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若采纳中房协建议将引发八大恶果
(2008-09-24 11:29:57)
标签:
国务院中房协房价降价房产商房产 |
分类: 建言献策 |
国务院若采纳中房协建议将引发八大恶果
吴其伦
9月20日,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朱中一在“滨海新区新纪元大型论坛”上透露,中房协日前给国务院有关领导上书了一份房地产政策调整建议,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
中房协政策建议主调是改变目前“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改为“适度控制”。具体政策包括:允许地方政府自行救市;降低房地产交易有关税率;鼓励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强房地产预警系统功能等。
中房协的此项政策建议充分暴露了其极力维护房产供应方利益而致百姓利益、社会和谐于不顾的真实动机,政府若采纳此项政策建议,势必将引发八大恶果。
一、地方政府救市泛滥,再度滋生腐败。中方协建议允许地方政府救市,若中央政府采纳的话,将直接导致地方政府救市泛滥(中央尚未允许,地方政府已然兴起救市之风,一旦允许,救市之风必将蔓延),而地方政府一旦救市,开发商势必感恩戴德,这样就极有可能滋生收受吃请、贿赂等腐败行为。
二、房价再度疯涨。中房协建议降低房地产交易有关税率,将令消费者认为政府鼓励房产消费,并认为房价还会上涨,从而失去理智;令观望者因怕再不出手就将为买房付出更多代价而提前入市;令开发商在政府的救市之下不愁房子卖不出去而提价而沽。所有这些,都将令房价非理性上涨,不排除出现房价再度疯涨的可能。
三、炒房行为再度盛行。去年深圳房价爆涨,甚至领跑全国。是需求所至吗?非也!实属炒房所至。据称,有炒家手里拥有千余套房。这些炒房者哪来这么大的胆?政府的扶持与救市在很大程度上为其壮胆。因为炒房者主要是通过谋求房屋差价来赚取利润,而欲达此目的,必须是在房价上涨态势下,且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进行炒房。一旦政府救市,势必让炒房者觉得房价会涨,需求会增加,也就必然令炒房行为再度盛行。
四、非理性的房屋投资行为再度受到追捧。无论是出租求利还是欲赚取差价,投资者看中的都是未来的获利空间。投资者对其未来的获利可能及空间的判断往往是通过媒体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而得出的。若国务院采信中房协建议,地方政府一旦出手救楼市,就将令投资者有了自认为充足的投资依据,非理性的房屋投资行为将再度受到追捧。
五、开发商的捂地、捂盘惜售、哄抬物价等不良行为再度盛行。中房协的建议一旦被采纳,开发商的捂地、捂盘惜售、哄抬物价等种种不良行为必将再度盛行。因为他们觉得政府都救市了,我还怕市场没有需求吗,我还怕房价会跌吗?地方政府救楼市将令开发商的捂地、捂盘惜售、哄抬物价等种种不良行为才有了心理依据。事实也证明,正是政府对房产行业的大力扶持,才导致前几年房价疯涨的恶果。
六、消费者心态再度变得盲目,非理性购房行为将大幅增加。中房协建议,鼓励改善性住房需求。此建议一旦被采纳,消费者心态将再度变得盲目。消费者往往相信权威,相信专家的言论,更相信政府,加之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少,政府救楼市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误导消费者,从而令消费者产生购房冲动及非理性的购买行为。
七、开发商追求暴利的心态将再度被点燃。开发商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往往会以市场状况及未来走势为基准,来确立中、短期乃至长期的发展规划。诸如,产品开发、推盘速度、产品定位、房屋定价、销售及广告策略等都是依据其战略规划而设定的。在目前的市场态势下,很多开发商的心态已趋向理性,我们看到已万科为代表的开发商放弃了追求暴利的心态,在全国各地主动降价让利,因为他们知道,唯有降价甚至大幅降价才能令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而中房协的建议一旦被采纳,地方政府一旦救市,必然会让开发商觉得政府还是很看重GDP的,必然会认为房价不会下跌,这样就将会影响开发商的判断,从而作出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甚至是错误的决策。
八、保障性住房政策推进将受到影响。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在依靠市场难以解决百姓安居问题的情况下不得已才出台的政策。在房价理性回归的态势下,保障性住房的房价也将理性回归,这样政府就将能推出更多的保障性住房。而一旦房价再度疯涨,势必带动建材、建筑安装、装修等价格上涨,这样,保障性住房的价格也将会被推高。中房协的建议一旦被采纳,商品房价格必然被推高,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也将会被推高,这样,势必影响到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推进速度,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