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今译:受宠和受辱使人不得安宁,富贵太大使身受患。为什么说宠辱若惊?宠受之于人,得宠为荣,求宠必然费心劳神,得宠必然招人嫉恨。失宠为辱,失宠必然寝食难安,受辱更易招人下石。所以说宠辱若惊。为什么说富贵太大使身受患?我之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我有可受宠辱之身。如果我身不受宠辱之制,我又何来祸患?因此当以身为天下人,天下人存其身。愿以自身为天下人,天下人爱之。
注释:(1)宠:宠爱,宠信。辱:受辱,不得宠。若:犹,乃。惊:惊慌,惊恐不安。(2)贵:富贵,位高权重,富甲天下。身;身体,自身。(3)有身:身价高。家富权重。无身:平凡。(4)贵以身为天下:身居高位而为天下人谋福利。(5)若可寄天下:乃可为天下人所容。
评述:本章是老子立身养心之道。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能够置身于宠辱若惊之境者必定是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之人。或者说是“贵大”人士。
何谓宠?得人之惠谓宠。何谓辱?受人之损谓辱。宠辱者,不外乎人之得失。天下的宠辱,莫过于君王。可谓一人得天下之宠,一人受天下之辱。天下的宠辱,其次在权贵显赫。上有君王之宠,下有部属之宠。上受君王之辱,下受百姓之辱。平民百姓,身微位卑之人,虽然得宠则喜,受辱则怒,但决不至到宠辱若惊的地步。
宠辱若惊。为什么宠辱若惊?老子说:“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为什么平民百姓不至于充辱若惊?因为小人物,在他的生活中得宠也有限受辱也有限。得一宠,不过小快活一把。受一辱,不过不快活数日。日月星辰照转,小日子还得过下去。贵大的人就不同了。宠辱足以改变其命运,决定其生存。君王的万民之宠可谓风光无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君王受天下之辱,可谓腥风血雨。性命不继,祭祀灭绝。权贵得君王之宠,荣耀一族,纵横一方。权贵受君王之辱,丢官夺爵,家道衰败。有此或生或死,大得大失之变故,又怎能宠辱不惊呢?得之若惊,惊宠之难久。失之若惊,惊辱之突来。
以人之血肉之驱,承此大宠大辱。心神日日难定,脏腑时时不调,何以长生久视?得大宠者,或有失之大辱。因此富贵之大,也不是人人有福可以承受的,非有德之人不可久居。
“贵大患若身”。为什么贵大导致患若身?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为什么平民百姓不至于大患若身?平民百姓也有身,只是身无宝物,也就没有什么吸引千千万万人来与你争与你谋,非要夺你身家取你性命而后罢手。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因为你是大富贵之身,你便是众矢之的。因为你贵,所以大患若身。你的富贵从哪里来?在与别人的竞争中夺来的。你的富贵到哪里去?要么在与别人的竞争中保持并扩大,要么在与别人的竞争中缩小与失去。别人的富贵从哪里来?要么在竞争中从你身上夺来,要么在竞争中从他人身上夺来。别人的富贵哪里去?要么能在竞争中保持,要么在竞争中被你夺去,要么在竞争中被别人夺去。大患所来,在于富贵之争,乃至江山之争。身无富贵之累,大患何来?故乱世之中,隐于山林。盛世之中,隐于闹市。富贵贫贱,燕然处之。
荣华富贵,人之所求。既已身贵,需防大患。何以化解身贵之大患?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可以托天下。”以服务于天下为己任,虽然身贵,可以免患。以民众的根本利益为所爱,虽然权重,可以避祸。服务于民众,为民众的根本利益而谋,则必然获得占绝大多数的民众的支持,虽有艰难困苦,终究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如若身贵权重,欲以一己之智一己之力谋求集天下名利于一身,以压迫民众为能事,以剥削百姓为能事,以为控制了权力、军队和财富,就可以控制乃至奴役全社会,则大患必然将至。因其民心尽失,根基败坏。如华冠大树,根基烂尽,旦有清风吹过,摇晃而朴倒于地。君主也好。富豪也好,权贵也好,这样的事情不是屡见不鲜吗?
领导者,必须以民众的利益为根本,服务于民众,自然事业有成,可以长生久视。又有什么不可消弥的大患?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今译:受宠和受辱使人不得安宁,富贵太大使身受患。为什么说宠辱若惊?宠受之于人,得宠为荣,求宠必然费心劳神,得宠必然招人嫉恨。失宠为辱,失宠必然寝食难安,受辱更易招人下石。所以说宠辱若惊。为什么说富贵太大使身受患?我之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我有可受宠辱之身。如果我身不受宠辱之制,我又何来祸患?因此当以身为天下人,天下人存其身。愿以自身为天下人,天下人爱之。
注释:(1)宠:宠爱,宠信。辱:受辱,不得宠。若:犹,乃。惊:惊慌,惊恐不安。(2)贵:富贵,位高权重,富甲天下。身;身体,自身。(3)有身:身价高。家富权重。无身:平凡。(4)贵以身为天下:身居高位而为天下人谋福利。(5)若可寄天下:乃可为天下人所容。
评述:本章是老子立身养心之道。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能够置身于宠辱若惊之境者必定是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之人。或者说是“贵大”人士。
何谓宠?得人之惠谓宠。何谓辱?受人之损谓辱。宠辱者,不外乎人之得失。天下的宠辱,莫过于君王。可谓一人得天下之宠,一人受天下之辱。天下的宠辱,其次在权贵显赫。上有君王之宠,下有部属之宠。上受君王之辱,下受百姓之辱。平民百姓,身微位卑之人,虽然得宠则喜,受辱则怒,但决不至到宠辱若惊的地步。
宠辱若惊。为什么宠辱若惊?老子说:“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为什么平民百姓不至于充辱若惊?因为小人物,在他的生活中得宠也有限受辱也有限。得一宠,不过小快活一把。受一辱,不过不快活数日。日月星辰照转,小日子还得过下去。贵大的人就不同了。宠辱足以改变其命运,决定其生存。君王的万民之宠可谓风光无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君王受天下之辱,可谓腥风血雨。性命不继,祭祀灭绝。权贵得君王之宠,荣耀一族,纵横一方。权贵受君王之辱,丢官夺爵,家道衰败。有此或生或死,大得大失之变故,又怎能宠辱不惊呢?得之若惊,惊宠之难久。失之若惊,惊辱之突来。
以人之血肉之驱,承此大宠大辱。心神日日难定,脏腑时时不调,何以长生久视?得大宠者,或有失之大辱。因此富贵之大,也不是人人有福可以承受的,非有德之人不可久居。
“贵大患若身”。为什么贵大导致患若身?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为什么平民百姓不至于大患若身?平民百姓也有身,只是身无宝物,也就没有什么吸引千千万万人来与你争与你谋,非要夺你身家取你性命而后罢手。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因为你是大富贵之身,你便是众矢之的。因为你贵,所以大患若身。你的富贵从哪里来?在与别人的竞争中夺来的。你的富贵到哪里去?要么在与别人的竞争中保持并扩大,要么在与别人的竞争中缩小与失去。别人的富贵从哪里来?要么在竞争中从你身上夺来,要么在竞争中从他人身上夺来。别人的富贵哪里去?要么能在竞争中保持,要么在竞争中被你夺去,要么在竞争中被别人夺去。大患所来,在于富贵之争,乃至江山之争。身无富贵之累,大患何来?故乱世之中,隐于山林。盛世之中,隐于闹市。富贵贫贱,燕然处之。
荣华富贵,人之所求。既已身贵,需防大患。何以化解身贵之大患?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可以托天下。”以服务于天下为己任,虽然身贵,可以免患。以民众的根本利益为所爱,虽然权重,可以避祸。服务于民众,为民众的根本利益而谋,则必然获得占绝大多数的民众的支持,虽有艰难困苦,终究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如若身贵权重,欲以一己之智一己之力谋求集天下名利于一身,以压迫民众为能事,以剥削百姓为能事,以为控制了权力、军队和财富,就可以控制乃至奴役全社会,则大患必然将至。因其民心尽失,根基败坏。如华冠大树,根基烂尽,旦有清风吹过,摇晃而朴倒于地。君主也好。富豪也好,权贵也好,这样的事情不是屡见不鲜吗?
领导者,必须以民众的利益为根本,服务于民众,自然事业有成,可以长生久视。又有什么不可消弥的大患?
前一篇:万物运行之道 陈波 第十二章
后一篇:万物运行之道 陈波 第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