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避免培训时学员打瞌睡--《培训师成长手册》答疑(十三)

(2011-07-01 20:55:30)
标签:

培训师成长手册

培训师苏平

培训

分类: 《培训师成长手册》


 如何避免培训时学员打瞌睡--《培训师成长手册》答疑(十三)

 



引子:

 

武汉-庹幞:

夏季到来,上早班的学员下班后来培训,经常有昏昏欲睡甚至倒头大睡的现象发生。想用游戏来唤醒大家,但是考虑到培训时长,甚至容不下一个5分钟的游戏,苦恼ing,请求各位老师帮助!

 

案例:

昆山--苏平:请问:培训的目的是? 1、完成培训内容2、学以致用 。请选择一下

武汉-庹幞:2

昆山--苏平:

既然是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学以致用”这个目标来考虑,庹幞老师的问题,可能会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 这个培训的主题、时长?

武汉-庹幞:

1个半小时的时间。我自己认为课程内容是很饱满的。先讲三包条例,告诉大家以后遇到问题怎样维权,然后给大家分析一个本卖场的投诉案例。再介绍一点客户投诉处理小常识

 

昆山--苏平:饱满的内容,也就意味着:信息量不小,对吗?

武汉-庹幞: 是的。三包条例50分钟,休息5分钟,案例分析15分钟,投诉处理常识10分钟,课后考试10分钟,紧紧巴巴

 

昆山--苏平:三包条例50分钟,都采用了哪些授课方式?

武汉-庹幞:

因为条例比较长,讲的是国家规定。但是武汉市还是执行的本市规定,内容大同小异

但国家的更维护消费者利益。

1、我先让大家了解什么是三无。因为买三无产品肯定不会有三包的

2、然后介绍国家规定。在某些细节和武汉的规定做一个对比,让大家了解国家规定的好处

因为武汉市也有更改的趋势

3、讲三包规定的质量问题,这个做重点讲。4、如果我们有鞋子哪去维修

该有哪些手续要办?5、哪些鞋子没有三包

另外会用简笔画来从鞋的前中后,来讲解三包条例

昆山--苏平:庹幞老师的分享很详细

武汉-庹幞:谢谢!可是太详细了。是不是让学员听起来会觉得很累呢?本来他们下班过来听课已经比较疲倦了


主题一、授课方式的灵活运用

昆山--苏平:

建议:三无可用一个图片;国家和武汉的规定内容,可以用一个图表;重点内容,设计一个客户要求换货的场景,里面涵盖所有内容,大家可以用角色扮演,穿插案例点评

 

内蒙古-小雅:比如,要是在授课过程中,内容过多,学员有倦意,该如何运用游戏来调动现场气氛?

昆山--苏平:

两位老师可以好好看看6-7月我们的分享书籍:《知道做到》,里面的“少而精”的学习和间歇性重复,可以帮助大家解决上面的问题。如果内容多,时间紧张,游戏不是唯一可以调动气氛的方式。

建议:视觉化(PPT制作、实物运用)、场景化(情境、案例设计)、调动学员参与度

武汉-庹幞:

重点内容,设计一个客户要求换货的场景,我觉得这样很好。其实很多培训都可以设计成角色扮演,互动性增强,也避免经常我问一问题。虽然很简单、大家都知道,但好多学员就是不愿意回答。

内蒙古-小雅:对!很好的办法

昆山--苏平:

刚才大家都认为培训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的前提是:培训内容要先记住。6.25《职场中的思维导图》培训中,逛逛老师分享了记忆术:视觉化、故事化、场景化。大家可以回去思考运用。当然,自己有体验和参与的内容,印象会更深刻,对吗?

武汉-庹幞:

1、角色扮演增加互动

2、将规定、条例融入到扮演中,互动结束后用最通俗的语言来总结

昆山--苏平:

庹幞老师的设计很好。角色扮演的目的是还原现场场景,其中有好、不好的表现,可以通过点评、分享和总结等方式跟培训内容结合,这样氛围也比较好

 

主题二、如何促进学员运用话术?

昆山--苏平:

我给很多企业做TTT培训,一个普遍的问题:话术学员不运用。培训时后的考试和通关情况显示大家都记住了,但回到工作场所就不用了

内蒙古-小雅:恩,这样的问题,很多

昆山--苏平:

深入调查后发现:很多话术是技术人员,或者培训部门设计的。学员不了解,或不够通俗。培训时为了过关而死记,回到工作中就忘记了。就算记住了,顾客听不懂,自己还有想办法换成顾客容易理解的说法,觉得麻烦,就按自己的习惯来。规定得太死,往往会磨掉大家的积极性,失去工作的乐趣。

所以,我提供的对策是:请内训师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诠释话术。让老人、孩子都能理解。这样,终端就可以直接运用,而不用重新设计了。保留话术的核心关键词。如何去诠释,可以请学员集思广益,然后请大家选择最能体现出核心,又方便运用的话术

内蒙古-小雅:恩,集思广益

 

杭州-宗伟:

任何市场部、或者公司规定都要培训专员改成通俗易懂内容,口语化的介绍。我以前在达芙妮的时候,每季都要做新品上市的培训,培训到店长,有时也有店员。而市场部提供的新品介绍,文字优美很有意境,但是真的不适合。在接待顾客时做商品介绍,因为太书面化,不生动。总不能介绍“这款鞋子代表了波西米亚风格,月光下的浪漫,自由的象征~~~~”所以,我们当时培训专员都要给每款单品写口语化的产品介绍。

任何材料到了培训人员这里,都要进行一次再加工,否则就成了复读机,不是吗?规范和制度也可以修改。改成案例,改成某家店的某个人,曾经的故事,更有吸引力

昆山--苏平:

宗伟老师的分享很实在!产品介绍最终还是要通过终端传递给顾客,他们的理解和运用,成为培训是否有效的关键。没错,案例、故事都是我们喜欢听的。成人学习最大的特点:有动机才学习。如果没有兴趣,培训就很难有效果。

 

杭州-宗伟:

当时,考虑到他们没那么多时间培训,就把这些制度和产品介绍,修改后,做成小册子,都是口语对话,直接下发到店里。让店长开会顺便学习下,就可以了。

昆山--苏平:

小册子很实用!还可以利用早会时间,或者比较空闲的时间,进行话术提问和演练,通过不断重复,增强大家的熟悉度。

 

武汉-庹幞:

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先培训。培训完了每天早上有广播的朝报,在朝报里面上已经培训过的内容,播音念出来,给大家一个回顾

昆山--苏平:这个方式不错 !那么,谁来朝报呢?

武汉-庹幞:我做,每天都做

昆山--苏平:我有个小建议:可否请大家自己做?每天一个人,一个小话术

武汉-庹幞:小话术?

昆山--苏平:

不一定是话术,跟培训内容相关的即可。如:某个产品的特点?某类客户的应对。您每天说,大家可能麻木了。如果换学员自己,一方面他们会认真准备;另一方面,他们会认真听其他人的朝报。因为大家喜欢去评价别人,做比较

武汉-庹幞:明白了!我可以去请楼管帮我搜集一下。每个专柜出一个,然后每天轮流上朝报

昆山--苏平:也欢迎庹幞老师分享执行后的效果

武汉-庹幞:谢谢苏平老师的指点!我会好好运用的


以上内容,感谢武汉-庹幞老师整理 如何避免培训时学员打瞌睡--《培训师成长手册》答疑(十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