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今译:五色缤纷使人眼盲,五音激荡使人耳聋,五味鲜美败人胃口,驰骋畋猎使人生狂妄征杀之心,奇珍异宝使人行为不端。 所以圣人治理国家,只为生民不为奢华。因此去奢华而求简朴。 注释:(1)五色:青、黄、赤、白、黑。(2)五音:宫、商、角、徵、羽。(3)五味:甜、酸、苦、辣、咸。爽:败,伤。(4)驰骋:骑马疾奔。畋猎:打猎,围猎。心发狂:狂妄好斗之心。(5)难得之货:稀有珍宝等物。行妨:行为不端。(6)为腹:谋求生存所需之物。为目:追求声色之娱。为腹不为目:为生活而不为奢华。去彼取此:去奢华求生存。 评述:五色调和赏心悦目,五音调和清心悦耳,五味调和愉心悦口。何来目盲,耳聋,口爽之忧?需知天下事物,和谐为上,纷乱为下。适度为上,过量为下。因此五色繁杂则障目,五音纷乱则噪耳,五味厚重则败口。 为什么五色,五音,五味有和人之功,有伤人之过?因为人是一个开放性的生命系统,人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保持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物质流与信息流的可持续性。人体的物质流与信息流的状况都在影响着系统的运行状态。五色,五音是构成信息流的必要条件,五味既构成信息流也构成物质流。信息有良性与不良之分,有适量与过量之别。适量的良性的信息,有利于生命系统的有序运行,不适量的、不良的信息,则有损于生命系统的有序运行。物质也有良性与不良之分,也有适量与过量之别。良性的适量的物质,有利于补充生命系统的物质消耗,不良的、不适量的物质,则有害于维持生命系统的可持续供给,并造成人体组织的伤害。故有调和五色、五音、五味以养生治病之法,也有色彩、声音污染而损害人体的现象,更有五味过度而形成富贵病的事例。 人生的本意是健康与长生久视。获取生存的物质与信息是维持生存的手段。手段与目的有着本质的区别。纵情于声色五味而至损伤身体时,就偏离了长生久视力的目标,可谓本末倒置。 五色有神形之异,五音有雅俗之分,五味有和重之别。人各有所喜,不尽相同。平民百姓有所喜所悦,过与不过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当。君王如沉溺于五色、五音、五味之欲,则有大碍。因为君之所好,臣之所投,民之所趋。故有好五音而天下乱之皇,有好五色而身被囚之帝,有好五味而终饿死之王。 民之所累,国之所衰,起于君王之奢。君王之奢则源于五色、五音、五味之欲太过。纣王之鹿台,秦皇之阿房,都是损伤国力扼杀民生的根源。君王有欲而民能安居乐业,国家尚不致动乱。君王有力而民不能托其所生,国家已种下祸根。五色、五音、五味之欲太重的君王,已经是国家之不祥。而好驰骋畋猎,喜难得之货的君王,则难免是国家之祸害。五色、五音、五味之欲,上至君王权贵,下至平民百姓皆有。而驰骋畋猎,难得之货与平民百姓已经没有什么关系。驰骋畋猎,在特定的时代是一种准军事行为。它的真实目的未必是为了猎取若干狡狐走兔,而是为了演示军事力量。喜好驰骋畋猎的君王,多有尚武之心。攻伐围战的成果,是其追求的目标。以军事手段征服天下,是其自然的选择。在现代世界中,在大国与小国之间,强国与弱国之间,以国力称霸,以武力压迫别国以达到本国政治、军事、经济利益的事件不是每天都在进行吗?翻开人类的历史,以武力争霸的局面不是在不断地上演吗?历史和现实都是如此,那么未来呢?未来能改变以武力解决利益冲突的局面吗?军事冲突,有获胜的君王,没有获胜的百姓。过去和现在都是如此,那么未来会改变吗?以武力解决利益之争,以攻人始,以害己终。这一规律在未来会改变吗?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谷物布匹与美玉黄金,那一个更重要?国土城池与玉璧,那一个更宝贵?人为财死与财为人活,哪一个更适当?古往今来,难得之货人之所求。因求难得之货而亡其身伤其身者不计其数。身之不存奇货何益?一国之君,求难得之货而轻谷布,必然增加民众的负担而扭曲社会生产的趋势。导致基本生活资料生产的下降。而基本生活资料又是关系国家安危社会稳定的基石。君之求货,国之所败。官之求货,政之所腐。对于君王来说,江山社稷重要,还是难得之货宝贵?无需多言。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就普通人而言,生生之道,平淡无味。就万乘之君而言,久安之道在于无为。五色、五音、五味乃人之所欲。驰骋畋猎,难得之货乃王侯所欲。纵其所欲则不可持久。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己之所欲而取民之所需。 |
前一篇:万物运行之道 陈波 第十一章
后一篇:万物运行之道 陈波 第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