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辩日·2009

(2009-05-17 19:17:16)
标签:

当代文学

答辩日

留学生

杂谈

答辩日·2009

 

录前年今日写下的一段文字,记忆芬芳如昨,心情依旧。却顾青春客舍,换了新颜。

——————————————————————————

当代文学专业学位论文答辩日。每年此景仍历历在目,又一届即将毕业的学子带着临行的欣喜和懵惑,坐到了答辩席前。坐在对面的你们,有成竹在胸从容自信的,有惴惴不安的,也有的将桀骜不驯写在年轻的眉宇间。这不仅是四年学业的终点,这个气氛有那么一些“紧张”的会场——还有可能成为你们的母校记忆中不可残缺的片段;它在你们成长道路上留下的味道,会是依稀而又温暖的,尤其在很多年以后。

跨出主楼那一刻开始,某种意义上,你们的大学时代已经划下了尾声。这一步,在应接不暇的青春面前,也许并不显得多么惊艳和辉煌,却是如此真实,让人有涩苦后的回味和焦灼后的沉静——就像粗犷的河流淌过厚土大地,就像轻盈的羽翼掠过朔风猎猎呼啸的天空。对年轻的你们来说,还有什么比成长的召唤更让人心旌荡漾呢?我很庆幸成为这个重要时刻的见证者,庆幸和你们同行。

                                                  

循惯例,将今年上半年我指导的学生论文存目如下:

——————————————————————————

曹颖:《退隐的先锋——以余华为例分析先锋文学退潮的原因》

李蒙:《爱情溃败时代的坚守者——论孟京辉戏剧中的爱情观》

朱安谧:《试论刘恒小说的“电影化想象”》

周歆:《论消费时代下的“红色经典”电视剧改编》

王蒙:《莫言小说中的“母性崇拜”》

——————————————————————————

吴江波:《试论余华小说的叙事风格》

孙倩:《〈穆斯林的葬礼〉的悲剧意蕴》

彭栋栋:《试论海子诗中的“麦子意象”——生命主题与土地情结的颂歌》  

梁志华:《古龙武侠小说中的多维人性》

 

插曲有三:

  1. 我今年指导的三位韩国留学生,费去口舌无数,到头来,文章还是聘请“枪手”作成。这几乎成了留学生获取学位的“潜规则”,撼山易,撼“潜规则”实难。更滑稽的是,请枪手也就算了,枪手送过来的东西居然还是赤裸裸的抄袭(有人连“网站编辑……”的原话也原封不动地COPY在论文里)。拿了国际友人钱财,还这般没有职业道德,令人发指。日前被告知,现已发明检测抄袭的专业软件,把电子版输进去,只要连续17字和其他文章完全吻合,便会被标注下来;然后,软件会输出一份检测报告,抄袭之深度广度力度,历历在目。按照院里要求,遂提请三位韩国女生将电子版上交院里,后续事宜如何,广大群众拭目以待。如上名单没有包括三位留学生,毕业回国后,也请她们不要说自己毕业于这座大学。
  2. 可能是该面对的现实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沉重急迫,应届生的论文中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之作逐年减少。显然,这里有精力投入和态度的问题。坐冷板凳搞学问,相对考研、实习和找一份谋生的工作,当然不具有太大说服力。也许,论文质量的高低不是那么重要;我们所期望的,只不过同学们告别这样一段学习生涯时,至少留下一份和宝贵的青春相匹配的文字证明——它需要的更多是真诚和用心。
  3. 居然忘了和指导的同学们合影,改天补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