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骂人”的个人理解
(2023-06-19 10:30:03)分类: 个人文章 |
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人都要参与社会活动,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只要和人相处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骂人”是对于不尽个人意愿的一种表达方式,很多人因为挨骂而生气或者是使矛盾进一步升级,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就此,个人谈谈对骂人的理解。
骂人的形式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骂人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面对面、通过网络、通过电话等等。骂人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气急败坏地指着对方破口大骂,指桑骂槐式的变相辱骂,跳着脚对空伸出手指头吐沫飞溅、声嘶力竭地狂骂等等,这其中的最后一项被网友戏称为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信息发达的当今,骂人显得格外自由,而且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受到惩处,骂人这种对他人的攻击行为基本属于“法外之地”。
我们有很多经典的国骂,骂人的词汇大多集中在人体的中三路和上三路,其中以前者为首。
不管是骂人还是挨骂是一种双方都痛苦的行为,因为挨骂的一方触及到了骂人一方的思维认知所以挨骂,换做骂人一方也是这样的认知。作为挨骂方应该反思为什么挨骂,对自身的认知以及对当时自身行为认知的局限性可能就是挨骂的原因。为什么这里提出要挨骂一方先行反思呢,因为挨骂很多时候可能就是骂人方的一种条件反射,制造困局的就是挨骂者。解铃还须系铃人,挨骂者反思也就理所当然了。
人们身体部位受伤后的痛楚,是对身体的一种天然警告,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启动身体保护意识防止进一步受到更大的伤害。其实,骂人也是一样,挨骂后精神痛苦,也是对自身的一种警告,警告当事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了,不要进一步伤害对方,否则可能会是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骂人是一种情绪发泄,但打人不是,因为一旦动手打人可能就触犯法律,会得不偿失。不管是从尊重自己还是尊重他人的角度来讲都不能首选暴力解决矛盾、纠纷和冲突。
那么如何防止挨骂呢?简而言之,通常情况下要多听少说,尽量回避和“不太正常人”交往,所谓的不太正常人也许就是不适合自己的人。还有,从交际学来讲,要学会赞美表扬人,会赞美是一个人的软实力,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调和剂。在日常交流中做到不反驳、不对抗、不冲突。示弱有时是一种大智慧。
挨骂后如何应对?挨骂后首先要冷静,不能迎刃而上,使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人们都说冲动是魔鬼,要知道魔鬼是害人的。可以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宣泄方式,比方说拳击、跑步或者体育运动等。有的时候,人要把自己放在一个高位,这样想的话就不容易和犯小错误的人斤斤计较。另外,冷静后要反思为什么挨骂?做什么、怎么做、是否需要第三者介入解决等等。如何解决冲突是一种艺术,艺术是无价的。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少一点污言秽语、少一点骂人的词汇,做到少骂人的话时间一长会发现挨骂的机会也少了,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活中做好自己、管好自己,多一点正面思维、少一点负面情绪,让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灿烂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