导的秘诀》等书籍,每周分享一篇关于提问的博文

2014

11.21

 

 

1、自己

   大家

 

 1、如何引导开放式讨论

2、世界咖啡的问题设计

3、针对回应的问题设计

 

2、两个月内,至少每周运用并反思提问是否简洁有力?

2、自己、

大家

 

1提问反思(一)

 2、提问反思(二)

3、提问反思(三)

4、提问反思(四)

 

3、两个月内,每两周在沙龙管理员群中,进行一次关于提问的分享

3、自己、

大家

1、年度培训需求问卷前准备

2、如何运用OIRD进行个人总结?

 

 

下面是上周在中国培训师沙龙管理员群的分享:如何运用OIRD进行个人总结?

 

 

精华版:

 

一、现场ORID案例分享

       1、ORID的架构

            ORID是我们对外界刺激最自然的反应,从听到看到、感觉到的--情绪、心情、联系---意义、重要性、启发--决定、行动。

      2、现场案例分享

           苏老师现身说法,分享了刚发生的ORID案例,帮助大家理解。

           O:在茉莉和叶子没有出现前,我发现已经过了分享开始时间 13:30,却没有一位老师。

           R:我有点焦虑

           I:然后想:要等等还是按时开始呢

          D:最后决定:开始吧

      3、案例: 不同提问对参与者思考方向的引导

           针对大家对半杯水的感受,苏老师现场分享了如何运用ORID进行正向引导。

           O--桌上的杯子里有半杯水

           R--我看到半杯水后的心情是?

           I-- 半杯水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 我如何才能用好这半杯水?

            --我怎样做才能让杯子里的水更多?

          D--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增加我水杯里的水?

            --如果每天有一个行动,会是?

 

二、实操演练:用ORID来设计“每天的个人回顾和总结”

       通过对六个演练案例的点评和交流,大家认识到:

       1、具体的问题,才能得到具体的答案。好的问题,一次只有一个问题点。

       2、O就是描述,不做评价,因为O的部分,是要还原事物的全相。而每个人只看到自己看到的东西。团队引导时,只有让大家充分分享,才能真正还原全相。

       3、对于一个人做个人总结而言,因很少有他人参与。在设计问题时,尽量具体,帮助自己做更接近全相的回顾,为后面的ID奠定基础。

 

三、用ORID来做今天的分享回顾

       大家进行头脑风暴,运用ORID来做具体分享的回顾,问题如下:

        O:1、大家还记得今天我们都讨论了哪些内容?

              2、今天让您印象深刻的都是哪些关键词?

              3、大家还记得ORID分别是什么吗?

      R:1、今天在参与的过程当中,您是什么心情?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那是什么?

            2、今天让您最感到惊喜的,是什么?

            3、刚才有些老师提到自己有些困惑,那么今天让您感到困惑的,是什么呢?

      I:从今天的分享当中,您学到了什么?

      D:如果参考大家的分享,为自己设计一份“每日个人回顾和总结”的ORID问题,会有哪些内容呢?

 

 

---------------------------------------------------------------

现场回顾版

 

一、现场ORID案例分享

 

摘要:

1、ORID的架构

   ORID是我们对外界刺激最自然的反应,从听到看到、感觉到的--情绪、心情、联系---意义、重要性、启发--决定、行动。

2、现场案例分享

      苏老师现身说法,分享了刚发生的ORID案例,帮助大家理解。

       O:在茉莉和叶子没有出现前,我发现已经过了分享开始时间 13:30,却没有一位老师。

       R:我有点焦虑

        I:然后想:要等等还是按时开始呢

        D:最后决定:开始吧

 3、案例:不同提问对参与者思考方向的引导

        针对大家对半杯水的感受,苏老师现场分享了如何运用ORID进行正向引导。

 

论剑-昆山-苏平:

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开始吧。先送上见面礼 :

 

【沙龙八周年庆作业】如何运用OIRD进行个人每日总结?
ORID是我们对外界刺激最自然的反应,从听到看到、感觉到的--情绪、心情、联系---意义、重要性、启发--决定、行动

 

1、现场案例分享

 

摘要

   苏老师现身说法,分享了刚发生的ORID案例,帮助大家理解。

O:在茉莉和叶子没有出现前,我发现已经过了分享开始时间 13:30,却没有一位老师。

R:我有点焦虑

I:然后想:要等等还是按时开始呢

D:最后决定:开始吧

 

论剑-昆山-苏平:

我举例一下,在茉莉和叶子没有出现前,我发现已经过了分享开始时间 13:30,却没有一位老师(O)

我有点焦虑(R),然后想:要等等还是按时开始呢?(I);最后决定:开始吧(D)。相信这个案例应该很好理解吧?

论剑-上海-梧桐:哇塞,ORID这么样就出来了,太赞了

论剑-昆山-苏平: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引导技术、ORID都是很高深的东西。其实,都在我们身边呢

 

 致远-张家港-刘:

容易理解。但是在I阶段的地方,请苏老师在接下来的分享中,再详细点。比如刚刚的I,心理活动,在R和I阶段,有不同吗?

论剑-昆山-苏平:刘老师看到了关键环节。刚才我分享的 “然后想:要等等还是按时开始呢?(I)“,

在作出决定前,我是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 。如:

I-1:如果等下去,会是什么结果?--可能在线“偷看”的老师等不及走了

I-2: 如果不等,马上开始会如何?--可能“偷看”的老师看到有兴趣的话题会参与,其他忙碌的老师也会参与进来

我们一个个来看:

I诠释性问题 Interpretive

诠释性问题,是关于多层次的意义、目的、重要性、暗示“故事”和价值观,思考各种可能/选择。帮助团队从资料中看到意义。例如:这件事对自己的重要性?

    包括:

    1、意义、目的、信仰

    2、焦点主题的重要性与价值

    3、参与者生活中哪些故事被用做讨论时的诠释

 

R反映性问题 Reflective

    反映性问题 ,是关于感受、心情、情绪的氛围、回忆或联想的。这是内心对客观性问题的资料产生的关联。

    包括:

    1、情绪的反应

    2、对某些事情或话语的感觉:生气、兴奋、   好奇、恐惧……

    3、与过去经验的联想

刘老师,您可以先比对一下二者的区别。

 

论剑-上海-梧桐:我的理解是,感受,联想是R,思考打算如何行动是I。不知道对挖?

论剑-昆山-苏平:我的理解是,感受,联想是R  --没错!

致远-张家港-刘:恩,一个是感性的感觉,一个是理性的分析

论剑-昆山-苏平:

刘老师的总结很到位 !关于梧桐的 “思考打算如何行动是I”大家赞同吗?如果赞同,请   不赞同,请码字

海川-杭州-叶子:我赞同

致远-张家港-刘:不赞同

论剑-昆山-苏平:刘老师不赞同的理由是?

致远-张家港-刘:思考打算如何行动,是D阶段。决策,行动

论剑-东莞-卿春:咦,我感觉是分析,分析各种行为结果

论剑-昆山-苏平:看到两位老师的反馈,我来分享一下:

D决定性问题 Decisional

决定性问题是关于共识、具体实践和行动的,通过决定性问题,让这次谈话或会议与未来产生关联,从而避免只说不做。    包括:

    1、行动、办法

    2、决心、决定

    3、新的了解和问题

    4、行为转变

卿春,那您赞同梧桐的观点,还是不赞同呢?

论剑-东莞-卿春:嗯,不赞同

论剑-昆山-苏平:

那我们来看看 :I诠释性问题 Interpretive

    诠释性问题,是关于多层次的意义、目的、重要性、暗示“故事”和价值观,思考各种可能/选择。帮助团队从资料中看到意义。

大家结合我刚才的开场案例来看:要等等还是按时开始呢?(I)

在作出决定前,我是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

I-1:如果等下去,会是什么结果?--可能在线“偷看”的老师等不及走了

I-2: 如果不等,马上开始会如何?--可能“偷看”的老师看到有兴趣的话题会参与,其他忙碌的老师也会参与进来。

 大家认为 I-1和I-2是在做什么呢?

海川-杭州-叶子:是两种判断结果,都是心理活动

群英-深圳-Tail:思考,对比

致远-张家港-刘:比较对策的利弊,还是属于I阶段

论剑-东莞-卿春:做分析,思考等和不等会怎样

海川南宁小鱼儿:进行权衡,等还是开始的心理活动

论剑-昆山-苏平:是的,这其实就是在“思考各种可能/选择”。这是后面作出决定的依据,大家同意吗?

若同意,请举手。  不同意,请码字

海川-杭州-叶子、群英-深圳-Tail、海川南宁小鱼儿、致远-张家港-刘、论剑-东莞-卿春:举手!

致远-张家港-刘:理性的思考

论剑-昆山-苏平:那么,我们再回到“思考打算如何行动是I” 大家现在如何看这句话呢?

海川南宁小鱼儿:在进行选择,哪种方式更有利

海川-杭州-叶子:不理解这个问题

若水-义乌-英英:我要怎么做呢,和我在想我要怎么做呢,这好像是一个东西呢。怎么看都像d呢

论剑-昆山-苏平:哈哈,如果将这句话如何调整,大家就认为是I了呢?

论剑-东莞-卿春:确实有点绕,打算如何行动,有点I和D之间呢哇

论剑-昆山-苏平:一个是过程,一个是结果,可以这么理解吗?

致远-张家港-刘:同意

海川-杭州-叶子:嗯,I停留在想的阶段,想清楚准备付出行动了,就到达了D的阶段

论剑-东莞-卿春:是的。思考打算如何行动算是I的一部分,不能代表所有的I

论剑-昆山-苏平:其实刚才作出决定前,我还有其他的I 。例如:

I-3:等下去,对我意味着什么?--分享会延迟结束,悦悦从幼儿园回来,可能会影响到分享的正常进行

I-4:等下去,对于按时守候在电脑前的老师们,有什么影响?--不公平,会有负面影响

所以,看似几秒钟内作出决定,其实有大量的心理活动,只是平时大家将这些都藏在心里,别人不知道罢了。

通过ORID,让我们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对方行为背后的思考。

 

 

致远-大连-花花:

如果说:

o:这事发生了。

R:哎呀,这事怎么发生了?!

I:我该怎么办?各种方案的思考一圈

D:拿出一个决定,做!

是这个意思吗?

论剑-昆山-苏平:花花很高效!大家来点评一下这个案例吧

海川南宁小鱼儿:

0:现象

R:心情

I:思考权衡过程

D:行动,结果

可以这样理解 不?

论剑-昆山-苏平:o:这事发生了。 --5W2H: 人、事、时、地、物

问鼎-上海-Tina:R可不可以换成这事发生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论剑-昆山-苏平:@ Tina这件事的影响、价值和意义等,都属于I了.花花,R:哎呀,这事怎么发生了?! --如果用一个来描述一下此刻的心情,会是什么呢?

致远-大连-花花:心里有一万只猫挠,或者一千头小璐奔跑

论剑-东莞-卿春:R:心情、感受

论剑-昆山-苏平:是的。花花说:“心里有一万只猫挠,或者一千头小璐奔跑 “ 这就是您的感受

致远-大连-花花:I 还会有思考,从自己提问到预期的答案、可能的结果。找一个最优的过程,是吗?

论剑-昆山-苏平:花花,您看看:

 诠释性问题,是关于多层次的意义、目的、重要性、暗示“故事”和价值观,思考各种可能/选择。帮助团队从资料中看到意义。

致远-大连-花花:I 是最复杂的

致远-张家港-刘:对,I一直在困扰我

 

2、大家的案例分享

摘要:

受到苏老师的案例启发,各位老师纷纷现场分享ORID的案例,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海川南宁小鱼儿:

O:怎么了?摔了,撞了?

R:糟糕,烦躁

I:赔吗?私了?找警察?

D:打电话给警察!

致远-张家港-刘:

总监看见我在群聊;完蛋了,这老小子可不是善茬;我是去主动承认错误,还是今晚请他喝酒,还是假装没被看到?;今晚请他喝酒。

论剑-昆山-苏平:

总监看见我在群聊—O;完蛋了—R;这老小子可不是善茬;我是去主动承认错误,还是今晚请他喝酒,还是假装没被看到?--I;今晚请他喝酒--D

致远-张家港-刘:谢谢苏老师帮我梳理

论剑-昆山-苏平:看来大家都有心得呢 

 

3、案例:不同提问对参与者思考方向的引导

摘要:

     针对大家对半杯水的感受,苏老师现场分享了如何运用ORID进行正向引导。

O--桌上的杯子里有半杯水

R--我看到半杯水后的心情是?

I -- 半杯水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 我如何才能用好这半杯水?

  --我怎样做才能让杯子里的水更多?

D--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增加我水杯里的水?

   --如果每天有一个行动,会是?

 

问鼎-泉州-七页:

每件事物对不同的人,得到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半杯水,有的人看到感觉很开心,还有半杯水可以喝,有的人看到感觉很伤心,只剩下半杯水可以喝了

论剑-昆山-苏平:

七页说得没错  。在ORID中,I是转折点,决定了您引导大家看到水后的 D是积极还是消极?

没有错误的答案,只有错误的问题

问鼎-泉州-七页:所以还是要看咱们的目的是啥

论剑-昆山-苏平:

如果:

O--桌上的杯子里有半杯水

R--我看到半杯水后的心情是?

I-- 半杯水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 我如何才能用好这半杯水?

--我怎样做才能让杯子里的水更多?

D--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增加我水杯里的水?

   --如果每天有一个行动,会是?

问鼎-泉州-七页:苏老师这样问完后,发现清晰多了,不同的问题导向不同的回答方向

论剑-昆山-苏平:我这是模拟了一个用半杯水来引导员工 积极工作的场景,感谢七页提供的思路

问鼎-泉州-七页:苏老师很熟练,马上就出来了,真的是受教啦~!

 

二、实操演练:用ORID来设计“每天的个人回顾和总结”

摘要:

通过对六个演练案例的点评和交流,大家认识到:

1、具体的问题,才能得到具体的答案。好的问题,一次只有一个问题点。

2、O就是描述,不做评价,因为O的部分,是要还原事物的全相。而每个人只看到自己看到的东西。团队引导时,只有让大家充分分享,才能真正还原全相。

3、对于一个人做个人总结而言,因很少有他人参与。在设计问题时,尽量具体,帮助自己做更接近全相的回顾,为后面的ID奠定基础。

 

 

论剑-昆山-苏平:

请大家用ORID来设计“每天的个人回顾和总结”,请大家上手吧。

背景:每天晚上睡觉前

理性目标:回顾做得好的方面,反思可提升方面

体验目的: 为自己的成长增添动力

开场白:今天就要过去了,为了迎接明天更好的自己,让我来做个今天的回顾和总结吧

格式:

O:客观性问句

R::反映性问句

:诠释性问句

D:决定性问句

群英-苏州-欣澈:O:我今天给领导作了一份年度计划PPT。我错了,我以为直接回答呢

论剑-昆山-苏平:

没关系的,欣澈。几个问题一起发出来,等会就不容易乱了。我怕等会大家交叉发言,会遗漏了一些老师的分享

 

演练一:

群英-苏州-欣澈:

O:回忆一下今天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R:哪些是特别令人有成就感的或疑惑的呢?

:疑惑主要是因为?

D:在哪些方面改善可以消除疑惑呢?

论剑-昆山-苏平:欣澈和七页的反馈好神速!两位老师先喝杯茶,我们等等其他老师,现在好像也在比打字速度哦。我先汇总一下两位老师的设计中的共性问题

O:1.今天我都做了哪些事情?

R:哪些是特别令人有成就感的或疑惑的呢?   (最好是两个问题,更有利于思考)

 

演练二

问鼎-泉州-七页:

O:1.今天我都做了哪些事情?

   2.这些事情我的完成度都是多少?

R:1.这些事情里面,我最得意的是什么?

   2.今天我遇到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I:1.我今天做得好的地方,今后可以如何更好地保持?

   2.我今天那些没有完成的事情,原因在哪里?遇到了什么样的阻碍?

   3.我可以如何做来改善工作?

D:1.我可以列出来什么样的行动计划来改进不足、保持好的部分?

   2.这些行动计划的具体时间、步骤和检验方法是什么?

 

群英-苏州-欣澈:

七页老师考虑得非常详细 !“ 2.这些事情我的完成度都是多少?”

这个可能需要计算一下呢,是否可以问,哪些是计划里没有完成的?因为在I的环节设计了没有完成的原因

问鼎-泉州-七页:嗯抱歉,我第二个问题是想看哪些是完成,哪些是没完成,哪些是完成一半这样

问鼎-泉州-七页:

O2:今天的事情里面,哪些是完全解决的,哪些是还没开始做的,哪些是开始做了但没有做完的? @论剑-昆山-苏平 苏老师我这样修改

 

演练三:

论剑-东莞-卿春:

O:今天做得好的和需要改进的事是什么呢?

R:做这些事的感受是什么?

I:1、做得好的怎么保持?

2、如果下一次还遇到同类事情可以复制吗?

3、做不好的什么原因?如何改进?

4、这些事对我影响是什么?

D、1、列出可以复制,下次遇到轻松解决

2、列出需要改进的,想一个更好的方式

3、遇到同类问题,多想两分钟

论剑-昆山-苏平:七页在吗?您点评一下卿春的设计吧 。欣澈来点评一下七页的设计

问鼎-泉州-七页:好。卿春老师在O的问题,做得好和需要改进的,已经直接开始进行分析了,我觉得属于I的问题。D的部分,我们最好用问句的方式来提问,卿春老师这里是陈述句噢

论剑-东莞-卿春:哦哦,是哈,晕了

 

演练四:

海川南宁小鱼儿:

O:一堆的图片,今天要做出拓展活动的回顾PPT

R:图片太多,不知如何下手

I:将每个队的图片分类进行呈现?

    挑出有娱乐效果的图片,让大家一乐?

    按每个任务的完成图片进行分享?

D:哪个方法更利于大家的总结?

论剑-昆山-苏平:小鱼儿是在回答哪位老师的问题吗?

海川南宁小鱼儿:我在用ORID来分析自己将要做的PPT分享工作

论剑-昆山-苏平:如果不是,您可否将这些答案转化为问题?ORID是提问架构,大家记得用问句哦

问鼎-泉州-七页: @海川南宁小鱼儿如果您会得出这样的回答,那会是因为之前您自己问了自己什么问题呢?

海川南宁小鱼儿:谢谢苏老师和七页老师的引导

 O:这么多图片该怎么整理作好活动回顾PPT?

R:看到这些图片的心情如何:图片太多,不知如何下手

I:有什么思路理把这些图片分类呢?

将每个队的图片分类进行呈现?

    挑出有娱乐效果的图片,让大家一乐?

    按每个任务的完成图片进行分享?

D:哪个方法更利于大家的总结?

论剑-昆山-苏平:

小鱼儿游得有点快哦。现在我们先设计问题,暂时不考虑答案。您现在只是一天的案例,我们现在要设计每天均可使用的问题。所以,您需要思考:哪些问题,可以引发您做这样的回答。

海川南宁小鱼儿:总结工作遇到了什么事情?

论剑-昆山-苏平:我们回到您第一次分享的内容,尝试反推ORID的问题

O:一堆的图片,今天要做出拓展活动的回顾PPT  --今天做了哪些事情?

R:图片太多,不知如何下手  --是什么心情?

I:将每个队的图片分类进行呈现?  --有哪些困扰?

    挑出有娱乐效果的图片,让大家一乐?    按每个任务的完成图片进行分享?    --有哪些思考?

D:哪个方法更利于大家的总结? -- 这个就是应该是I

D: 决定如何做?--有什么决定?

 

演练五:

论剑-昆山-苏利:我感觉这有点像OEC管理中的日清管理:

O:我今天的目标是什么?

R:有哪些目标完成了,有哪些没有完成?

I:做的好的原因是什么?没有完成的项目差距有哪些,为什么没有完成?解决措施是什么?

D:明天准备怎么做?

论剑-昆山-苏平:卿春,您来点评一下苏利老师的ORID设计吧 

论剑-东莞-卿春:  苏利老师的问题就是都问在问题点上在

论剑-昆山-苏平:@卿春 ,看看这个问题:R:有哪些目标完成了,有哪些没有完成?

论剑-东莞-卿春:哪些完成了,有哪些没完成不像是问R的问题。那您认为应该放在那里呢? 放到O

论剑-昆山-苏平:跟七页的一致。

O:我今天的目标是什么?      ---这个问题有点大,下面可以再问一个。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要做哪些事情?就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更具体的事情。然后,再借用七页的:

 R:1.这些事情里面,我最得意的是什么?        2.今天我遇到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这样的衔接是否就更自然、顺畅了呢?

问鼎-泉州-七页:嗯顺了

论剑-东莞-卿春:是的,问题还是要聚焦才行

问鼎-泉州-七页:O:我今天的目标是什么?比如说:我今天原定计划是完成什么事情?

论剑-昆山-苏平:感谢两位老师的反馈。因为是每天的回顾和反思,最好能够具体到事、人。“我今天原定计划是完成什么事情?”这样就更好了。

论剑-昆山-苏利:理解苏平老师的意思了。我刚才跟大家分享的“今天的目标是什么?是表格的标题,具体会有细化的工作内容

论剑-昆山-苏平:是的,要落实到具体的项目。这也跟个人的习惯有关。如果您习惯每天给自己一个目标,这样问是可以的,下面就需要再细化。

 

演练六:

致远-大连-花花:

1、 今年做了什么,工作上、生活上的?

1、工作上的成果、收获、失败都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2、 生活上,都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心得?

  1、哪些经验是需要保持、进步的,哪些失败是可以借鉴的?

2、 收获到的东西,能不能引起一些新的思考,能获得更好的改善和提高?

3、 今年的挫折,问题出在哪,想想如果换个思路是不是有不同的结果,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能怎么做?

4、 如果今年没达成去年的愿望和目标,差哪里了?

1、明年,要做什么,有什么计划?2、从哪些方面改进、提升自己?这样写,对吗?

论剑-昆山-苏平:@欣澈,您来点评一下花花老师的,好吗?

致远-大连-花花:冲动,写成年度的了。。

群英-苏州-欣澈:花花老师做了年度的了

论剑-昆山-苏平:哈哈,没关系,我们自动换成今天

群英-苏州-欣澈:

1、今年做了什么,工作上、生活上的?这部分如刚才苏老师给我的建议,可以设计成两个问题,方便思考

致远-大连-花花:恩恩,分别提问,分别思考。工作上的成果、收获、失败都是什么?这样,对吗?

群英-苏州-欣澈: R 1、 工作上的成果、收获、失败都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这个已经是在原因分析了吧?是否可以设计为:遇到未能完成的事情是什么心情?

致远-大连-花花:哦哦,这个放在I,是吧?

问鼎-泉州-七页:收获、失败都是在分析了  事情都是一样的,有的人觉得是成功有的人觉得是失败

群英-苏州-欣澈:工作上的成果、收获、失败都是什么?您问这个问题时想得到什么答案?

 

小结:

论剑-昆山-苏平:大家说得很好  !具体的问题,才能得到具体的答案。好的问题,一次只有一个问题点。

在O部分,我们还可以问:

1、我记得今天的哪些场景/画面/对话?  2、谁对我说了什么话?

问鼎-泉州-七页:总之一开始就是把客观的东西(O)都捞出来 先不让自己去分析和评论

论剑-昆山-苏平:七页说得没错

论剑-东莞-卿春:O就是描述,不评价

论剑-昆山-苏平:是的。O是帮助我们还原全相。之前我分享过:我们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我们想看到的世界。所以,在团队引导过程中,一般O的部分,会请每位成员都发言,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大家的分享,更有利于拼凑出接近真实的全相

问鼎-泉州-七页:嗯,上次在上海的ORID读书上面深有同感

论剑-昆山-苏平:

对于一个人做个人总结而言,就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在设计问题时,尽量具体,帮助自己做更接近全相的回顾,为后面的ID奠定基础。

 

三、用ORID来做今天的分享回顾

摘要:

大家进行头脑风暴,运用ORID来做具体分享的回顾,问题如下:

O:1、大家还记得今天我们都讨论了哪些内容?

2、今天让您印象深刻的都是哪些关键词?

3、大家还记得ORID分别是什么吗?

R:1、今天在参与的过程当中,您是什么心情?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那是什么?

2、今天让您最感到惊喜的,是什么?

3、刚才有些老师提到自己有些困惑,那么今天让您感到困惑的,是什么呢?

I:从今天的分享当中,您学到了什么?

D:如果参考大家的分享,为自己设计一份“每日个人回顾和总结”的ORID问题,会有哪些内容呢?

 

论剑-昆山-苏平:现在,我们用ORID来做今天的分享回顾吧。O:如果您是我,会问大家哪些问题?

问鼎-泉州-七页:O:大家还记得今天我们都讨论了哪些内容?

论剑-东莞-卿春:大家还记得ORID分别是什么吗?

论剑-昆山-苏平:

O:1、大家还记得今天我们都讨论了哪些内容?

2、今天让您印象深刻的都是哪些关键词?

3、大家还记得ORID分别是什么吗?

问鼎-泉州-七页:那大家一起来回顾吧?我来问,大家回答

O:大家还记得今天我们都讨论了哪些内容?

论剑-昆山-苏平:1、ORID的架构;2、热身案例讨论;3、个人每日总结 ORID设计

论剑-东莞-卿春:ORID是什么,设计了每日总结问题

问鼎-泉州-七页:

苏老师:

1、ORID的架构;2、热身案例讨论;3、个人每日总结 ORID设计

卿春:ORID是什么,设计了每日总结问题

我进入下一个层面了

R:今天在参与的过程当中,您是什么心情?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那是什么?

论剑-昆山-苏平:兴奋、惊喜(抱歉,有两个词)

论剑-东莞-卿春:惊奇  ORID就在我们身边

问鼎-泉州-七页:卿春,您说了“ORID就在我们身边”。如果用形容词来形容说这一句话时候的心情,是什么呢?

论剑-东莞-卿春:抱歉,我把两句话分开了,本来应该是这样的:惊奇(ORID就在我们身边)

问鼎-郑州-广建:熟悉、焦虑、纠结、懂了吗

问鼎-泉州-七页:广建,“懂了吗”如果用形容词来形容,是什么呢?

问鼎-郑州-广建:呵呵!有点晕了!七页老师

问鼎-泉州-七页:好的

苏平:兴奋、惊喜

卿春:惊奇

广建:熟悉、焦虑、纠结、懂了吗

R2:今天让您最感到惊喜的,是什么?

论剑-昆山-苏平:今天最惊喜的是:看到很多老师都设计出了每日回顾的ORID问题

问鼎-郑州-广建:

O:今天都写了哪些工作内容?

R:1、这么多的工作能完成吗?

  2、有没有更便捷的方式顺序或方法让我完成这些工作?

  3、我先做哪项工作呢?

I:这么多的工作我能完成吗?

D:先从最容易完成的工作开始?还是从紧急而又重要的开始呢?

问鼎-泉州-七页:

R3:刚才有些老师提到自己有些困惑,那么今天让您感到困惑的,是什么呢?

广建老师,您设计的很有结构,不过我们先跟着大伙儿完成今天的回顾,后面再讨论您的这个ORID设计,好吗?

问鼎-郑州-广建:您继续

问鼎-泉州-七页:I:从今天的分享当中,您学到了什么?

论剑-昆山-苏平:学到了:相信他人,永远有惊喜

论剑-东莞-卿春:也相信自己,一直在成长,总会长成想要的样子

问鼎-泉州-七页:

I:从今天的分享当中,您学到了什么?

苏平:相信他人,永远有惊喜  

卿春:也相信自己,一直在成长,总会长成想要的样子

好的,时间原因,那我把 还给苏老师~ 苏老师来做D~

论剑-昆山-苏平:好的,谢谢七页

D:如果参考大家的分享,为自己设计一份“每日个人回顾和总结”的ORID问题,会有哪些内容呢?

这个不用回答,大家跟帖完成作业。

 

 

【相关阅读】

1、ORID的架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839f70101eq6w.html

2、运用ORID准备会议议题 案例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839f70101eoyw.html

3、ORID在评估和回顾中的运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839f70101f6nk.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