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9.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2/24/15/18/118e81c3977.jpg读《影响力》有感" />
今天,读完了培训师沙龙读书俱乐部2月份的推荐书目:《影响力》。
书中,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一一解析了让人们顺从的互惠、承诺和一致性、
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短缺6个心理原理及其运用。
让我们了解到为什么有些人有很强的说服力,而我们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加强自己的影响力。
2.16,我们进行了 “互惠”和“社会认同”原理在培训中的运用 的主题讨论,很有收获。
今天,我特别关注了喜好这个章节。
其实,喜好这个原理在中国的运用可谓是历史悠久,且几近用到了极致。
从人的本性来说,大家都喜欢跟自己喜欢的人打交道,而与自己有着相似的的人、让我们
有愉悦感的人,通常会是我们喜欢的人。中国人是非常重情的,成语“投其所好”、“爱屋
及乌”,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有人说:做销售就是做关系。
产生喜好的因素主要有:
一、外表的吸引力
相信上学时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对哪些漂亮的孩子们比较偏好,通常认为漂亮
=学习好;而长大后,我们大多数人依然有着:漂亮=人品好这样的看法。
其实,这不是我们的错,而是光环效应在起作用。因为一个人某一正面特征会主导
人们对这个人的整体看法。
虽然我们都知道评价一个人应该全面和客观,但那只是理想,很多人在7秒钟内就
被人拒绝了。而有些人,却有了一见钟情。
我所理解的外表不仅仅是外表,而应包括言谈举止。因为这些,跟我们的相貌、
衣着等一起,形成了给人的第一印象。
启示:作为培训师,身高、长相是无法选择的,但是否有专业的仪表和举止,也决定了
你在学员心目中是否有权威。
二、相似性
物以类聚,有着相同兴趣、爱好、观点、个性、背景,甚至穿着的人们,更容易有
亲近感。更不用说在销售中常被运用到的五同:同学、同乡、同事、同窗、同性。
人都是个性化的,但在社会交往中,若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更好的沟通和
交流,就必须学会:求同存异。
启示:在培训前,深入了解企业和学员的情况,找到他们的关注点,使用他们的语言,
选择适合他们的授课方式,会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例如:有人问我:为什么每次培训前都要企业的组织架构图? 我的回答是:我的
案例很多是来自企业本身的,但同样是负责质量的部门,有些企业叫品保部,有的
叫品管部,有的叫质量部;而中层管理者,有的企业叫经理、有的叫主管、有的叫
科长、有的叫课长;若没有明确知道部门和主管的称呼,就会影响学员对这个案例
的理解和认同。
三、称赞
从心理学来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渴望被赞赏的。所以,伟大的汽车销售员乔。吉拉
德那载入吉尼斯的骄人业绩,有很大程度来自于他每年寄出的1.3万张贺卡,而贺卡
上只有千篇一律的几个字:“我喜欢你”。可见其威力。
凡事都有利有弊,称赞会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如:一个母亲对因脸上有大块胎记而
自卑的女儿说:“孩子,你的脸上记号,是天使吻过的痕迹。你是最幸运,也是最
特别的孩子”。这样的话,让孩子的内心充满了喜悦、自信和阳光。
发自内心的称赞,会激发人们的热情和自信。而仅靠嘴发出的称赞,则叫奉承。古往
今来,很多看似无德无能之人,却能得到重用,这便是最重要的法宝之一。
启示:
培训师要善于称赞学员,鼓励他们参与互动,并不断肯定和赞扬他们的表现,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建立良好的培训氛围、增强培训效果。
四、接触与合作
我们对接触过的事物更有好感,而对熟悉的东西更是有着特别的偏爱。这也是为什么
在沟通技巧的培训时,会强调在同一个频道。如:对方的语速、用词、口头禅等,都
是获得认同不可忽视的细节。
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合作,使大家改变成见,互相了解和帮助。尤其是在遇到困难时,
更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增强好感,建立友谊。
启示:从企业中寻找案例,找学员熟悉的人和事进行分析、讨论,更能引发学员的
兴趣。在授课方式的选择时,除了学员的参与和彼此互动,更需要培训师与
学员之间有更多的接触和合作。
五、关联
现在很多企业因为一个产品做得非常好之后,就开始多元化经营;不少明星开始出唱片;
很多明星开服装店、涉足餐饮业,建立自己的化妆品品牌......
这些都是充分利用了关联原理。最容易理解的是近几年流行的“粉丝”一族。他们
因为喜欢某个人的歌声,就无条件地喜欢他/她的一切,并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互相
漫骂、甚至大打出手。
看似幼稚的行为,其实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这一方面是承诺和一致性原理的作用(选择了
某人,就有了压力需要保持一致),另一方面,自己偶像的出色、成就,也意味着
自己的成功,因为相信这里有着自己的支持!(明星一般也都是这样说的)
那么为什么粉丝大多是些小男生、小女生呢? 其中原因孩子一就是:当一个人自信
心高时,不会仰仗别人的光环。威信和公众形象较低时,我们才会想到借助他人成功
帮助自己恢复形象。
大家想想:一个非常成功的人士,什么时候跟人说:我跟哪位大人物合过影?跟哪位
富翁吃过饭?常常把这些挂在嘴边的,都是那些里成功相去甚远的人,他们需要以此
来抬高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
启示:培训时,用名人名言或名企的案例,会有一定说服力,但需要与学员及其企业
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培训师良好的个人品牌,是激发学员学习的发动机,
也是有效培训的关键。
如何保护自己?
1、把注意力集中在效果而非原因。
当你打算买台电视机,在决定时,你要明确:自己更喜欢这台电视,还是推荐这台
电视的漂亮导购小姐。
2、决定时,应把对请求者的感情与提出的要求分开。
典型的“爱屋及乌”,是没有理智的。而保护自己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理智,清楚地将
提出要求的人,和这个要求区分开。如:好朋友提出一个你非常为难的要求,这时,
你应该更多地考虑要求本身你是否能够接受,而非提出者是你的好朋友。敢于说“不”,
不但是保护自己的方式之一,也是时间管理的法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