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价保障房房产开发商投机政府开发贷商品房预售 |
分类: 独到见解 |
商品房是奢侈品理应从主导退居次席
吴其伦
有人说,房子承载着中国人一生的梦想;也有人说,房子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还有人说,房子是最佳的投资工具。这些说法都是对房子实质的曲意理解。事实上,房子的功能是居住,其实质应该是给人安居的价值体现。可在房价处极端高位的今天,中国房子的实质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从实际来看,开发商所推出的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商品房,其实质是奢侈品。因为有很多人是用自己、家人一生的积蓄来消费一套房子,是何等的奢侈!目前,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房子均价都在每平方一万元以上,这些城市的大多数区域房价收入比超过了15(有的地方甚至更高),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也大多超过了10。
可即便在目前的市场态势下,仍然有很多本不具备购房能力的人投入到买房行列当中。而当这些在牺牲自己多项消费行为并通过借贷实现购房的人们得意于自己终于成为有房一族时,却没有想到自己是花了“宝马”的钱而买来的却是“宝来”;更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在恣意浪费自己、家人及亲朋的辛苦所得;当然也就不会认识到平常理性消费节俭持家的自己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奢侈。
一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所供应的产品绝大多数是定位高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其目标客户锁定的是投机客、高收入群体。房产市场充斥着动辄几十、成百、上千万的住宅,这些商品房是奢侈品,不能满足民众普遍需求。这些住宅绝大多数被投机客所买(居高不下的空置率即为明证)。由此可见,房改至今的房地产市场的实质是奢侈品、投资品市场。
只要一提到房地产市场,很多人都想当然地认为是商品房市场。这是由于地产利益群体刻意误导及近年来商品房市场的快速发展强化了民众的认知所造成的。而事实上,从房改之初政府就明确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导,商品房只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部分。
可从市场发展来看,政府出台了诸如商品房预算许可制度、个人房贷、房地产开发贷等政策大力扶持商品房市场。对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国来说,政府扶持房地产市场本无可厚非。可问题是政府着力扶持商品房市场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民众的居住问题,而从结果来看,这一目的显然没有达到。实践证明,以投资为主导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不仅不适合中国国情,更不能很好得解决民众的居住问题,同时也给中国社会带来诸多难以化解的矛盾。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属性急需予以颠覆。
故此,笔者以为,商品房理应由主导地位退居次席,让保障房占主导。唯有如此,房地产才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