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财经房产时评文化 |
房地产限售,扼住了炒房客喉咙
文/吴其伦
这两天,六个城市出台房地产限售政策,限售期限从两年到五年不等。
此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引起广泛关注,有一些“砖家”坐不住了,他们纷纷发声反对房地产限售。更有甚者,有的“砖家”假惺惺地为“刚需”说话,说什么“人家遇到急事需要用钱怎么办?”。
其实,房地产限售并非现在才有。2017年3月25日厦门市首个实施限售政策,其后,限售城市阵营不断扩围,福州、广州、青岛、常州、扬州、东莞等城市先后实施该政策。
截至9月23日,随着长沙、重庆、贵阳、南昌等城市新政的出台,粗略统计目前全国实施限售的城市已达41个,限售期限在2年-10年之间,其中23城限售期限为2年,11城限售期为3年,4城限售期为5年。
对于限售,那些“砖家”都想歪了!你以为政府想限售啊?限售意味着交易减少,而交易减少税收也随之减少,财政收入、GDP都将受到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政府本不愿出台限售政策。可为什么要限售呢?那是被炒房客逼的!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核心定位,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告诫那些炒房客,见好就收吧,不要再炒房了。
其后,各地陆续出台政策呼应中央的“房住不炒”定位,截止到今年3月份,40多个城市出台调控政策。
可这些政策,在炒房客眼里,却统统变成一张废纸。在他们看来,这又是喊喊口号而已,不会动真格的。
他们在发现一二线城市已无利可图之后,转战三四线城市。于是,短短半年多时间,很多三四线城市房价被大幅推高,有个地方接近翻倍。
而这些炒房客不断翻新炒房手法,通过各种渠道获取首付贷用于炒房。换言之,他们分文不掏,就可以顺利炒房。
炒房客的疯狂炒房,且成功地推高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让“房住不炒”的定位陷于无比尴尬的境地。部分民众甚至有这样的误解:炒房客是与地方政府一伙的,他们联合起来炒高房价。
面对这样的尴尬,面对民众的误解,面对咄咄逼人的炒房客,政府迫不得已出台了房地产限售政策。
限售政策,精准打击炒房客,可以说是扼住了炒房客的喉咙。因为限售冰封了市场交易,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大炒房客的持有成本,延长其变现周期,降低其获利预期。这样,持有房屋的炒房客将深度被套,为了还贷,他们不得不割肉处理符合交易条件的房屋;而持币欲入市的炒房客将选择观望。
而对于普通民众,房地产限售政策对他们是一种保护。由于他们买房是为了自住,根本不考虑出售,限售政策对他们没有丝毫影响。如果需要改善,完全可以等到限售期满后换房。即便是家里有事急需用钱,也可以通过抵押贷款解决。与此同时,房地产限售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房价,利于普通民众以合理的价格实现自己的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