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物运行之道    陈波    第二十章

(2006-08-18 21:33:17)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飚  - 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今译:低声下气唯唯若若与趾高气扬大声训斥,有多少区别呢?美丽善良与凶恶丑陋,又有多少区别呢?人们之所以有所畏惧,是因为不得不畏惧而已。

荒谬啊,何时才是尽头!

众人熙熙攘攘为名利而奔忙,象参加祭祀社稷的盛宴一样兴奋,象观看盛大的庆典一样热闹。我自无声无息地独在一边,浑浑然,似没有长大的婴儿,孤零零,象无家可归的浪子。众人都有剩余,独我似有不足。我的心就象最愚笨的人一样。众人皆明明白白,只有我糊里糊涂。众人皆有声有色,只有我一声不响。象大海一样波澜不止,象风一样缥缈不定。众人皆求有所得,只有我愚蠢而顽固。我与人不同之处,在于我求道以自存。

注释:(1)唯:恭敬地答应。阿:高声地呵斥。(2)畏:畏惧。(3)荒:迷乱,荒唐。央:尽。未央:没有尽头。(4)熙熙:人往来众多。(5)享:享用,吃,食。太牢:天子祭祀社稷之礼所设具有牛羊猪三牲的盛宴。诸侯祭祀社稷时用羊猪而无牛,称少牢。(6)春登台:贺春的庆祝活动如灯火、社戏,万民同乐。(7)泊:停留在一边。兆:动向。未兆:静止不动。(8)沌沌:浑然无知。未孩:未长大。累累:疲惫。(9)有余:有剩余。遗:不足。(10)愚:常人所谓愚笨。所谓不合常者非疯即傻。(11)昭:光耀照人。即俗称成功之人。昏:指人很普通。察察:精明强干之状。闷闷:指人不很精明。(12)澹:水摇也。(13)众人皆以有:大家为物质所得而奔忙。我独顽似鄙:我愚钝而鄙陋。(14)母:元牝,物质的本原状态。为妙、为徼、为一。食母:从事于道。

评述:本章是老子“知者之叹。”

叹尊卑之别相去几何?君王无道,损天下之人。国强则欲霸,会盟天下诸侯,东讨西伐,搏天下盟主之虚名。待得国力耗尽,天下更替,社稷衰落。国弱且自愎,不知图强,醉生梦死。待强敌破境,或国破家亡,或献图伏首,家国故去,如春水东流。富贵无道,不知来之当来,去之当去。欲独富一方,却不知耗尽所有莫之能守,新陈代谢终将去,身心俱疲还撒手。卑者无道,终日辛劳却衣食无着,人生在世,基本生活尚难保证,并不是他们没有辛勤劳作,而是他们缺少必要的知识。人生在世,尚若衣食无忧,又何必被呵来呼去。尊也好,卑也好,唯也好,阿也好,如其无道,相去几何?

叹善之与恶,相去几何?天下之事本欲求善,结果却未必善。过分追求可能打破事物的自然均衡。比如以人类的欲望去改造自然,这种非自然的行为必然改变自然环境,打破环境的自然均衡能力。从而使得环境恶化而不可恢复。比如以技术手段,无节制地延续人的生命,可能使的人类种群发生退化,反而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天下之恶,人所不喜,其实恶也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恶之产生,必然有其原因,单纯地扬善惩恶,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带来更多的恶。以道的法则去协调客观事物,其结果就是自然而然的了,无所谓善恶。

叹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有何畏?怕死,怕病,怕穷,怕孤独,怕毁誉。其实人最怕的不过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人如果知其必死,怕也是死,不怕也是死,则会面对现实,从容就死。死亡是每个人都将面对的必然事件。在老子所处的东周时期,在一个战乱无道的社会里,人对于未来不具有确定性,暴政猛于虎,战乱不知所终,强盗横行不知祸从何来。人之所畏,人畏无序。

叹天下无道,荒谬啊,何时是个尽头。叹众人熙熙,我独泊。叹人皆有余,我独遗。叹人察察,我独闷。叹人皆有以,我玩鄙。叹大道之废弃,传道之艰难。叹我独异于人,知大道而勤于行。

在老子所处的时代,传授道是极其困难的事。因为社会制度处于一种衰退状态,处于一种灭亡与再生的状态。处于一种强权征杀的阶段,处于一种强化家天下的阶段。君王们关心的是如何征服邻国而不被邻国所征服。社会崇尚的是游侠与说客。传道者变成了巫师。天地之道,由于完全脱离了实证而仅能根据少数人的传授而流传,即显得苍白无力,也难以吸引更多的人去学习。尚如传道者自身都不能很好地生存,天地之道必然难逃失传的命运。

自然之道的复兴,在于生存竞争的兴起,在于社会重新组织化的过程。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生存竞争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竞争与社会组织制度的竞争。为此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可谓不惜工本。高度发达的实验手段为检验自然规律的可靠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自然规律被人类所掌握就成为非常现实的必然事件。人们对于自然的理解也将日益彻底与全面。老子如生于今世,必不再有我独异于人之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