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培训师沙龙八周年庆】主题讨论:世界咖啡的问题设计

标签:
培训师苏平中国培训师沙龙八周年庆提问引导技术 |
分类: 中国培训师沙龙 |
精华版
------------
一、世界咖啡问题设计三要点
二、案例:TTT培训中如何使用世界咖啡?
背景:TTT第一章内容,角色认知部分,培训时间是:4.26-27
世界咖啡的各轮问题:
第一轮:10分钟
A 分享我的“五一”计划
B 给团队起个好听的名字
第二轮 :20分钟
A 我在工作中最大的问题或挑战?
B 我喜欢什么样的培训?(个关键词)
C 我在担任内训师时最大的困惑?
第三轮:30分钟
A 我认为现在的学员有哪些特点?
B我认为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C培训前和培训中如何做?才能使培训后跟进轻松有效?
总结:30分钟
A
B
C
(二)案例分析
一、以终为始—培训的价值
1、培训的目的
2、从知到行的距离
二、知彼--成人学习特点
2 、认识我们的大脑
三、知己--培训师的五大角色
总结:
有效的问题设计,需要通过细致的调研,对学员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以终为始的进行设计。
现场回顾版
-----------------
时间:2014年9月26日 11:00-16:40
主题:【中国培训师沙龙八周年庆】主题讨论——世界咖啡的问题设计
主持人:昆山-苏平
参与人:东莞-晓纯,西宁-磊,石家庄-绿袖子,中山-小康,武汉-朱莹
整理人:梧桐
摘要:
世界咖啡是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引导技术。问题设计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目标、氛围和循序渐进的问题。苏老师分享了一个世界咖啡在TTT培训中的运用案例,并提出六个问题,引导大家思考:每一轮问题设计的思路和依据。让我们了解了:有效的问题设计,需要通过细致的调研,对学员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以终为始的进行设计。
一、世界咖啡问题设计三要点
摘要:
世界咖啡是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引导技术。问题设计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1、目标:将期待得到成果相对应的问题,放在最后。
2、氛围:提出能营造轻松、愉快氛围的问题
3、循序渐进的问题:通过前期的诊断和调研,找到参与者感兴趣的问题,层层递进。
东莞-晓纯
昆山--苏平
晓纯老师,引导技术有多种,我们在培训中常用到的有:世界咖啡、开放空间、ORID
东莞-晓纯
昆山--苏平:世界咖啡,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引导技术
东莞-晓纯:苏老师,世界咖啡的问题,该如何设计呢?
昆山--苏平
通过几个位桌主的整合,将每个小组每轮的智慧结晶连接起来。在世界咖啡中,每个小组,除了桌主外,其他人员都可以流动,世界咖啡的问题设计,需要逻辑性很强。
东莞-晓纯:“在世界咖啡中,每个小组,除了桌主外,其他人员都可以流动”这个是了解的。在帖子上学习到了。
昆山--苏平
问题设计的具体方法,我分成三段来分享吧。
1、目标:
3、循序渐进的问题
中山-小康
昆山--苏平
中山-小康
东莞-晓纯
西宁-磊:擅长的
昆山--苏平
什么样的问题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1、容易回答的问题
2、擅长的
3、大家都关心的,想了解的
中山-小康
昆山--苏平
东莞-晓纯
昆山--苏平
东莞-晓纯
昆山--苏平
东莞-晓纯
苏老师,我的理解是:受训人员的基本信息,如岗位,工作职责这些信息,都影响着受训人员所期望接受的培训,所以在培训需求调研中,对受训人员的部门,岗位,期望的培训目标,期望通过培训解决的问题有哪些等这些信息都得收集到。
昆山--苏平
是的,晓纯说得没错。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没有错误的答案,只有错误的问题。
答疑:
中山-小康
昆山--苏平
小康老师的问题,可以看帖子:
引导技术的运用情境--2014.1.20(致远群)http://pxssl.haotui.com/thread-7003-1-1.html
二、案例:TTT培训中如何使用世界咖啡?
摘要:
将世界咖啡运用在TTT培训中,通过容易阐述的“五一计划”来营造轻松的氛围,依据是课前需求调研中大家共性的难点设计从易到难的问问,层层递进。运用世界咖啡的目标:让大家明确
(一)案例分享:世界咖啡在TTT培训中的运用
东莞-晓纯
昆山--苏平 :在提问时,聚焦、有针对性非常关键
武汉-朱莹 : 提问确实是很重要的
昆山--苏平 :
晓纯,周年庆用了开放空间和团队共创两种引导技术,但没有使用世界咖啡。我分享一个TTT培训中的世界咖啡问题吧。下面分享的是给全友做的TTT中世界咖啡案例
昆山--苏平 :
背景:TTT第一章内容,角色认知部分,通常容易说教。培训时间是.4.26-27,我采用了世界咖啡的方式来进行。
第一轮:10分钟
A 分享我的“五一”计划
B 给团队起个好听的名字
第二轮 :20分钟
A 我在工作中最大的问题或挑战?
B 我喜欢什么样的培训?(个关键词)
C 我在担任内训师时最大的困惑?
第三轮:30分钟
A 我认为现在的学员有哪些特点?
B我认为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C培训前和培训中如何做?才能使培训后跟进轻松有效?
总结:30分钟
A
B
C
(二)案例分析
1、6个思考题
昆山--苏平 :
大家看完后,可以思考几个问题:
1、我做世界咖啡的目的是什么? (提醒:看总结环节的问题)
2、我是如何营造氛围的?(提醒:看第一轮的问题)
3、第二轮几个问题是关于什么的?
4、第三轮几个问题是关于什么的?
5、第二、三轮的问题,跟总结有什么关系?
6、通过这些问题,猜猜我的角色认知部分,课程大纲有哪些内容?
东莞-晓纯 :
1、目的:本次世界咖啡的目的:梳理内训师的角色认知,引导将引导技术运用在内训师的工作岗位中。
2、通过容易阐述的“五一计划”来营造轻松的氛围,通过团队起个好听的名字来达到团队破冰营造热力的效果
3、第二轮的问题是关于个人的疑惑和兴趣点
4、第三轮的问题是关于如何做好培训这件事,从对象,影响因素,以及训前训后训中的流程线来分析。
5、总结的问题,是从第二轮,第三轮的问题讨论中升华而来,第二轮,第三轮的问题是总结的问题的铺垫。
6、暂时没思考到。
昆山--苏平 : 恭喜晓纯老师抢到沙发,其他老师还需要时间吗? 如果没有,我们就继续了
石家庄-绿袖子 : 好的。
2、6个思考题的讨论
摘要
1、我做世界咖啡的目的是什么?--帮助学员梳理内训师的角色认知
2、我是如何营造氛围的?---聚焦热点、发散思维,最后通过起队名进行收拢
3、第二轮几个问题是关于什么的?--是关于工作方面的。个问题,是层层价聚焦的关系。A :工作-- B :培训--C:内训师
4、第三轮几个问题是关于什么的?---是关于如何做好培训这件事,从对象,影响因素和训前、中后的逻辑来提问。问题来自课前需求问卷。
5、第二、三轮的问题,跟总结有什么关系?---第二、三轮,都是在为总结收集素材
6、通过这些问题,猜猜我的角色认知部分,课程大纲有哪些内容?--大纲内容如下:培训主题:生动培训技法
一、以终为始—培训的价值
1、培训的目的
2、从知到行的距离
二、知彼--成人学习特点
2 、认识我们的大脑
三、知己--培训师的五大角色
昆山--苏平
那我们就继续吧。
1、目的:本次世界咖啡的目的:梳理内训师的角色认知,引导将引导技术运用在内训师的工作岗位中。前半句是正确的,后面半句是我运用的方法,并没有将其作为本次培训的目标之一。因为时间不够。
东莞-晓纯
昆山--苏平
东莞-晓纯
昆山--苏平:
2、通过容易阐述的“五一计划”来营造轻松的氛围,通过团队起个好听的名字来达到团队破冰营造热力的效果。
东莞-晓纯:起名是一个收拢的过程,帮助大家聚焦,为下一轮的问题讨论奠定基础,收拢的目的,我没考虑到。
东莞-晓纯
石家庄-绿袖子:聚焦热点,大家容易打开话题。
昆山--苏平
是的,第一轮的问题,通常是为了营造轻松氛围,打开话匣子的。所以,最好能从生活方面切入。
东莞-晓纯:
第一轮的问题,最好能从生活方面切入,万金油出来了。
昆山--苏平
石家庄-绿袖子:
昆山--苏平
3、第二轮的问题是关于个人的疑惑和兴趣点
第二轮
A
B
C
如果再简洁点,就是关于工作方面的,三个问题,是层层价聚焦的关系。
A
C:内训师
石家庄-绿袖子:
是解决听课人的利益所在的吗:这些课程与我有什么关系?与听课老师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也能让听课的老师集中精力
昆山--苏平:绿袖子老师很善于思考,我这样设计,是为了最后的总结做铺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轮
东莞-晓纯:我没太明白绿袖子老师的总结。脑子转得比较慢。
昆山--苏平:
绿袖子老师的意思是:
第二轮的问题要回答学员关于“这个培训跟我有什么关系
石家庄-绿袖子:是的
昆山--苏平:好的,关于第二轮,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东莞-晓纯
苏老师,有疑问。
A
B
C
这三个问题,您会一起抛出来给到参训学员吗?还是一项一项来呢?
石家庄-绿袖子:
第二轮也是从总(工作)到分(内训师)的一个逐渐缩小范围的顺序吧。
昆山--苏平:是的。三个问题,是层层聚焦的关系。晓纯
东莞-晓纯:明白了,苏老师。
昆山--苏平:
那我们继续了
4、第三轮的问题是关于如何做好培训这件事,从对象,影响因素,以及训前训后训中的流程线来分析。
第三轮:30分钟
绿袖子老师怎么看?
石家庄-绿袖子:苏老师,我感觉这轮的问题的是和第二轮的是反着的
昆山--苏平
石家庄-绿袖子:第二轮是一层层深入,第三轮是逐步往外扩。
昆山--苏平:有道理,我之前没有往这方面想过。刚才再看这个问题
东莞-晓纯:苏老师,那您原来设置这三个问题的依据和考虑是怎样的呢?
石家庄-绿袖子:晓纯问的好,想听~
昆山--苏平
依据是课前需求调研中,大家共性的难点和课程大纲内容。每次的学员不同,内容不同,问题也就不同了。
例如:课前需求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您在内训师工作中,最大的困扰是什么?不少学员回答:学员学习态度不好,自由散漫等。而我的课程大纲中,有一个部分与之相对应:成年人学习的特点。通过这个问题讨论结果展示,我问:大家中这些分享中看到了什么?大家说:“我们看到的,都是学员的缺点”。这时,大家都在反思自己。
东莞-晓纯
昆山--苏平
石家庄-绿袖子
课程设计没有针对成年人学习的特点吧?昨天苏老师讲的海绵式和淘金式,我感觉成年人的学习特点应该是淘金式的。新的知识与学员已经形成的知识形成类比,补充进来。
昆山--苏平
“我感觉成年人的学习特点应该是淘金式的。”这是理想状态,还有一种可能是“铁板型”的,刀枪不入呢。
石家庄-绿袖子
昆山--苏平
没关系的。我再解释一下:
1、学员学习态度不好,自由散漫等,这时在课前需求问卷中反馈出来的,
2、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例如:观念的问题,认为80、90后,就如何如何不好。
或者自己主观判断,根本就没有深入了解学员的问题
东莞-晓纯
昆山--苏平
您在内训师工作中,最大的困扰是什么?不少学员回答:学员学习态度不好,自由散漫等。
石家庄-绿袖子:
我做过一次转岗培训,学员中司机、车间生产一线、服务中心等等各部门的人员都有,领导安排讲技术,可想而知效果。他们都只关心考试题是什么。
昆山--苏平:那我们可以继续了吗?
东莞-晓纯
昆山--苏平:好的,谢谢两位老师的反馈。
5、总结的问题,是从第二轮,第三轮的问题讨论中升华而来,第二轮,第三轮的问题是总结的问题的铺垫。绿袖子老师如何看呢?
石家庄-绿袖子:感觉总结部分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问题。第二轮、第三轮的问题针对性比较强,总结部分的问题引导学员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再思考自己的角色。
昆山--苏平
石家庄-绿袖子
昆山--苏平
昆山--苏平
————————————(以下为课程大纲还原)
培训主题:生动培训技法
一、以终为始—培训的价值
1、培训的目的
2、从知到行的距离
二、知彼--成人学习特点
2
三、知己--培训师的五大角色
——————————————————
昆山--苏平:大家可以找一下,上述问题,都对应到了大纲的哪些内容?
东莞-晓纯:
A
B
C
A
一、以终为始—培训的价值
B
石家庄-绿袖子
东莞-晓纯
昆山--苏平
哈哈,其实没关系的。因为这些内容之间,本身的有交叉的,的确很难明确区分。
石家庄-绿袖子
对应的原因:问题:担任内训师的困惑,工作中的问题或挑战---知行的距离;学员有哪些特点---成人学习三大特点,合格的内训师应具备哪些条件---培训师的五大角色
昆山--苏平
绿袖子老师说得没错。
三、知己--培训师的五大角色
第一部分
1、培训的目的
2、从知到行的距离
对应的是
B我认为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C培训前和培训中如何做?才能使培训后跟进轻松有效?
昆山--苏平:
理由:
1、”培训的目的”是学以致用
也就是:2、从知到行的距离“
东莞-晓纯
昆山--苏平
因为这是我自己设计的课程,大家要很快了解思路,就相对困难些。建议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课程去尝试一下。
石家庄-绿袖子:我再想想......
东莞-晓纯:琢磨透了,才可以应用到课程设计上。
昆山--苏平
答疑:
在设计世界咖啡的问题,是先考虑大纲,还是先设计问题呢?
昆山--苏平:
先考虑目标,也就是课程的重点模块和内容。通过培训需求诊断和调研,找到学员共性的问题。这些共性问题对于的课程大纲内容,就是课程的重点内容
东莞-晓纯
昆山--苏平
【相关阅读】
2014.11.15-11.16 苏州--“培训师的提问力”主题活动报名了!
主题一:培训互动提问(10种目的)
主题二:引导技术中的问题设计
主题三:游戏、视频、案例教学法的提问
主题四:培训需求访谈中的提问
主题五:基于需求调查的问卷设计
主题六:教练式提问在培训中的运用
仅120个名额,若想组团享受优惠,请点击新浪微盘http://vdisk.weibo.com/?leftnav=1&wvr=5&type=last&from=rate下载报名信息。并与其中一位团长联系,团购将于2014.10.31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