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罹患疾病的症状成因及诊疗方法
(2009-02-24 10:11:09)
标签:
开发商房产房价降价 |
分类: 经营管理 |
开发商罹患疾病的症状成因及诊疗方法
吴其伦
吴老师您好: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春寒料峭时分,《东地产》邀请众多业内人士为开发商进行体检。楼市病了,开发商身体的哪个部位出了问题?
1、开发商的胃出问题了,胃痛胃胀,消化不良,导致上吐下泻。高位拿地,囤地过多,无力开发,导致退地潮和降价潮。请您就开发商的“胃病”发表评论意见,并开个治“胃病”的药方。
2、开发商的心脏出了问题,供血不足。资金链紧绷,贷款融资不畅,资金压力过大。请您就开发商的“心脏病”(资金链)发表评论意见,并开个治“心脏病”的药方。
3、开发商的眼睛出问题了,短视近视,看不清形势。政策不明朗,预期不明朗,市场上的信息杂乱无章,开发商眼睛被重重迷雾遮蔽,犹豫彷徨。请您就开发商的“眼病”,发表评论意见,并开个治“眼病”的药方。
4、您认为开发商还有哪个部位出了问题,请发挥您卓越超强的想象力,加以分析评论,并给出治病药方。
请您详细回答并尽快发给我,最晚本周五中午发给我好吗,谢谢您。
本人诊治:
1、开发商胃病的病症、成因及疗法:
开发商的胃病属于功能性胃病,其症状为胃痛胃胀,消化不良,上吐下泻。开发商之所以罹患胃病,是由于饮食量与时间不规律、不清洁、不合理或多食生冷辛辣刺激食品导致的饮食性胃病:开发商在暴利心态驱使下,疯狂拿地、囤地、囤房惜售,从而导致资金链紧张并陷入困境。欲治好开发商的胃病,须先治其心病:摒弃暴利心态,彻底抛却政府为其维护高房价、消费者再度盲目投入购房大军等幻想。接下来是清理肠胃,大幅度降价(降幅以50%左右为宜),将在售房源尽快销售;尽快开发手中土地,力推中、小户型,开盘后以微利定价尽快销售。接下来就是养胃,制定合理且长远的战略规划,有计划的进行拿地、项目开发及销售。
2、开发商心脏病的病症、成因及治疗:
开发商的心脏病属于先天性心脏病,其症状为供血不足。导致其患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是开发商的先天不足,顾名思义,开发商是开发房地产,可细究起来,开发商只是房产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媒介(开发商只需拿地,其他诸如规划、设计、建筑、销售等都是别人来做),以这样的先天条件,绝无健全心脏之可能。欲治其心脏病,须动手术:目前,资金短缺是开发商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是开发商急需解决的燃眉之急。那么,在银行难以借贷、民间借贷利息太高、企业债券发行乏术、销售回款不力的情况下,有什么方法能解开发商燃眉之急呢?本人有二策可供参考:
第一,大幅降低在售项目的销售价,建议在售项目比周边低30%——50%,这样势必能激发有自住需求的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配合精准的客户邀约,真诚的销售策略(摒弃欺诈、愚弄、虚假的销售策略)。这样,势必能达到快速回笼资金的目的(这样做,开发商并不会亏,因为前期的房价都是虚涨上去的);
第二,与银行(或社会投资者,下同)进行战略合作,合作方按每套房子20——100万元(以房屋价值而定)借款给开发商,即可与开发商共同拥有该套房屋的所有权,在该套房屋销售后,开发商在返还合作方的本金及利息(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基础上,按股份(以银行的投资在每套房子的成本价中占的比例)向合作方派发红利。在销售前,该套房屋用来出租,租金由双方按比例分享;
3、开发商眼疾的主要症状为短视、视力衰退、看不清方向,导致其眼疾的主要原因是受外界因素影响,被外界不良空气所蒙蔽:开发商受部分房产营销代理机构、专家、学者陈旧或片面的言论影响,导致其以获取短期利益为出发点制定战略决策。欲治此症,须先拨开眼前障碍,睁大眼睛力图看得远些:不再轻信代理机构、专家、学者的房价上涨论、政府救市论,制定长远发展战略。
前几年,房产开发商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大多是着眼于眼前,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导致难以应对市场风雨。具体体现在:开发商追逐暴利、捂盘惜售、盲目拿地、草率扩张,其结果是导致企业品牌形象差、美誉度低、资金链紧张、运作效率降低。而合理的战略规划是要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不应以追求暴利为企业核心目标,而应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兼顾,致力提高企业知名度及美誉度,在资本运作、项目推进、人才储备、品牌战略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