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房产商央企政府房价新国十条 |
分类: 独到见解 |
中央政府将于近期表明降房价的立场
吴其伦
新政影响下,各地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成交量大幅下滑、二手房抛盘大幅增加、开发商推盘速度加快、投资客离场、消费者观望的态势。从市场表现看来,此番调控已然显效。很多研究人士开始乐观起来,仿佛中国房地产理性可期。而依笔者看来,目前房地产调控形势依然严峻,欲令此番调控真正显效,中央政府需尽快表明新政就是降房价的立场。
从新政的内容上看,“新国十条”的核心目标就是降房价。
首先,首度提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政府考核问责制。在以往的历次调控中,中央从没有明确地方政府在房产调控中应承担的责任。这样,在利益驱动及缺乏压力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往往对中央调控阳奉阴违,导致中央调控屡成“空调”。而“新国十条”却鲜明地提出“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此政策充分表明政府已经将此轮调控定位为打压高房价。
其次,“新国十条”所采用的政策是房改以来最严厉的,并且招招击中高房价要害:二套房贷首付提高到五成、叫停三套房贷在很大程度上打击投机及投资性购房需求;限制外地人购房及地方政府有权限制购买套数在很大程度上打击消费性购房需求;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将令绝大多数自住及改善性购房者离场观望;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房产商利用土地及项目进行融资的难度将大幅增加;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开发商必将不敢再度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投资、投机性购房者的持有成本。纵观这些政策,其着力点及定位都不应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而应是痛击高房价。
第三,“新国十条”是房产调控以来牵扯部门最多、部门责任最明确的一次调控。此番调控明确了国务院、地方政府、住建部、监察部、央行、银监会、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土资源部、发改委、证监部门、统计部门等十二个部门的相关责任。由此可以看出,此次调控的力度与规模都是空前的,政策的着力点是精准的,其目的很明显就是痛击高房价。
可从新政的措辞来看,中央政府的立场依然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从实践来看,房价稳定及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立场均不利于房产调控。因为稳定房价的立场令地方政府、开发商、炒房者、消费者都认为中央不希望看到房价下跌。于是乎,地方政府对中央调控阳奉阴违、开发商硬挺房价、炒房者囤房不售、消费者盲目入市。
笔者以为,中央政府应尽快表明新政就是降房价的立场。
其一,政府的明确态度有利于确立明确的新闻导向。有了利于平抑房价的新闻导向,就将大大减少投资者、消费者的盲目与冲动,将使购房行为趋于理性;其二,中央政府有了明确的态度,则地方政府在执行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也不会再有空子可钻;第三,海内、外投资者也不敢贸然入市进行投机;第四,房产业界也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房价大涨的论调和做法,因为即使那样做也将无济于事。
令人欣喜的是,从“新华六评”开始,新华社对楼市调控的评论就成为政策和市场的重要风向标。4月26日,新华社在财经专线播发题为《重拳之下,楼市“混沌期”还能持续多久》的专电,在“混沌期”这个新概念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文章首次出现了引导房价“回落”到合理区间的字样。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或将于近日表明降房价的立场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