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旅行记(一)
(2023-06-18 08:49:24)第一天:西域之旅启程
因为是浦东机场到西宁的飞机,为了能够准时赶上9日下午15:45的飞机,这天我特意请假一天,也许是担心误机、也许是内心对此次旅行的强烈期待,中午11点钟就从家里出发了,乘地铁到莘庄地铁站在南广场换乘机场9线到浦东机场1号航站楼。
不到13:00我就到了浦东机场,取票、安检等一系列手续办妥后,一个人默默地坐在登机口处打发时间。大概一个小时后看到总务小叶(文婧)在此次旅行微信群里发了一张照片,恰好我也出现在照片里,和几位同事彼此寒暄后继续落座,开启了各自的聊天模式。
在机场给我最大印象的是那么大的机场,显得非常的空空荡荡,就开了国际航班和国内航班两个检票口,这和以前印象中人潮涌动的浦东机场大相径庭,可能是受后疫情的负面影响,国际贸易急剧萎缩、中美航班班次急剧收缩,以及国内经济大环境不好很多人不选择外出,机场作为一个对外的窗口,在这里能够非常直接地体会到经济大环境的严峻性。
准时上飞机后,我落座于三排座的中间位置,左右侧坐着一对美女同事,3个多小时的旅程有美女相伴,窃喜。我右侧的美女靠近悬窗,我一直盯着飞机外面看,所以和她互动多了一点。19:30到达西宁曹家堡机场,比预定的时间晚了20分钟。
刚下飞机,我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牛羊肉的膻味儿,问了同行的几位同事都说没闻到空气中的异味儿,隐隐约约预感到此行可能会遇到水土不服。在上海的话下午19:30天就黑下来了,但是西宁那边还是夕阳高照,容不得多想,脑海中不由地闪现过一个词- 追赶太阳的人。
在机场接待我们的是当地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看第一眼就觉得不像是汉族人,我和刘副总说:这小伙子不像汉族。被问:哪像什么民族?答:回族或其他什么民族的样子。
上旅游车后小伙子自我介绍是藏族,名字叫多吉才让,大学是在江苏读的,也难怪小伙子的汉语根本没有违和感,说着一口非常地道的普通话,在我眼里他根本也不是“外人”。
虽然导游是藏族,但是他在车上告诉我们,电视上看到的藏民对游客非常热情好客,献哈达、递酥油茶等显得非常容易接近,但是现实不是这样的,尽量不要随便和藏民开玩笑、不要随便买藏民的东西,一旦出现纠纷可能就非常难办、甚至吃亏。听他这么友好地提醒,感觉电视播出来的和现实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如导游所言,在外地旅游安全、快乐最重要。
离开机场先去了当地的一家生态园吃饭,生态园不算小,里面绿植成荫给人很清新的感觉,落座后上了很多菜,虽然不知道当地菜品是什么标准,但是猜想,给我们上的菜在当地来说应该是很不错的,但是对我来说凉拌黄瓜算是最能接受的美食,牛羊杂之类的荤菜基本一筷子都没动,记忆很深的还有当地名吃-青稞饼。本来想体验一下久负盛名的藏族美食青稞饼的,只吃了一小口就吐出来了,青稞饼有一种莫名的味道,这种味道让我无法下咽。在西宁的第一餐对我来说吃的简单而又记忆深刻。
吃完第一餐,再乘大巴十几分钟到了西宁昆仑希尔顿欢朋酒店办理入住手续,和3月份去长沙一样,和司机小施住一个房间。一进房间放下行装才感觉到了疲惫,一个跃步跳到床上就不想动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